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國裝甲部隊噴塗的“鐵十字”國籍標識是如何演變的?

歷史長流水


首先作為一個德語B2證書持有者,我要澄清一下,這個問題問的就是錯誤的,德軍在二戰中的用在車輛及飛機上的十字標識叫“條十字”(Balkenkreuz),而不是“鐵十字”(Eisenkreuz)。

(條十字)

(鐵十字)

條十字的啟用最早見於1918年3月20日德國航空兵總監(Inspektion der Fliegertruppen )向所有制造商發出的指令,其中第一句話是:“為了提高我們飛機的辨識度,命令如下:[…]”。第2段第2句:“這項修改將於1918年4月15日之前進行。“

隨後德國皇家陸軍航空兵部隊(Deutsche Luftstreitkräfte)開始正式採用“條十字”,取代之前的“鐵十字”,並從那時起一直使用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一戰後期的福克(Fokker )D.VI戰鬥機,可見機身的條十字


德國陸軍比空軍更早,大約是1916年開始就採用條十字了,但是在戰場上並未統一


而在1935年3月國防軍成立後,就規定條十字作為軍隊的唯一國別標識

二戰時期,德軍的裝甲戰鬥車輛在1939年入侵波蘭時使用一個普通的白色十字架,但是戰後在報告中顯示這個容易成為波蘭人反坦克武器的靶子,於是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麥和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Unternehmen Weserübung)前,陸軍開始使用和德國空軍機徽一樣的:在黑色條十字周邊加上白邊的式樣,作為德軍裝甲戰鬥車輛的基本國別徽章一直使用在戰爭結束。而在戰爭過程中還出現過白框或者黑框空心條十字,作為低可視度識別的一種變形。

波蘭戰役時期的德軍1號坦克,那時候還是純白色條十字

挪威戰役時期的條十字變為黑色實心加白框,這種基本後面就固定了下來

白框空心條十字


二戰時期各種條十字的變形

諸神的黃昏研究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不論是在空軍的飛機上,還是在陸軍的裝甲車輛上,都沿用了被稱為Balkenkreuz的十字識別標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快速準確識別作戰武器的國籍,從而在混亂激烈的戰場上,避免出現自己人誤擊了自己人的現象。縱觀這五年多的戰爭史,我們不難發現,同為“鐵十字”的國籍標識,卻不盡相同,或多或少的發生著某些變化,這些變化有主觀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隨著戰場的變化而改變的。


在1939年閃擊波蘭之初,德國的裝甲車輛採用深灰色作為底色進行塗裝,“鐵十字”標識則採用醒目的純白色,而且該標識尺寸大,筆畫粗,為的是讓隨陸軍一同推進的空軍飛行員能從高空一眼識別到己方的部隊。但是開戰一週以後,很多一線的裝甲部隊都不約而同的向上級彙報了裝甲車輛“鐵十字”標識處被反坦克彈貫穿的情況。這讓德國陸軍司令部恍然大悟,在中歐森林裡,底色為深灰色的裝甲車輛偽裝性是高,但突出的白色國籍標識讓己方快速識別的同時,也讓敵方能快速鎖定。


為了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損失,不少一線部隊人員開始往白色的“鐵十字”標識上塗上泥巴,或者用砂紙將國籍標識剷除,這讓在波蘭戰役後期的德軍裝甲車輛出現了不怎麼明顯的國籍標識。但這些土辦法終究費時又費力,在隨後的戰爭中,出現了在白色的“鐵十字”標識中心用黃色塗料來填充,讓白色面積儘可能的小,甚至只留下了白色的十字邊框,有的乾脆將整個十字都塗成暗黃色,這一做法一直沿用到1940年的法國戰役開始前。

在波蘭戰役後,總結經驗教訓時,陸軍司令部拿出了一個既能滿足實際需要又能降低敵方發現概率的標識方案,那就是沿用德國空軍飛機現有的不封口的白色十字輪廓的標識,而且尺寸也相應的減小。在發動法國戰役的準備階段,理論上德軍的裝甲車輛都應按新標準進行標識塗裝,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限制,依舊出現了不少標準“鐵十字”塗裝的變形圖案,其中最常見的“鐵十字”標識是出現在Ⅲ號坦克和Ⅳ號坦克上的寬高均約為280毫米,白色條幅狀的標識。

1941年2月,隨著北非戰場的開闢,由於沙漠作戰環境的加入,“鐵十字”的國籍標識不得不再次進行調整,這次改變為之後“鐵十字”國籍標識的演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黃褐色作為基本底色塗裝非洲軍團,與黃褐色色調相近的白色自然不能再次使用,於是就出現了用黑色填塗十字中心的圖案,自然而然的出現了眾多衍生形,比如細長的十字,還有根據標準徒手繪出的十字等。由於在非洲作戰,德軍的作戰武器缺乏,很多繳獲的盟軍裝甲車輛要被重新使用,這就需要塗上更大的“鐵十字”國籍標識以免被己方誤傷。由於前線時間緊促,根本來不及細緻噴塗,不少裝甲車輛都是靠人為的繪塗,於是就出現齊整不一,尺寸各異,有的因為塗料的短缺,顏色都不盡相同。


這種做法的出現,也逐漸影響到了地中海戰場和歐洲南部戰場。1943年,德軍陸軍司令部決定用深黃色作為德國陸軍所有車輛的塗裝底色,黑白兩色的“鐵十字”國籍標識也同時被確立,標準的鐵十字標誌是黑底白邊,白色外圍沒有黑色鑲邊,寬高放大至200毫米到280毫米,以便讓不同型號的裝甲武器使用。到了1943秋,為了不讓裝甲車輛被磁性反坦克手雷破壞,需要加噴一層Zimmerit防磁塗層,這就使得車輛表面凹凸不平。這導致在噴塗十字標誌時會出現邊緣滲漏,再加上手繪的不確定性,就出現了尺寸差異和不均勻的效果。

當然,不少衍生形也會再次出現,有在原標準十字外塗黑色外框的,有白心黑邊的,還有非正規顏色塗裝的十字。當然,不僅僅是限於前線,不少從工廠下線的車輛也都有不一樣的標識,例如歐寶半履帶牽引車就塗有四臂細長的十字,可能這是為了顯示該武器的與眾不同吧。


戰略論


鐵十字標誌並不源於納粹,它比納粹政權早120餘年。鐵十字標誌是德意志數百年來的軍隊象徵。在羅馬帝國時期的條頓騎士團就開始使用鐵十字的黑色十字符號,而條頓騎士團的成員就是日耳曼人。.鐵十字構成很簡單,只是以鐵和銀的曲線組成的圖案,但在線條之間包含勇敢的意義。鐵十字從那時候起就成為德國軍隊的標誌。而德國人在坦克,戰機上黑色鐵十字符號.代表著普魯士鋼鐵時代,德國軍隊的精英。







珠海傑哥cj


鐵血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