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明清第一散文家張岱先生,是個非常有趣的人,也是眾多文藝女青年心目中的“男神”。

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有位當代知名女作家,曾徑寫過一封叫《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的情書:

“哪裡人聲鼎沸,鑼鼓喧天,哪裡肯定有張岱;曲終人散,風冷月殘,有人吹出一縷悲簫,那聽客肯定是張岱。他的文章和為人一樣,有傲世刺世的鋒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謔癖。一個多麼豐富、美好的男人。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

張岱出身仕宦之家,他的高祖張天覆,是雲南按察副使,相當於今天雲南軍區副司令員;

曾祖父張元忭,明隆慶五年的全國高考狀元;

祖父張汝霖,進士出身,後來成了廣西省省委辦公廳主任;

父親張耀芳做過魯藩王府的總管;

如果沿著時間的長河向前搗騰,他的遠祖可以追溯到南宋抗金名將張浚,如果再倒騰,遠遠遠祖甚至可以追溯到漢代開國軍師張良……

按說這種家庭出身的公子哥,應該走讀書精進,博取功名的仕途之路。

可張岱偏偏劍走偏鋒,他耽於聲色,縱情山水,在治學道路上不斷跨界,不斷跑偏,成為一名精通明代所有藝術門類的集大成者。

張岱下筆特別直率,作為明代最偉大的文學家,他是這樣寫吃的:

《陶庵夢憶·方物》一文開篇就寫道:“越中清饞,無過餘者,喜啖方物。”

意思是紹興一代饞嘴貪吃的人,沒有能超過我的,我就愛吃各地的特產。接著他這樣寫道:

“北京則蘋婆果、黃巤、馬牙松;

山東則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

福建則福桔、福桔餅、牛皮糖、紅腐乳……

杭州則西瓜、雞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筍、塘棲蜜桔……”

請問這是大文學家的筆法嗎?

請問這位男神你的矜持何在呀?

張岱先生這行文,不按套路,不著文采,不講韻角——上來就開掛freestyle,讀得時候自帶嘻哈節拍,饞得人脖子疼,真講究!

張岱是這樣寫他在爺爺的書房讀書的:

“天鏡園浴鳧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層……餘讀書其中,撲面臨頭,受用一綠,幽窗開卷,字俱碧鮮……呼園中人曰:‘撈筍!’鼓枻飛去。園丁劃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無可名言,但有慚愧。”

說實話,這段文字真可以稱得上是文采風流了,但是……

怎麼好好地讀書生活,變成撈筍煮筍了?

這位男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奮時”,不要這麼饞嘴了好不好……

作家李敬澤說:“張岱好文字。不是那種正大的好,是紈絝子弟的那種好。好得有點兒賴皮,好得不講道理,是孃胎裡帶出來的隨便。”

崇禎二年八月十六,張岱乘船過鎮江。

那天夜裡“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

張岱樂呵了:這真是搞事情的好天氣哇!

二鼓天之後,船駛入金山寺大殿,張岱把僕人們叫醒,帶上戲具,在大殿裡掌燈打鼓,聯唱了數出戲劇。

這大半夜的鑼鼓,僧人們都被吵醒了,揉著睡眼,打著哈欠,便看邊笑,卻不敢問來者是人類,是妖怪,還是鬼魂?天快亮時,張岱盡興了,解纜過江,揚長而去。

惹得一眾痴痴的僧人,追到山腳,目送久之。如此天外飛仙,頑童式的神來諧趣,真頑主也。

這件事還被他得意地記錄在文集《陶庵夢憶》中。

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同樣來自《陶庵夢憶》中的《爐峰月》:

丁卯年四月午後,張岱同友人登爐峰絕頂。

一朋友說,難得上回山頭,不如留下來賞月,就算有老虎,老虎也講老虎的道義,晚上要下山覓食,我們在山頂反倒安全。

這種明目張膽的邪說歪理張岱居然覺得“沒毛病”,一時膽肥也留了下來。

“日沒月出,山中草木都發光怪,悄然生恐。”眾人怕了,拄著柺杖挪下山來。

彼時,僕人們等著心焦,正帶著僧眾手持火把、靴刀、木棍漫山遍野地呼喚 “How are you?”,張岱聞聲回應:“哎呀!I’m fine,thank you, and u ?”。

一顆心終於“咵嚓”掉在了地上。第二天聽到山背面有人說,昨晚好像有山賊打著火把過境,張岱拍拍腦袋,大喜,前夜沒把我們綁了見官,真是幸運啊!

一介書生,不畏深山餓虎,踞坐賞月,這等膽識幽趣,真妄人也。

《西湖七月半》:某年七月十五,張岱攜友人泛舟西湖。

這一天的西湖熱鬧非凡,“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

張岱卻大袖子一揮說,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最多就是看看西湖上的人罷了。

待到深夜,人群散了,張岱卻和友人划著小船靠岸了,他們在斷橋上大擺宴席,呼朋喝友,詩人也罷,名妓也罷,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拉來一同豪飲,一直喝到東方將白,眾人散盡,張岱再和友人登船,“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裡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張岱先生愛熱鬧卻不湊熱鬧,有熱鬧不上,熱鬧散了創造熱鬧也要上,待熱鬧盡了,花下濃眠,如此怪誕狂情,奇趣不羈,真性情人也!

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余光中說,要只是選一個人做朋友,李白沒有責任心,杜甫一生苦兮兮,只有蘇東坡愛吃,愛玩,愛基友……張岱先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枚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看一個人的品味,要看他的朋友圈。

大文豪、大學士陳繼儒和張岱是忘年交。

6歲時張岱與祖父出遊西湖,見到了騎著鹿的陳繼儒(號眉公)。

眉公出對聯考張岱:“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

張岱速對:“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

眉公大驚——這個小朋友不得了啊,連忙說道:

“咱們交個好朋友吧!”

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陳繼儒畫像


張岱有句家喻戶曉的名言: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這句話是說給他的好友祁止祥的。

祁止祥是吏部官員,精通戲曲和書畫。

祁止祥的癖好特別多,據張岱記載,他有 “書畫癖、蹴鞠癖、鼓鈸癖、鬼戲癖、梨園癖”……活脫脫一個“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風流癖友。

就是這樣癖好挺多,缺點不少癖友,卻因為精通書畫和戲曲,被張岱引為“曲學知己”。足見張岱先生的率性。

張岱:要把日子過得有趣呀


明朝藝術屆一哥陳老蓮是張岱的好基友。

陳老蓮一生好酒色,尤其對美色,完全沒有抵抗力。“生平好婦人,非婦人在不飲;夕寢,非婦人不得寐。”

陳老蓮這人名氣特別大,而且成名特別早。

名氣有多大呢——清軍攻下南京後,直接派出了一支小分隊,刀架在脖子上請陳老蓮作畫。老蓮說,不畫,快砍了我吧!

於是清軍找來美女和美酒,陳老蓮望了一眼說,來吧,要多大尺寸的?

成名有多早呢——他4歲那年,去岳父(別羨慕啊,人家父母給訂親早)家玩耍。

他看到影壁牆空著,便提筆在牆壁上畫了一幅關公像,嚇得岳父立馬下拜並長期供奉。

崇禎己卯年三月二十八日,張岱和陳老蓮在西湖船舫裡喝大酒。

月亮升了起來,張岱說,我要回家睡覺了。陳老蓮嗔怒道:這麼好的月色,你居然想回家抱著被子睡大覺?

於是張岱只好叫僕人再送來一斗家釀,陳老蓮喝高了,一到斷橋就開始大喊酒話。

這時,岸上有一位女郎派童子前來致意說:“先生的船能不能載我家姑娘到一座橋?”

張岱說,好啊!女郎便高興地坐下來,她衣著輕盈,嫻靜可人。

陳老蓮藉著酒意挑逗女郎說:“姑娘比看起來很想個女俠,願不願意和我這個大鬍子共飲幾杯?”

二更天時,女郎竟然喝光了所有酒,吵著要下船。

張岱和陳老蓮問女郎住在哪裡,她笑而不答。陳章侯於是偷偷跟了上去。

不久,陳老蓮灰頭土臉地回來了,張岱問,哥們兒,送到家了嗎?

陳老蓮臉色大白,說道,過了嶽王墓就看不到了……

好吧,這個故事真的十分聊齋!


作為一個心氣兒十足的人,把生活捯飭得熱氣騰騰,懷揣著對全天下的好奇與博愛似乎是張岱生平最顯著的性情。他自稱:

“少年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一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瞭解張岱,閱讀張岱,最好從他的散文集《陶庵夢憶》入手。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說:“如果在中國散文史上評選十佳,我估計張岱也能入選,尤其是《陶庵夢憶》,篇篇都是好文章,隨手翻開一頁,都是可圈可點。”

張岱先生這經歷、這成就、這生命力,簡直一個人活成了一支文藝特戰隊,真是一位有趣有多情的世間奇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