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為什麼有一些技術很牛的公司卻做不到被用戶接納?因為任何一個用戶都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應該去尊重市場,尊重用戶。


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這才是企業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關鍵。不要僅侷限於暢想未來技術,更多要看重用戶需求。


這是四維智聯市場總監鄧蓓在@一刻talks的分享。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AI賦能後裝市場,智慧出行從現在到未來。


現在,很多大企業都在提智能出行,5G也非常非常的火熱,我們都在說未來城市是什麼樣的,無人駕駛是什麼樣的?自動駕駛怎麼樣,或者更未來的一些東西。但是我是一個做市場的,我認為我們還是要尊重市場,尊重用戶


其實這些都是未來10年以後發生的事情,那麼今天我們應該做什麼?或者今天我們能夠給大家帶來什麼東西?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看一個數據,受訪車主自購車機的原因,就是說很多人雖然有車機,但是他還去買,為什麼他去買?因為原來自帶的不好用,或者說自帶的功能比較少,那他們在哪裡買呢?比如電商、經銷商或者很多線下店,其實原廠標配已經佔了50%以上了,但是他們都覺得可能車機不好用,甚至說功能太少,這就是現狀。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所以我們現在提供的一些產品是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到底用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到底什麼樣的功能是他們感興趣的?


看一下,娛樂互聯佔了40%以上,舒適與便利將近是50%,導航佔了54%。我覺得這個數字特別有意思,沒人去用導航,但是用戶的導航需求還非常多。那這個產品的競爭對手是誰?最後發現這個競爭對手是手機,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可憐。


我們再去看,消費者認為最重要的特質有哪些呢?包括系統運行流暢,包括影音的問題,包括功能操作,甚至顯示屏能夠大,包括語音等等,這些都是用戶所在意的一些功能點。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無論是為滿足用戶需求,還是尊重用戶,還是怎麼解決問題,我們是怎麼做的呢?其實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技術經驗,包括從大數據到整個雲平臺,再到前裝領域,而且我們還有自己的芯片公司,可以做自己的芯片。所以說我們從雲端去協同,首先讓我們的音質有提升。


這個數據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不用導航,我相信每個開車的人都會去聽歌,無論是電臺還是CD,包括現在用手機藍牙去連接,包括很多的APP,我們都會去用。


我們也知道很多車如果去改裝,比如裝個喇叭,或者你去做其他改裝,是需要很多經費的。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只換一個基礎的車機,就能夠提升音質。所以我們增加了DSP芯片,包括我們加入了喜馬拉雅、騰訊這樣有更好音質的內容提供商,同時我們還增加了36段的均衡調校,讓整個聲音的音質,更加流暢,更加飽滿。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基於音效,已經提升了,接下來還要做什麼?我們已經有了騰訊、喜馬拉雅這些內容合作商後,我們做到了一鍵協同,通過一個賬號就可以把所有其他賬號打通,內容都是同步的,是一樣的。你上車以後,不需要再去無限次去登陸,而你的內容直接就會在車機上全部顯示出來,避免再去重新下載等等。這樣可以讓用戶操作更加便捷、快捷、簡單。


除了這個,智能一定是要跟語音去掛鉤的,而且我們都知道在開車的過程中,雙手最好要放在你的方向盤上,這樣才能更加的安全。所以在車載的過程中,有語音的交互更加重要,而且這樣的一個方式也更加的便捷。


我相信每一個做AI的都能明白,在語音的過程中最難的就是連續對話以及快速打斷,這兩個功能在語音智能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兩點,我們現在在很多技術上是很難做到,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這樣快速去和車機器去對話,然後實現相關的功能。


其實這個功能可能在三四年前的時候還很難實現,但是現在我們就完全實現了,而且我們也會更好地在車載領域裡面做更精準的對話,讓你的對話更加清晰,識別也會更加方便。


不光是我們已有的一些功能,我們在後面會增加很多新的功能,比如像我們現在已經實現的包括衛星定位的一些電視直播。第一張圖是國慶閱兵,當時我還帶隊在阿拉善,阿拉善那麼遠的地方沒有電視的,也沒有信號的,但是我在車裡是通過我們的車機,直接可以看整個的閱兵過程。


第二個我們也能看到AR導航,因為除了我們所說的HUD的導航,包括日常的導航之外,其實AR導航是在未來導航一個更好的顯示的方案。實際上我們已經實現了,在未來我們也會做量產,會更好地去上量。


第三個,無線的內容和服務,因為有4G,整個大的互聯網實施的聯網,包括後續的內容的優化,可以讓孩子在車上去看個動畫片,非常方便。


最後,包括360的一個輔助的AR泊車,因為我們現在很多車輛都是這種360的環視,是能看到自己的車輛的周邊,但是我們還增加了AR技術,這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逐漸把它量產,去實現更好的功能。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這是我們在AI領域裡面,通過雲端、硬件、軟件、內容的整合,不斷地運營才能實現的一個效果。


我們不光是去做一個產品,不光是做它的功能,我們要做的更多是一個更好的服務,這個服務就是不斷地去升級,不斷地去迭代,讓用戶感到我們內容的提升,運營服務的提升。


現在你想做一個好產品,不是那麼簡單,不是說你這個產品出來就已經萬無一失了,因為電子產品迭代太快,所以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一個好的產品去加一個好的服務,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口碑。


經過我們的運營和服務,每天使用我們抖8音樂車機長達60分鐘以上的用戶佔到了50%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一個人他在開車的過程中,一天裡面起碼超過一個小時都在用我們的產品,


那麼第二個我們再看,使用抖8音樂的人也達到了50%以上,所以大家在出行中用娛樂的功能,包括聽的一些功能裡面,用的是非常多的。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

以智能網聯終端為核心,不斷地提高產品功能,讓大家在出行中擁有更好的娛樂體驗,這才是我們的目的。這就是我說的要尊重市場,尊重用戶,而且要尊重當下。


不管10年後的未來城市是怎樣的,我們希望你現在就能快樂地去體驗,有一個快樂的出行,有一個快樂的生活方式。


那為什麼我們要去做後裝?就是因為我們本身是在做前裝,我們本身有很多的主機廠的客戶,有很多的一些大的數據平臺,正是因為我們已經在前裝的過程中有了對用戶的瞭解,對汽車的瞭解,對出行的瞭解,我們才能做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產品。


那麼反過來,做了C端以後,我們能夠給用戶這麼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我們可以反過來去推動我們前裝的車廠,讓他們有更好的一些落地去促進他們的汽車生產。


比如你不用去換導航,這些功能就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我們會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的良性的閉環。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去有一個大的戰略的方向,有一個大戰略的發展。


做好了前裝,做好了後裝,然後我們希望用戶在出行過程中更加的快樂。也不要有更多的比如說怒路症,包括這種暴躁等情況出現,我們希望大家出行能有一個開開心心的、快快樂樂的生活體驗。


我們希望打造車居支持生活,因為車本身就是我們現在除了家和工作單位外最重要的一個空間,我們希望用戶能夠在這樣的空間裡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在駕駛員消失之前,你需要先解決用戶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