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1.

電視動畫《約定的夢幻島》改編自白井カイウ原作、出水ぽすか作畫的同名漫畫作品,於2018年5月在《週刊少年Jump》26號上宣佈動畫化的決定。動畫由CloverWorks負責製作,於2019年1月月份開播以來,收到廣泛關注和好評。動畫因為情節曲折,節奏緊促,更由於開放式的結尾,全12話結束後,很多人一再高呼第二季的儘快出現。

2.

《約定的夢幻島》的畫風走的是受到大部分日漫迷喜歡的低幼簡單型畫風。寫到這裡,不得不插一句,《魔法少女小圓》真的是此間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能夠同時兼顧故事性和藝術性,將低幼美少女普及得那麼深入人心。《約定的夢幻島》在風格上更加貼近《寒蟬鳴泣之時》,故事比較暗黑,講的是一個以人肉飼養基地,表面上是收留一群無依無靠的孤兒,實際上是待他們長到青少年時,將他們的身體獻給惡魔食用。而且惡魔喜食人的腦部,越是優秀的孩子越容易被選中,在一眾天真孩童羨慕的眼裡,以為被孤兒院的媽媽們寵愛從而走到外面世界去的優秀孩子,其實都是走向了死亡的不歸路。

但是

任何人為的閉環都有缺口,就像世界上沒有天衣無縫的籌謀。雷,諾曼,還有艾瑪就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那些被選中的孩子的去處。其中雷,諾曼是兩個智商超群的少年,他們開始制定一個完整的越獄計劃,從勘測到演練到逃離,步驟進行得幾乎萬無一失。

而這個動畫的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人物的塑造。日漫對於天賦異稟的少年向來都有偏愛,無論是大名鼎鼎的海賊王還是讓人念念不忘的聖鬥士,挽救眾人於水火的主角一定要有過人之處。而這部動畫不僅僅滿足於此,它尋找到人物的多面性和黑暗點,從而體現出人性的層次。


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首先是諾曼發現他們的幾次越獄試探都失敗的原因——原來雷是他們中間的奸細,他其實早就深諳這個孤兒院的規則,但是他和照顧他們的媽媽達成協議,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提前彙報了。然後是新來的修女一心想取代現在孤兒院媽媽的位置,她的小算盤也給他們的計劃留下一些空隙的餘地。最後,是小女孩艾瑪的轉變。她本來是一個羞澀懦弱的女孩子,可是在理解整個事件之後,尤其是在逃跑演習的過程中,她的想法慢慢改變,她要求這個越獄不應該只侷限於他們幾個好朋友之間,而是所有孤兒院的孤兒。整個故事從而由幾個少年抖落小聰明,變成了和強大的黑暗勢力鬥智鬥勇,越到後來越是讓人慾罷不能。

另外,作為一個封閉環境的推理,懸疑和暗黑的作品,它的反轉和節奏處理得相當到位。有很悠揚的藍天白雲孩童戲耍的時刻,但是緊接著就會出現修女不懷好意的盯著他們的小眼睛和肥厚到幾乎可以吞噬他們的巨大身形,配著低啞暗沉艱澀的配樂,以及貫穿始終的令人壓抑的朦朧幽暗色調,幾乎有被噩夢驚嚇之感。雖然有人吐槽說雷和諾曼這兩個少年的智商和成熟度不像是隻有12歲的小孩子,但是賈寶玉初遇林黛玉的時候只有8,9歲,就知道說:“這個妹妹我見過。”所以在這裡,也請讓我們保留一些對故事傳奇性的欣賞和崇拜吧。

最震撼的自然是故事的結尾,原來一直照顧他們企圖破壞他們計劃的媽媽也曾經是這個孤兒院的一份子,而且她還有更加私人的秘密——雷其實是她的私生子。一下子很多疑團迎刃而解。也更加為這個一直被認為是反派的女人,以及她彼時的愛人傷心——那個少年的尤克里裡和笑容是整個動畫最動人的部分。她不是沒有反抗過,只不過她的反抗更加的小心翼翼不為人知,而且也有更多的女孩子的私心。也許因為整個以鬥智為主線的故事,在最後突然加上了這突如其來的悽美的愛情線,熱血飛揚立刻變得愁腸百結,就連狠心的逃跑之後的張望都讓人牽腸掛肚。我個人覺得這個結尾實屬上乘,如果第二季或者續集做不到這樣的激盪人心期盼趕快天明的話,寧願留下這樣一個悽婉悠長的結局。


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3.

這個故事不禁讓人想到十年前的一部電影《別讓我走》,根據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說改編,由彼時還青澀但是已經非常動人的現在已經非常著名的三個演員凱瑞·穆麗根、安德魯·加菲爾德和凱拉·奈特莉領銜主演。他們的故事和這個有著非常相似之處。隔離的學校,一群沒有父母的孩子,到後來才被揭露他們是專門被“飼養”在這裡,等成年後用來作器官移植的“捐獻人”。因為年齡的設定偏大,所以,故事集中在三個人的三角戀上。而且他們一直以來信奉的謊言是,如果有一對男女真心相愛的話,他們可以同時被赦免,從而脫離“捐獻人”的宿命。

最後,當然是不存在這樣的事。就好像學校的嬤嬤們從小培養這些孩子的藝術天分,其實只不過是旁觀者們好奇他們這些類似於仿製的人到底有沒有真正的靈魂,到底能夠體現幾分,就像他們不相信這些從小被看作精心養護的行走的器官們之間會產生真正的愛情。

影片拍得不是不唯美,而且和動畫很有幾分相似之處。比如低沉婉轉的背景音樂,永遠行走在光線不明的房間的人們,以及那樣充滿靈氣和美麗,無論在怎樣陰暗的環境下都隱隱散發光芒的臉。


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但是,總覺得哪裡差了一點。不是指男主搖擺在兩個女主之間無法選擇——青春本來就是用來試錯,只不過他們時間太有限,根本沒有試錯的成本從而顯得殘忍;也不是指兩個女主一方面對外界如此逆來順受,一方面彼此又爭鋒相對——青春期女孩子的把戲向來雷同,可是讓人覺得不解的是:看上去那麼聰明的兩副面孔為什麼只會把精力放在彼此的內訌?為什麼不質疑命運?為什麼不打破規則?為什麼不想辦法逃脫?哪怕就是殉情呢,那也是反抗的一種。

所以即使電影展示出再多動畫所不能及的優勢,比如一張泫然欲泣的臉,比如驀然靜止時眼睛裡的風雲依然滾動,但是總是讓人覺得渾身上下里裡外外哪裡不對頭——原來,那就是精神。和任何事情一樣,愛情也需要附著。尤其是特殊環境中的愛情,觀眾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張年輕美貌的面孔,觀眾更需要看到人物的靈魂深處,更需要知道他們愛是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熱愛生活熱愛這世界,而不是悽悽慘慘的把愛情當作他們獻祭前的一勺調味品。

而《約定的夢幻島》不同。它用一幀幀充滿陰影的畫面,一個個靈巧的計謀,讓一群小孩子用成人不能及的勇氣大聲疾呼:如果我的青春是個騙局,那就讓我們一起逃離這個虛假的夢幻,哪怕外面的世界也是風起雲湧,但是至少這一次我們的青春我們自己做主!

原來我的青春是個騙局——《約定的夢幻島》漫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