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如今已經75歲的母親已經腦梗癱瘓在床快三年了。她那瘦小的身子每天都蜷縮在被窩裡,滿頭銀絲裸露在枕頭上,偶爾用那隻還能夠活動的手去揉一揉。

她的記憶已經有點模糊不清,她偶爾會把襪子說成鞋子,會把帽子說成是褲子,她會把該表達的東西說成心裡突然想到的東西。照顧她的人經常得用猜測的方式去了解她想要幹什麼。

每次和母親聊天時,她說出來的話都是東扯一下西扯一下,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偶爾清醒的時候就會來一句:“我是作了什麼孽呢?這麼多的病痛纏繞著我。”

我每次聽到母親這麼說,我就安慰她告訴她那些事情都過去了,讓她放寬心態,日子就這麼耐心過就好。

其實,母親說的也沒錯,她這一輩子確實過得是真的很不容易。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01

母親在大概七八歲的時候得了一個怪病,當時好像稱為巴骨瘤單。就是身上只要有骨關節的地方都會發炎腐爛流膿。

當年,我外公外婆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治療我母親。聽我的大舅媽說,母親當年躺在床上被那病痛整整折磨了兩年。

最後性命是保住了,但是她的左腿爛壞了,比右腿短了一截。從那以後身高也沒有長多少了,所以她的身材瘦瘦小小的。

就這樣一場大病讓母親成為了一個腿腳不利索的殘疾人。

直到如今她的手臂上,大腿上,小腿上,胯骨等多處地方都留有疤痕。而且只要是當年腐爛過的地方都有像一個肉洞一樣的陷缺。

每次看到母親身上到處都是那些像漩渦一樣的疤痕時,我都忍不住地想像母親當年到底是怎麼熬過來的。

02

母親在26歲時嫁給了家徒四壁的父親,從此開始了苦難的家庭生活。母親就像那些身體正常的家庭主婦一樣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

父親也是個勤勞之人,但是他性格暴躁不懂得體恤母親。這讓母親的日子過得更加的辛苦。在我的記憶裡,經常有母親痛苦得歇斯底里的和父親吵架的零碎片段。

最讓我欽佩又痛心的是在那種貧困潦倒的歲月裡,真的無法想像母親是怎麼用她那瘦小的身子把我們兄妹三人孕育成人,撫養長大的。而且我們三兄妹之間的年齡相差還不到兩歲。

自從我也成為了母親以後,我知道了一個女人從懷孕到生產再到養育,那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更何況我母親的身體特殊。我不管怎麼樣去想像,都無法瞭解母親當時面對那種困境時是怎樣熬過來的。

我們只知道母親用她那瘦弱的身子挑起了持家的千斤重擔。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03

我清楚的記得我們那時的經濟來源都離不開母親的勤勞付出。

我們家裡砌著兩個豬圈,一個豬圈養著一頭母豬。母豬每年會下兩窩小豬仔,把小豬仔養一個月後就賣出去,換來的錢剛好給我們兄妹三個人交學費。父母親會把每窩小豬仔都留下兩隻,關在另一個豬圈裡養大後,賣的錢就拿來作為家用。

那時候養豬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每天都得去外面找餵豬的野草,找回來後還得剁碎煮熟,再用潲水調稀到合適的程度,然後用大桶裝著提到豬圈旁倒給那兩個豬圈裡的豬享用。

養豬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一直是母親一個人完成,她同時還得做全家人的飯菜,得用手搓洗全家人的衣服。

每天晚上我睡醒一覺後都看到母親還在忙碌。每天早晨起床後,母親早已經把早餐準備好了,把我們要帶去學校裡的午飯也準備好了。

在我的感覺裡,我們那勤勞的母親在年輕時候好像就沒有睡過覺似的,沒日沒夜的在忙個不停。

04

每年的春末夏初時期,是採茶的好時機。母親每隔幾天都會提著一個大簍子,去到離家大概一公里地之外的茶園採茶。

蜿蜒的田埂小路上留下了母親那大小不一的足跡,翠綠的茶山裡瀰漫著母親的特殊氣息。每次放學後回到家裡沒有看到母親,我都會追隨著母親的芬芳氣息找到茶園裡,去圍著母親玩鬧打轉。

能幹的母親會把白天採回來的新鮮茶葉連夜用手工製作成香噴噴的幹茶葉。等到第二天的天還沒有亮時,就拜託同樣要出去賣茶葉的鄰居阿姨,請她捎帶去離家幾公里之外的小鎮上賣掉,換來的錢就用來添置日常用品。

每次製作茶葉的那個晚上,我猜想母親應該都沒有睡覺。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05

我們小的時候穿的衣服都是手工製作,就是自己去鎮上買回來布匹,然後請裁縫師傅到家裡來量身製作衣服。

母親為了節省裁縫製作費用,她瞟學了裁縫師傅的製衣技術,實在弄不懂的就開口問師傅。

那時候,我有一個姑媽是技術高超的裁縫師傅。只是可惜隔家太遠,姑媽偶爾回孃家時,也會給母親指點一二。

聰明的母親就這樣一邊瞟學一邊詢問,硬是學會了自己製做衣服。

當時我們這小地方根本就沒有縫紉機買,她就託一個經常跑外地做生意的舅舅從很遠的一個大城市裡買回來了一臺嶄新的縫紉機。那個老機子現在都還擺在角落裡。

有一次,我要參加表演學校舉行的六一兒童節節目。因為衣服式樣不稱意,就鬧起了脾氣。母親打開縫紉機,一邊問我想要的衣服是什麼式樣的,一邊就拆開了手中那件我不稱意的衣服,按照我說的很快就改好了。

我當時就站在旁邊,雖然看不懂她是怎麼弄的,但是我被她那熟練的技術活驚到了,打心眼裡佩服母親。

06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的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學了,而我卻羨慕不已,就吵著也要去上學。母親二話沒說,就在那天下午領著我去了學校。

當時那學校是一幢長長的破舊又低矮的土磚房,上學的孩子也不多。基本上是兩個年級的孩子坐在一個教室裡,由同一個老師來教。上半節課教一年級的學生,下半節課就教二年級的學生。

我剛進校門該讀的是幼兒班,就是一群小朋友從自己家裡帶過來一條小板凳,坐在一個大禮堂裡聽老師講課。前面沒有課桌,書本就拿在手上或者擱在彎曲的腿上。

母親領著我趕到學校裡後,她就去找老師協商。我靠在進到大禮堂裡的那個破門框上,看著母親和老師就站在禮堂外的走廊上談話。

我清楚的記得母親在不停地懇求那個老師:“請您幫幫忙,暫時先收下我的孩子吧,等我有錢了,一定把這1元錢學費補交上來……”

我當時年幼聽了也不懂得感動。但是我知道了我去開始上學時的第一筆學費是1元錢,而且還是母親說盡了好話欠著的。

後來,還是要感謝那位老師收下了我,只是我不知道母親是什麼時候去還上那1元錢的,或者那老師後來到底有沒有收她的錢。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07

對於母親,我在大概五六歲的時候,犯過一個這輩子最對不起她的錯誤。

當年,我們家房子的前面有一個大池塘,池塘邊上用兩根長木頭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橋墩,方便在池塘裡洗滌衣服。

有一天,我又跟隨母親一起去到池塘邊洗衣服。母親在洗衣服時我就在旁邊玩水。等到母親把衣服洗完後就回家轉。

母親提著一大桶衣服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因為年幼無知的我在母親身後學著她一跛一跛地往前走。

母親看不見也就不知道我在後面學她走路。可是我奶奶看見了,她就坐在正對著池塘的房屋走廊上,一直看著我們走到家門前。

當母親去晾衣服時,我奶奶把我叫到她跟前,帶著微笑對我說:“子不嫌母醜。”

簡簡單單的輕聲一句話,重重地撞擊著我的耳膜,讓我慚愧不已;接著順流而下駐紮在我心臟裡,讓我今生難忘;最後鐫刻在我的骨子裡,讓我生生世世謹記:

子不嫌母醜

從那以後,我忘記了母親的身體缺陷,我開始慢慢地感受母親的辛苦,母親的形象就這樣一點一滴在我的心裡累積成了一個堅強的偉大的美麗女人。

●︿●

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好好活著都不容易,可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再怎麼艱難,也難不過我母親當年的那種煎熬。現在好不容易把生活條件改善好了,可她卻又再一次遭受病痛的折磨。

我們雖然會把她照顧得好好的,但是那種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下地走動的被動生活讓母親也很煎熬。可是我們除了用心陪伴著她,耐心照顧好她之外,其他什麼也改變不了。

希望我這位歷盡磨難的美麗母親還能繼續陪著我堅強地度過一年又一年。

我的母親雖然是個殘疾人,但她是我心中最堅強的美麗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