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呂梁東與太行並駕,西攜黃河奔流,

生生不息的黃河水,

不僅孕育了呂梁這座大山巍峨雄聳的形體、高邁博大的靈魂,

更賦予了千姿百態、絢麗斑斕的歷史文化。

黃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呂梁人代代傳承,

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民俗傳統。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呂梁地處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帶。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多種文化交融,

黃河沿岸獨具特色,成為山西黃河文化的代表性地區。

曾經商賈雲集的磧口古鎮,至今古風撲面而來,被稱為“物阜民熙小都會”。

各地習俗蘊含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明,

豐富著人們的美好生活。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交城·卦山廟會

廟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載體。

交城縣較多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寺廟,

如創建於南北朝北魏的玄中寺,創建於唐代的卦山天寧寺定慧寺、陽渠永福寺、王山圓明寺,創建於宋代的狐侯祠離相寺惠眾寺等,都有一千餘年曆史。

這些寺廟廟會在交城民間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礎,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是歷史上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精髓。

無論是信佛者與否,

通過一年一度迥然不同的卦山廟會為平臺,

通過體驗大自然與宗教藝術的險和美,來洗滌心靈的汙穢,化解心中的煩惱。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柳林·禮生唱祭文習俗

禮生唱祭文習俗是流行於山西省柳林縣一帶的民間禮俗。

當地老人在去世後,子女為其送喪,

要聘請當地有學問、有威望的人充當禮生,俗稱禮教先生,

禮教先生主持悼念儀式,編、唱祭文。

祭文緊密結合逝者的生平,聲情並茂,押韻上口,有著很強的勸世功能

喪事請禮生唱輓歌的習俗起源於周代。後來,周公旦修訂周禮,形成了“婚、喪、冠、祭”的基本禮儀。

據《永寧州志》記載,永寧州每年農曆八月二十八都要在大成殿舉行祭孔儀式,所行之禮及禮生唱讚的儀式載於其中,與今流傳於柳林縣一帶的喪事唱讚的儀式基本相同。

柳林·盤子會

柳林盤子會,又稱天官會會、小子會會,

是流行於山西省柳林縣縣城及城郊穆村一帶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動。

"盤子"是一種製作精美的組合型閣樓式仿古建築模型,被人們稱為"放大的神閣子"

活動時間為農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以元宵節為高潮。

活動期間各街巷分段輪值,張燈結綵、高搭彩盤、遍點社火,

或配以秧歌、彈唱;或佐以轉九曲、鬥活龍,

匯聚十里鄉親,載歌載舞,共慶節日,

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表達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盤子會是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的"百科全書",

以"盤子"為核心和載體,

不僅保留和傳承了眾多民間藝術和技藝,

通過祭盤的相關活動,能夠化解糾紛,增強民眾團結與互助。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孝義·賈家莊婚俗

孝義市賈家莊,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文人輩出之鄉。

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這片土地上婚俗禮儀代代興盛,輩輩傳承,

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孝義市賈家莊婚俗是沿襲古代傳統婚嫁六禮

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間婚俗禮儀文化現象,

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發展定型於明清時期。

賈家莊婚俗與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舞、文學藝術、手工技藝以及社會信仰、倫理道德觀念融為一體。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孝義·蘇家莊年俗

孝義市蘇家莊年俗,

以物事操辦、慶禧納福、祭祀神祉、祭奠祖先、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時間流程長,二是年俗文化內涵豐富,三是演繹了歷史文化與農耕文明的人文古韻。

早在光緒十三年,到二十二年已比較盛行,

民國年間到解放以後新中國成立一直傳承。

年俗的開幕式,從過冬節就開始年俗的腳步,

通過年俗活動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看一看呂梁人家的地道風俗!打開山西呂梁民俗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