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週期表(一)練習

元素週期表(一)

  ●作業導航

  1.元素週期表的結構

  2.長週期、短週期;主族、副族

  3.鑭系、錒系元素;超鈾元素;過渡元素

  4.1~18號元素及所有主族元素的名稱、符號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週期元素的電子層數都相同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相同

  C.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D.週期表是按相對原子質量逐漸增大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的

  2.已知元素週期表中的各週期可排元素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   8 8  18 18  32 32

  人們預測元素週期表第八週期將來也會排滿,那麼該週期排滿時所排元素的種類為( )

  A.32 B.50

  C.60 D.68

  3.已知A為ⅡA族元素,B為ⅢA族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分別為m和n,且A、B為同一週期元素.下列關係錯誤的是( )

  A.n=m+1 B.n=m+11

  C.n=m+25 D.n=m+10

  4.第3、4、5週期中的ⅡA族元素與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分別是( )

  A.1、1、11 B.11、11、25

  C.1、11、25 D.1、11、11

  5.甲、乙是週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兩種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數為x,則乙的原子序數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6.下圖各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數字為原子序數),其中X為35的是( )

  7.在元素週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五種元素的位置關係如圖所示,若B的原子序數為Z,則這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可能為( )

  A.5Z B.5Z+8

  C.5Z+10 D.5Z+18

  8.國際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在1989年作出決定,把長式週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號取消,由左到右改為18列,鹼金屬為第1列,稀有氣體為第18列.按這個規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碳元素位於第6列

  B.第3列所含元素種類最多

  C.氧元素位於第16列

  D.鎂和鋁兩元素所在列數差1

  9.A、B、C均為短週期元素,它們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已知B、C兩元素在週期表中族序數之和是A元素族序數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數的4倍,則A、B、C所在的一組元素是( )

  A.Be、Na、Al B.B、Mg、Si

  C.C、Al、P D.O、P、Cl

  10.鐳是元素週期表中第七週期的ⅡA族元素,下列關於鐳的性質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價

  B.單質能與水反應、放出氫氣

  C.氫氧化物呈兩性

  D.碳酸鹽難溶於水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0分)

  11.(3分)若以X、Y和Z代表三種元素,且知X和Y可形成原子數之比為1∶1的化合物甲,Y與Z也可形成原子數之比為1∶1的化合物乙,又知甲分子含18個電子,乙分子含38個電子,請填空:

  (1)元素Y在第__________週期.

  (2)化合物甲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乙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填寫下列空白:

  (1)寫出表示含有8個質子、10箇中子的原子的化學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週期表中位於第8縱行的鐵元素屬於第__________族.

  (3)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位於週期表中第__________縱行.

  (4)所含元素超過18種的週期是第__________週期.

  13.(6分)A、B、C、D四種短週期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D同族,B、C同週期.A、B組成的化合物甲為氣態,其中A、B原子數之比為4∶1.由A、C組成的兩種化合物乙和丙都為液態,乙中A、C原子數之比為1∶1,丙中為2∶1.由D、C組成的兩種化合物丁和戊都為固態,丁中D、C原子數之比為1∶1,戊中為2∶1.寫出分子式: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戊__________;寫出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跟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分)A、B為相鄰週期的同族元素,A的原子序數為x,A和B所在週期包含的元素種類分別為m種和n種.

  (1)(2分)如果A和B同在ⅠA族,當B在A的上一週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_;當B在A的下一週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如果A和B同在ⅦA族,當B在A的上一週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_;當B在A的下一週期時,B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若A元素的氯化物化學式為ACly,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6,則y的值是_______________.

  三、推斷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15.(5分)短週期元素X、Y、Z在週期表中的位置關係如右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X元素形成單質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寫出Y元素形成的單質跟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寫出單質Z與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6.(5分)A、B、C、D是同一週期的4種元素,A、B、C的原子序數依次相差為1,A元素的單質化學性質活潑.A元素原子半徑在本週期中最大.2.00gB元素的氧化物恰好和100 mL 0.50 mol·L-1稀硫酸完全反應.B元素的單質跟D元素單質反應生成化合物BD2.試回答:

  (1)寫出A、B、C、D 4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並按鹼性逐漸減弱,酸性逐漸增強的順序加以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將C的氧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C的氧化物投入到D的氫化物的水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單質投入沸水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解析:因週期的序數等於元素具有的電子層數,故A選項正確;同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不一定相同,如零族;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不一定都在同一族,如He與Mg、Cu與Na等;週期表是按原子序數逐漸遞增的順序排列的,而非按相對原子質量,亦即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順序不一定是原子序數的大小順序,如Te與I、Ar與K等.

  答案:A

  2.解析:由所供數據分析知,每隔一週期將增加6、10、14、18、22、……且重複一次,故第八週期將有(32+18)種元素.

  答案:B

  3.解析:若A、B同處2或3週期,則n=m+1,若同處於4或5週期,則n=m+11;同處於6或7週期,則n=m+25,故D不對.

  答案:D

  4.解析:第三週期中ⅡA族與ⅢA族的原子序數之差為1;第四、五週期中,因有了過渡元素,故相差11,第六、七週期中,因有了鑭系、錒系,ⅡA、ⅢA相差為25.

  答案:D

  5.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元素週期表結構的認識,以及是否注意到各週期中所包含元素的數目是不同的.第一週期是超短週期,只有2種元素;第二、三週期各有8種元素;第四、五週期各有18種元素;第六週期有32種.因此,ⅠA族元素之間的原子序數的關係就最為複雜多樣.

  本題可以用“抽象問題具體化”的思路解題.以ⅠA族為例,首先列出各元素及其原子序數,再全面地按本題要求加以分析:

  H∶1,Li∶3,Na∶11,K∶19,Rb∶37,CS∶55,Fr∶87.

  相鄰週期的同族元素之間原子序數之差有2、8、18、32.顯然,A、C、D都是可能的,B項不可能.

  值得說明的是,本題所指的兩種元素僅是同主族,並沒有說是相鄰週期的,故原子序數之差還有多種數值:如10(H、Na之間)、26(Na、Rb之間)等.如果本題的選項中加上10、26等數值,難度將會大大增大.

  答案:B

  6.解析:由週期表的結構知,第一週期2種元素,第二週期8種元素,第三週期8種元素,第四周期18種元素,四周期零族元素是36號,X是35號元素排在零族的左邊.D正確.

  答案:D

  7.解析:由所給位置關係知,5種元素分別位於二、三、四周期,且D、B、E不能是ⅠA族元素.因B與E的原子序數可能差8或18,故知可能是5Z或5Z+10.

  答案:AC

  8.解析:碳位於第14列;第3列因含鑭系和錒系而元素種類最多;氧位於第16列;Mg與Al所在列數差11而不是1.

  答案:AD

  9.解析:因A、B、C為短週期元素,由所給位置知A位於第二週期,B、C位於第三週期.設A的原子序數為x,則B、C的原子序數分別為(x+8-1)、(x+8+1).由(x+8-1)+(x+8+1)=4x可求得x=8,為氧,故B、C分別為P、Cl.

  答案:D

  10.解析:解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有關金屬鈣及其化合物性質、元素週期律方面的理論.在週期表中同族金屬元素,從上到下其金屬性依次增強,因此,可以確定其單質易與水反應,放出氫氣;其氫氧化物呈現出比氫氧化鈣更強的鹼性,而不能呈兩性.所以選項A、B、D正確,而選項C不正確.

  答案:C

  二、11.解析:通常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電子總數為18的化合物有H2O2和HCl,若電子總數為38時,即替換上述18電子化合物中的某種元素原子後,其電子總數應增加20,若甲為H2O2,則乙應為Na2O2(Na比H的原子序數大10,10×2=20);若甲為HCl,則難以找出合適的乙(比H大20和比Cl大20的元素均為不甚熟悉的過渡金屬,且替換後不能得到相應的化合物).因此,X、Y、Z分別為H、O和Na,至此答案便水落石出了.

  答案:(1)二 (2)H2O2 (3)Na2O2

  12.答案:(1)O (2)Ⅷ (3)17 (4)6、7

  13.解析:由A、C組成的化合物乙和丙都為液態,乙中A與C原子個數之比1∶1,丙為2∶1,則丙為H2O,乙為H2O2,則A為H,C為O.A、B組成甲中原子數之比為4∶1,可知甲為CH4,B為C,又D與C組成化合物丁中D∶C=1∶1,戊中2∶1,可知D為Na,丁為Na2O2,戊:Na2O.

  答案:甲:CH4,乙:H2O2,丙:H2O,丁:Na2O2;戊:Na2O

  2CO2+2Na2O2====2Na2CO3+O2

  14.解析:(1)當B在A的上一週期時,即A的原子序數將是B的原子序數

  

  加上B所在週期的元素種數,即B+n=x,故B=x-n;同理,當B位於A的下一週期,

  (2)若A、B同在ⅦA族,B在A的上一週期時,即即B=x-(A所

  在週期的元素種類)=x-m,當B在A的下一週期時,即B=x+(B所在週期的元素種類)=x+n.

  (3)設A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目為a,則a+7y=26.分別討論a的取值,只有當a=5時,y=3才有意義.

  答案:(1)x-n x+m 

  (2)x-m x+n

  (3)3

  三、15.解析:因短週期元素指前3週期,而第1周僅有H、He兩元素,故X只能為He.由此可推知Y為第2週期ⅦA族的F,Z為第3週期第ⅥA族的硫.

  答案:(1)He

  (2)2F2+2H2O====4HF+O2

  (3)2Na+S====Na2S

  16.(1)NaOH Mg(OH)2 Al(OH)3 HClO4

  (2)①Al2O3+2OH====2AlO+H2O

  ②Al2O3+6H+====2Al3++3H2O

  (3)Mg+H2O(沸水)====Mg(OH)2+H2↑


元素週期表(二)

  ●作業導航

  1.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與結構、性質的關係

  2.核素;同位素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1.某元素X的核外電子數等於核內中子數,取2.8 g該元素的單質與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該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週期 B.第二週期

  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

  2.氯只有35Cl和37Cl兩種穩定同位素,在氯氣中35Cl和37Cl的原子數之比為3∶1.則相對分子質量為70、72、74的氯氣分子數之比可能是( )

  A.5∶2∶1 B.5∶2∶2

  C.9∶3∶1 D.9∶3∶2

  3.據硼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推測硼的最高價含氧酸化學式不可能是( )

  A.H2BO4 B.H3BO3

C.HBO2 D.H2B4O7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同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以ⅦA族的為最大

  B.在週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單質標準狀態下全部是氣體

  C.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徑越大越容易失去電子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單原子離子時的最高價數都和它的族數相等

  5.1995年我國科研人員在蘭州首次合成了鏷元素的一種同位素鏷-239,並測知其原子核內有148箇中子.現有A元素的一種同位素,比鏷-239的原子核內少54個質子和100箇中子,則A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週期第ⅠA族

  B.第四周期第ⅠA族

  C.第五週期第ⅠA族

  D.第三週期第ⅡA族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氘和氚是質量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氫的兩種同位素 ②氫元素是指H ③H、H、H是氫的三種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種原子 ④H和H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已知碳有兩種常見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見的三種同位素16O、17O、18O.由這5種粒子構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對分子質量最多可能有( )

  A.6種 B.10種

  C.11種 D.12種

  8.1993年我國張青蓮教授測定的銻的相對原子質量121.760為標準相對原子質量.已知銻元素有兩種以上天然核素,則121.760的含義是( )

  A.銻元素的質量與12C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

  B.一個銻原子的質量與12C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

  C.按各種銻的天然核素相對原子質量與其所佔原子個數百分比計算出的平均值

  D.按各種銻的天然核素質量數與其所佔質量分數計算出的平均值

  9.兩種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之比與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相等,則在週期表的前10號元素中,滿足上述關係的元素共有( )

  A.1對 B.2對

  C.3對 D.4對

  10.A、B兩元素可形成AB型離子化合物.如果A、B兩種離子的核外電子數之和為20,則A、B兩元素所在週期為( )

  A.同一週期,且均在第二或第三週期

  B.一種在第一週期、一種在第二週期

  C.一種在第一週期、一種在第三週期

  D.一種在第三週期、一種在第二週期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0分)

  11.(4分)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①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在這些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_,最不活潑的元素是__________.

  (3)在這些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鹼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

  (4)在這些元素中,除⑨外,原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__,原子半徑最大的是__________.

  12.(4分)第88號元素鐳(Ra)在元素週期表的第七週期第ⅡA族.

  (1)試比較氫氧化鐳與消石灰的鹼性強弱___________.

  (2)寫出氯化鐳、硫酸鐳、碳酸鐳的化學式.試推斷這三種鹽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

或難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A、B兩種短週期元素,可以形成兩種不同的共價化合物C和D.A在化合物C中顯-1價,在化合物D中顯-2價.化合物C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產生A的單質.化合物D加熱不分解.元素W與A同主族且也是短週期元素.W與A也能形成兩種共價化合物E和F,在E中W顯+4價,F中W顯+6價.回答:

  (1)A、B、W分別位於週期表中

  A:第__________週期,第__________族;B:第__________週期,第__________族;W:第__________週期,第__________族.

  (2)化合物E和F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運用物質結構和元素週期律的知識解釋下列事實:

  (1)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絕大多數都不是整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氟元素沒有正化合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e(OH)2+2NaOH====Na2BeO2+2H2O反應能夠發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三、推斷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15.(5分)X、Y、Z是A→A族的三種非金屬元素,它們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試回答:

  (1)(1分)X元素單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Y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Z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從元素原子得失電子的角度看,Z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性;若從Z元素在週期表中所處位置看,它具有這種性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A、B、C三種元素是在週期表中相鄰的主族元素,A、B同週期,A、C同主族,它們形成的穩定結構的離子的還原性依次按B→A→C的順序增強.三元素原子序數關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解析:由X  ~  XO2

  M g (M+32)

  2.8 g  6 g

  M=28,質子數=中子數=28/2=14

  電子層結構為應在第三週期,ⅣA族,故A、C正確.

  答案:AC

  2.解析:相對分子質量為70、72、74的分子組成分別是35Cl35Cl,35Cl37Cl,37Cl37Cl,因而35Cl∶37Cl原子個數比分別為

  A:(5×2+2)∶(2+1×2)=3∶1;

  B:(5×2+2)∶(2+2×2)=2∶1;

  C:(9×2+3)∶(3+1×2)=21∶5;

  D:(9×2+3)∶(3+2×2)=3∶1.

  答案:AD

  3.解析:硼位於元素週期表第二週期ⅢA族,常顯+3價.在A~D四個選項所供分子式中硼不顯+3價的只有A式,不可能是A項.

  答案:A

  4.解析:逐項審視.

  同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向右依次減小(0族元素除外),即ⅠA族最大,ⅦA族最小,A選項不正確;B項敘述符合事實,正確;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都較易失去電子,若原子半徑越大,則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束縛能力就越弱,對應原子就越容易失去電子,C項正確;D項似乎正確,其實不然,如F原子所能形成的單原子離子只能是F-,其最高價數只能是-1,這與它的族序數7顯然是不相等的.

  答案:BC

  5.解析:鏷元素的一種原子質量數為239,中子數為148,則質子數為91,則A元素的質子數為91-54=37,所處的位置為:37-2-8-8-18=1,第五週期ⅠA族.C正確.

  答案:C

  6.解析:氕、氘、氚是氫元素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而化學性質則幾乎完全相同,這是由於其最外層電子數目相同(或核外電子層排布相同).

  答案:C

  7.解析:一種方法是,排查所有CO2分子的形式,然後逐一計算.如12C16O2、12C17O2、12C18O2……顯然該方法過繁.

  另一種方法是,在觀察5種粒子質量數的基礎上(均相差1),尋找CO2中的最大相對分子質量與最小相對分子質量,在此區間內的所有正整數均有可能.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CO2分子是12C16O2,式量為44;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的CO2分子是13C18O2,式量為49.在[44,49]中有44、45、46、47、48、49等6種式量.

  答案:A

  8.答案:C

  9.解析:本題宜採用列舉法,將1~10號元素的結構示意圖畫出再進行比較.不難得出:

  的比值均為2.

  答案:B

  10.解析:AB型離子化合物含有20個電子,只能是二、三兩週期的元素是Na與F,Mg與O兩種,故D正確.

  答案:D

  二、11.解析:解答本題關鍵要①掌握1~20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②掌握元素週期表的結構;③能根據元素週期表中元素性質遞變規律進行分析,判斷.

  答案:(1)N Si (2)K Ar (3)HClO4 KOH (4)F K

  12.解析:(1)根據同主族性質的遞變規律可知,Ra的金屬性比Ca的強,故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比Ca(OH)2強.

  (2)因Ra位於第ⅡA族,故其化合價為+2價,即知其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的化學式分別為RaCl2、RaSO4、RaCO3.

  聯想Mg、Ca、Ba對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的溶解性的相似遞變規律可知,MgCl2、CaCl2、BaCl2都易溶於水,推知RaCl2也易溶於水;MgSO4易溶、CaSO4微溶、BaSO4難溶,推知RaSO4也難溶;MgCO3微溶,CaCO3、BaCO3都難溶,推知RaCO3也難溶.

  答案:(1)Ra(OH)2>Ca(OH)2

  (2)RaCl2易溶 RaSO4難溶 RaCO3難溶

  13.(1)A:第二週期,第ⅥA族;

  B:第一週期,第ⅠA族;

  W:第三週期,第ⅥA族

  (2)SO2 SO3

  14.(1)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由該元素各種天然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該同位素原子所佔的百分數計算來的,而且絕大多數的元素都有多種同位素 (2)氟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得電子的能力最強,失去電子的能力最弱,很難有元素從氟原子奪得電子,使氟顯正價 (3)鈹元素位於週期表中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的附近,所以具有兩性.

  三、15.解析:因X、Y、Z都是非金屬,X不會是第一週期的元素,Z至少是第四周期的非金屬元素.若X是ⅦA族,則Z是ⅤA族,F、S、As符合;若X是ⅥA族,則Z是ⅣA族,第四周期ⅣA族的鍺已經是金屬元素了.故X、Y、Z只能是F、S、As.

  

  (3)砷 非金屬和金屬(或兩) 位於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

  16.解析:由於B離子的還原性小於A離子,且A、B同週期,說明原子序數B>A,A、C同主族,A離子還原性小於C離子,則C在A的下方,說明原子序數C>A,同時C>B,由此說明原子序數應為C>B>A.

  答案:C>B>A

元素週期表(三)

  ●作業導航

  1.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的意義

  2.元素週期律的發現史

  3.元素週期表的綜合應用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1.19世紀中葉,門捷列夫的突出貢獻是( )

  A.提出原子學說 B.發現元素週期律

  C.提出分子學說 D.發現氧氣

  2.第七週期為不完全週期,若將來把這一週期元素全部排滿,則下列有關第七週期元素的推論可能錯誤的是( )

  A.第七週期排滿時有32種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

  B.第七週期排滿時最後一種元素的單質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C.第七週期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7,是一種金屬元素

  D.第七週期第ⅢA族元素的氫氧化物與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3.已知鈹(Be)的原子序數為4,下列對鈹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鈹的原子半徑大於硼的原子半徑

  B.鈹的金屬性比鋰強

  C.氫氧化鈹的鹼性比氫氧化鈣弱

  D.單質鈹跟冷水反應產生氫氣

  4.某元素一種同位素原子的質子數為m,中子數為n,則下述論斷正確的是( )

  A.不能由此確定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這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n

  C.若碳原子質量為W克,此原子的質量為(m+n)W克

  D.核內中子的總質量小於質子的總質量

  5.若短週期中的兩種元素可以形成原子個數比為2∶3的化合物,則這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不可能是( )

  A.1 B.3

  C.5 D.6

  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及其離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等於該元素所在的週期數

  B.元素週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均相同

  7.A、B兩元素的原子分別獲得兩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時,A放出的能量大於B放出的能量;C、D兩元素的原子分別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時,D吸收的能量大於C吸收的能量.若A、B和C、D分別形成化合物時,屬於離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A.C2A B.C2B

  C.D2A D.D2B

  8.有人認為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ⅠA族的氫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質能支持這種觀點的是( )

  A.HF   B.H3O+

  C.NaH   D.H2O2

  9.下圖所示是短週期的一部分,已知B原子與C原子核外電子總數之和為A的4倍,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A、B、C三者均為非金屬性元素

  B.A、B、C三者核電荷數之和為40

  C.A與B、A與C均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B與C只能形成一種共價化合物

  10.1999年1月,俄美科學家聯合小組宣佈合成出114號元素的一種同位素,該同位素原子的質量數為298.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屬於第七週期

  B.該元素位於ⅢA族

  C.該元素為金屬元素,性質與82Pb相似

  D.該同位素原子含有114個電子和184箇中子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4分)

  11.(10分)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下列__________(填寫編號)組元素的單質可能都是電的良導體.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

  1.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

  2.形成穩定結構的傾向

  下表是一些氣態原子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個電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個電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個電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個電子

9550

11600

  ①通過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數據分析為什麼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於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為以上13種元素中的__________(填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

  ③Y是週期表中____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種元素中,__________(填寫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12.(3分)X、Y、Z是週期表中短週期三種元素,X和Y同主族,Y和Z同週期,此三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6,質子數總和為38,則X、Y、Z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19世紀,對於氧化鋯的化學式存在很大爭論.經測定鋯(Zr)的相對原子質量大約為90,其揮發性氯化物相對分子質量是236.這個證據表明氧化鋯的化學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

  14.(7分)X、Y、Z是短週期元素的三種常見氧化物.X跟水反應後可生成一種具有還原性的不穩定的二元酸,該酸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Y和X的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1 mol Z在加熱時跟水反應的產物需要用6 mol的氫氧化鈉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條件下,Y可以跟非金屬單質A反應生成X和Z,單質A是__________.

  三、計算題

  15.(6分)第Ⅳ主族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質量分數為0.778,在它的另一種化合物R(OH)m中,其質量分數為0.636.

  (1)試求n和m的值:n=__________,m=__________.

  (2)試求R的相對原子質量Ar=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解析:元素週期律的發現主要是門捷列夫所做的工作,提出原子學說的是盧瑟福,提出分子學說的是阿伏加德羅,發現氧氣的是拉瓦錫.

  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主要化學史的認識,瞭解一些重要的化學史實,瞭解一些化學家在化學學科發展中作出的重大貢獻,表現了知識素質的一個方面,也是中學化學教學中貫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題目所設置的4個選項,都在化學發展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

  答案:B

  2.解析:在週期表中,第一週期至第七週期可容納的元素種類分別是2、8、8、18、18、32、32,所以第七週期有32種元素.就已發現的元素來看,這些元素是放射性元素.故A推論正確.在已有的單質中,只有難發生化學反應的單質,沒有不發生化學反應的單質.故B推論可能是不正確的.排在第七週期零族元素原子序數為:2+8+8+18+18+32+32=118,所以排在第七週期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7是正確的.又因同主族元素從上至下,金屬性逐漸增強,故117號元素可能是金屬元素.同理,第七週期ⅢA族元素的金屬性比第三週期ⅢA族Al元素的金屬性強.因此,它的氫氧化物不可能呈兩性,故D推論是錯誤的.

  答案:BD

  3.解析:

  鈹、硼是同一週期元素,硼的原子序數比鈹大,因而硼的原子半徑比鈹小,故選項A是正確的.

  鋰、鈹同屬第二週期,同一週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鈹的金屬性比鋰弱,故選項B不正確.

  鈹、鎂與鈣屬同一主族,且前者原子序數較小.由此可知,Be的金屬性比Mg、Ca都弱,故Be(OH)2的鹼性一定比Ca(OH)2弱,即選項C也正確.

  單質鈹跟水的反應比單質鎂難,而鎂跟冷水不反應,故D選項不正確.

  答案:AC

  4.解析:相對原子質量全稱是元素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不是某一個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因此選項B看上去似乎是正確的,實際是錯誤的.

  任一原子的質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質量與此原子質子與中子數之和的乘積,而且碳原子有多種同位素,選項C中的W是沒有被指定的數值,只從這一點來看,選項C也不能成立.

  題目沒有指明是哪種核素,無法確切知道此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的相對多少,故選項D也不對.

  答案:A

  5.解析:列舉法:1~18號元素常見的能形成X2Y3或X3Y2的化合物有:B2O3、B2S3、Al2O3、Al2S3、N2O3、Mg3N2、Mg3P2,可能設想還有Be3N2、Be3P2.這些元素的原子序數分別為4Be、5B、7N、8O、12Mg、13Al、15P、16S.N2O3中原子序數差1,A不成立;Al2S3、Be3N2等原子序數相差3,B不對;Mg3N2、Al2O3中原子序數相差5,C也不對,其餘之差均沒有6,所以選D.

  規律法:在主族元素和除去ⅢB、Ⅷ族元素的副族元素中,若原子序數是奇數則處於奇數族,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也是奇數,具有奇數化合價;若原子序數為偶數,則處於偶數族,其中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偶數,具有偶數價(N及少數元素有多種奇偶數價較特殊).按此規律性,在短週期化合物X2Y3或X3Y2中,價數之差屬於奇偶數之差,不可能是偶數;原子序數之差也不可能是偶數,只有D符合題意.

  答案:D

  6.解析:A項中,對原子所言是正確的,對離子所言不正確,如離子是陽離子一般將減少一個電子層,如是陰離子則正確;B項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過渡元素,過渡元素都是金屬;C項敘述正確;D項中,同一元素各同位素原子間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質卻不相同.

  本題考查了元素週期表的結構及同位素的性質等知識,重在考查同學們對上述內容的認識.

  答案:AD

  7.解析:A、B元素獲得電子放出的能量A>B,則A的氧化性>B,活潑性A>B,C、D元素失去一個電子吸收的能量D>C,則C的活潑性大於D,故A正確.

  答案:A

  8.解析:ⅦA族的典型特徵是得到一個電子呈-1價,故C項正確.

  答案:C

  9.解析:本題考查元素週期表的結構及物質結構的知識,短週期1、2、3週期中含元素種類分別為2、8、8.設B元素的核電荷數為x,則C的核電荷數為x+2,A的核電荷數為x+1-8=x-7,4(x-7)=x+x+2,x=15,即B為磷,A為氧、C為氯,可見選項A、B正確.C錯誤,因為P、O、Cl之間不能形成離子化合物.因Cl與P可形成兩種化合物PCl3和PCl5,所以D也錯誤.

  答案:AB

  10.解析:114-86-14-10=4,故該元素位於週期表中第七週期,ⅣA,它為金屬元素,性質與Pb相似,該原子中含有114個電子和184箇中子.

  答案:B

  二、11.(1)①④

  (2)①Li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後,Li+已形成穩定結構,此時再失去一個電子很困難.

  ②a Na2O和Na2O2 ③ⅢA或第三主族 ④m

  12.解析:方法一:據題意三種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有四種排列方式:

  設X的質子數為a,則(1)至(4)式有下列關係:

  (1)a+(a+8)+(a+9)=38

  解得a=7(合理)

  (2)a+(a+8)+(a+7)=38

  解得a為非整數(不合理)

  (3)a+(a-8)+(a-7)=38

  解得a為非整數(不合理)

  (4)a+(a-8)+(a-9)=38

  解得a為非整數(不合理)

  故推知X、Y、Z分別是N、O、S.

  方法二:X、Y、Z為週期表中相鄰的三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平均為5.3個,根據三者最外層電子數為16(偶數)可知,X、Y最外層電子數必為5,這兩者(N和P)質子數之和為22,故Z的質子數為38-22=16,故Z為S,同時也可進一步確定X為N,Y為P.

  答案:N O S

  13.解析:元素所處的族與原子的特徵電子構型有關,而化合價與特徵電子構型有關,但由分子式即可確定其化合價.通過這些關聯,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設Zr在其氯化物中化合價為+n價,則氯化物分子式為ZrCln,由其分子量為236,可確定n=4,進而推測其氧化物化學式可能是ZrO2.

  答案:ZrO2

  14.H2SO3 SO3 磷

  三、15.解析: ①

   ②

  由①和②解得n/m=1/2,討論得n=2 m=4,再把m或n代入①或②得A(r)=119

  答案:(1)2 4 (2)1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