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區,城市人人管

智慧社區,城市人人管

快要下班的時候,接到社區工作人員電話,請我幫她們看一下excle表公式。

去了才知道,上面要全面推廣智慧社區管控平臺,要求轄區內所有居民及外來人員完成平臺註冊工作,實現“全覆蓋、無遺漏”,嚴格執行“掃碼出入”。

本轄區共有6293位居民,在疫情期間日常出入大門時已有4134位居民註冊了平臺帳號,現在上面要根據本轄區居民註冊量和數據準確性來考核社區工作人員。

1.考核註冊率與信息準確率,用社區報送的入戶統計信息表與居民註冊平臺時填寫的個人資料作對比。

2.首先要做的是找出這2千多位未註冊的居民,標明未註冊原因,用vslookup函數比對兩個表格,很快就找出這2159戶未註冊居民,但未註冊原因得再核實一遍,已註冊人員填寫信息也比較隨意的,也得再核實一遍。

3.社區僅有打幾位工作人員,疲於疫情其間應付上面的各種報表和居民的瑣碎事件,與居民電話核實信息的工作都交給了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是經過政府統一招考,簽訂勞動合同的用工形式,工資待遇比行政和事業編都差,來的年輕人是作為一個臨時跳板,有機會就要考到其它單位去。

4.本轄區共有33幢樓,分別分配給7位自願者,由這些自願者各自與居民收集信息,做成表格,報送給社區平臺,社區平臺彙總。

5.志願者,是社會無業青年,自願服務,不領工資,他們沒有很好的數據統計技能,也沒有太強的溝通協調經驗。

到晚上8點鐘,各位志願者把信息彙總了回來,平臺一一彙總,估計一直得做到凌晨。

數據統計是個耗費腦力的工作,如果能理清數據邏輯,懂的數據規範性,可以事半功倍;而做群眾的工作需足夠的耐心和很好的溝通能力。想要健全社區大數據,需要先建立起一個好的團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智慧社區,城市人人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