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無雨之城》:愛情中,若深愛硃砂痣;婚姻裡,何懼蚊子血

《無雨之城》是作協主席鐵凝所著,1994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出版之後,在北京,上海,深圳佔據暢銷書榜首位近四個月之久,風光一時無兩。

成為作者眾多小說中發行量最多的一部。

在90年代,作家鐵凝把以副市長和女記者的婚外情以及開放的性觀念為題材,融入到小說當中,不僅新穎更顯大膽,一度被無數人追捧,成為話題之作,領一時風氣之先。不過,96年作者在編輯文集時,卻把這部小說排除在外,作者自認為可能因為它太過於暢銷,感覺不夠厚重。

小說《無雨之城》主要講述男主普運哲情場失意,可官運得意,在男主榮升副市長之後,在一次偶然機會接受單身女記者陶又佳的採訪時,雙方互生好感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一個機智內斂;一個美麗大方,兩人互生好感產生了情愫。

男主的妻子葛培雲是一位最普通的家庭主婦,卻擁有屬於女人最敏感的直覺,她意識到了老公已經出軌,並且她用相機拍到兩人出軌的相片,而相片機緣巧合跑到小市民白已賀的手裡,他以此為要挾,於是各種矛盾產生,各種感情糾葛,拉開了故事的序幕,交織了故事的內容。

今天,我嘗試一下從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經歷,剖析她們在婚姻生活和個人命運發生變化時的愛情觀和人生觀,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 普運哲與葛培雲:沒有感情基礎將就在一起的婚姻,同在屋簷下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 普運哲與陶又佳:一場愛恨交織的戀情,開始歡聲笑語,最後失望透頂,不太現實的愛情終歸慘淡收場;
  • 陶又佳與董達:彼此不能相容,一個雞毛蒜皮的藉口就可以將婚姻葬送。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基於這些情感糾葛,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01、普運哲與葛培雲:沒有感情基礎將就在一起的婚姻,同在屋簷下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①:特殊年代,特殊身份的男女湊合而成的婚姻只不過是撈取翻身的資本。

在那個特殊年代,家境好卻一身問題的城裡技術員普運哲,因為一句不當的話被下放到葛培雲所生活的農村改造。而出身好家境不好的葛培雲小學四年級便輟學在家,照顧癱瘓在床上的雙親。在他人的有意撮合之下,可能是互補,或者是將就,兩個人湊合組建了一個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家庭。

普運哲很會做人,當葛培雲父母老去時,他作為女婿把孝子應該做的所有事情承擔下來,因此他得到全村人的讚許和擁戴,擁有振臂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普運哲頭腦靈活多變,在那個特殊時期,普運哲已經開始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了。隨著時代變遷,改革開放的來臨,他這份才能被上級注意到,火速提拔為工業局的局長,從此平步青雲。

在我看來,普運哲是一個對自己狠的人,他能委曲求全和一個不愛的女人湊合結婚,來達到自己走出農村步入官場的目的,他懂得和葛培雲兩人的婚姻就是撈取翻身的資本罷了,一絲愛情的因素都沒有


②:兩人雖然同床卻做著不一樣的夢,夫妻二人活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隨著普運哲的努力奮鬥成為副市長,家也早早從農村搬回城市。一切都在改變,而唯一不變的就是葛培雲,她仍然保持著20年前的生活習慣,不化妝,不購物,不講究穿戴和飲食。

葛培雲對所有的這些眼花繚亂的變遷,只是感覺到疑惑不解,她不認為到這一切功勞是來源於老公普運哲,反而把這一切歸功於“善有善報”,因為她並沒有對老公的才能和內心有更深的瞭解,其實也不想去了解,她只懂得跟著普運哲有好日子過就行。

生活如此乏味,缺乏激情,葛培雲連兩人“滾床單”時仍是默默地睜著眼睛,等兩人例行公事完畢,普運哲吸著煙本想舒展一下身心,可他明顯感覺到那顆皺巴的心更加肆無忌憚的皺巴起來。

普運哲非常注重自己在市民面前個人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他把葛培雲當做一個普通市民,於是,他在忙碌一天的公務回家之後,起初看到獨自睡熟在沙發的葛培雲,還輕輕把她叫醒,然而日子久了,普運哲提出要分床而睡。

在我看來,普運哲開始能接受和葛培雲之間的無愛婚姻,那是因為他心裡揣著自己的小九九。然而,隨著自己的地位和認知越來越高,此起彼伏的誘惑和日常工作中瑣事纏身,兩個人精神世界的變化開始不再同步,彼此沒有了共同語言。

於是,吃著相同的飯菜卻各做各的夢,同在一個屋簷下,卻我看不懂你,你也看不懂我,彼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02、普運哲與陶又佳:一場愛恨交織的戀情,開始歡聲笑語,最後失望透頂,不太現實的愛情終歸慘淡收場。

或許事業有成是一個成功男人的代名詞,同時更能讓男人擁有十足底氣,工作中曾遇到很多風格迥異的女人,也曾無數次引起普運哲心中遐想

①事業有成的男人遇到一個光鮮亮麗的女人,難免會迸發出愛的火花。

陶又佳獨特的氣質和風情恰恰是葛培雲身上所不具備的,她的出現適逢其會地填補了普運哲對浪漫愛情的嚮往。然而他們的戀情不太現實,更不能光明正大。

當陶又佳第一次採訪時給普運哲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普運哲對愛情所有嚮往開始活泛起來,所以兩人再次重逢時,他以索取聯繫方式向陶又佳表達自己的情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兩人時不時煲電話粥聊天談情,陶又佳開始留意他電視出鏡的一言一行;普運哲也暗地裡跟蹤得知她的住址。於是一次忙裡偷閒,普運哲步行十餘里偷偷來到陶又佳家中幽會,至此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迸發出愛的火花,不過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暗地裡進行的。


②不太現實的戀情,讓看似完美的情侶最終不歡而散慘淡收場

“這種事”始終是紙包住火遲早會有暴露的一天。果然,妻子葛培雲從一雙刺眼的白色皮鞋看出端倪,雖然說葛培雲萬般不是,但是她的女性第六感告訴她,丈夫普運哲外面有了女人,於是兩人在葛培雲的家第一次偷情時,被她偷拍下來當做了證據。

正當普運哲和陶又佳陶醉在你儂我儂的戀情,兩人彼此深陷愛情旋渦之中,普運哲正想和葛培雲談論兩人離婚的事時,葛培雲拿出證據威脅要到市政府,普運哲害怕了,他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險。正值普運哲剛被提拔為代市長,前途一片大好,這個關鍵時刻,他在事業和愛情兩者之間權衡利弊,普運哲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

於是,普運哲開始各種哄騙陶又佳,謊言總有被識破的時候,兩人的感情蒙上一層灰暗。陶又佳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女子,她深陷戀情無法自拔。在一次骨折受傷後,普運哲把她獨自拋棄一處不管不顧遠走,陶又佳才真正意識到兩人的戀情本是一種假象,還有普運哲的虛偽的本來面目,最終兩人的感情逐漸冷卻以慘淡收場。

在我看來,普運哲最為冷酷無情,在面對事業和愛情時,他不假思索選擇事業,這只是他青年時的自私自利做事風格的一種延續。在上大學時為了自己的學業,他果斷劃清與把他養大成人的姑姑關係。所以長大以後步入官場,面臨愛情,她像當年一樣,為了自己的仕途把與陶又佳的愛情棄如敝履

簡而言之,普運哲根本不愛她,只是在閒暇之餘把玩弄男女感情當成一種消遣,以此來彌補空虛寂寞的內心。


03、陶又佳與董達:彼此不能相容,一個雞毛蒜皮的藉口就可以將婚姻葬送。

陶又佳和董達的婚姻就像她們自己說的那樣,“熱熱鬧鬧,不能算真,也不能算假”。董達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陶又佳是一位雜誌的記者,看似能夠婚姻幸福的家庭,其實,兩人互相瞧不上彼此。

陶又佳從美國小姨那裡學到一種健身方法——“做蔬菜”,不僅健身而且美容,陶又佳把自己美麗的容顏歸於這套健身方法,所以被她奉為圭臬隔三差五一絲不掛躺在床上放飛自我,可是這引起丈夫董達的極力反對,兩人因此曾無數次的爭吵不休。

董達是一位作家,每天不問世俗瑣事都在侍弄他的文字,看起來遠離喧囂塵世,清高寡淡,可是為了自己的職稱評比請求妻子陶又佳向上級領導求情,這引起陶又佳的反感,越發看不起丈夫的虛偽。

而另方面董達小病住院的時候,曾和仰慕他的小護士眉來眼去,兩人產生了一些情愫,在他出院之後,小護士窮追不捨寫情書給董達抒發自己的思念,陶又佳得知丈夫還有這樣一面,毫不猶豫選擇和董達離婚。

在我看來,她根本沒有愛過自己的丈夫,她是被董達的文字所迷惑,被動接受董達給予她的愛,她從未嘗試著去愛這個人,只是無底線的索取,而不去真誠的付出。

以至於時間久了,兩人不能夠容忍哪怕發生在對方身上一個小小的錯誤,結果互相不能包容的婚姻總是不鹹不淡,不瘟不火而缺乏激情,隨意一個雞毛蒜皮的藉口就可以將婚姻葬送。


04、結合小說《無雨之城》,談一下我對愛情和婚姻的一些感悟和幾點啟示。

①情不是愛,兩者不但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相去甚遠。

小說《無雨之城》中普運哲和陶又佳兩人的感情逐漸走向末路,究其根本原因,並不是普運哲妻子的脅迫,也不是普運哲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是源自於普運哲對於陶又佳是“多情”而不是“摯愛”。

普運哲的從小父母雙亡促使她心靈深處極力缺乏愛,結果養成普運哲看似成熟穩重,而在感情方面卻是一個“心理年輕”的孩子,而“心理年輕”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多情。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把“愛”和情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當做一個詞語來使用,於是造成我們有時情與愛傻傻分不清楚,誤以為有情即是生愛。

其實不然,情不是愛,兩者不但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相去甚遠。情與愛不僅是“情人”和“愛人”字眼上的區分,而是“情”是從一個對象轉換下一個對象,從一個音符跳到下一個音符;“愛”是一條河與另一條河的親密融入,一個心靈與另一個心靈相互歸屬。


②愛一個人,其實是深愛一個人的靈魂

陶又佳和董達兩人愛情開始,我相信肯定有愛的成分在裡面,不然兩人不會走入婚姻的殿堂。就像陶又佳所說“被他的文字所迷惑”,其實那是她仰慕董達的才氣,當初在陶又佳眼裡這就是董達的光明和美麗一面。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日常瑣事,各種各樣的誘惑,原來光明和美麗的一面變成黑暗和醜陋,雖然飲食習慣和生活起居同步,但是兩人精神上再也無法產生共鳴,婚姻就會隨之土崩瓦解。

在我看來,現實生活中兩個深愛在一起的神仙眷侶,無論對方是最能幹,最得意或者最狼狽,最失落時候,兩人都無法抑制彼此內心的愛意把對方擁入自己懷中深情親吻。

有專家做過實驗,人死後重量會減輕21克,有人就說人的靈魂重21克。以此命名的電影《21克》中,有一大學教授移植別人的心臟之後,教授逐漸愛上了那個人所深愛的女人,這就是雖然人的身軀已經老去,

但是在茫茫人海之中,一個靈魂可以準確無誤地辨識出自己深愛著的另一個靈魂,然後找到ta相伴終老。其實愛的本質,就是深愛著一個人的靈魂。


③最浪漫的事是一次又一次愛上同一個人,然後慢慢變老。

書中人物無論是普運哲還是陶又佳,或者是葛培雲的愛情和婚姻都不是那麼幸福圓滿,要麼曲終人散,要麼將就過得心皺巴巴的,不管怎樣結果都是同床異夢,變成不同世界裡的陌生人。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夫妻都是如此,在外結束一天勞累的奔波之後寧願獨處,都不願回家與自己另一半相處;有很多夫妻雖然同躺在一張床上,卻各自把玩著各自的手機無任何交流;還有很多夫妻除去談論孩子的話題外,卻找不出共同話題談談心,難道真是久處生厭,愛情變親情。

其實不然,《說文解字》裡說愛是一路同行。那就要在婚姻裡不斷髮現ta身上美好的東西,因為人總是變化的,雖然同一個人,今天和明天的ta不一樣;30歲和40歲的ta又是不同。

而我們一次又一次愛上不同的ta,卻一次又一次愛上同一個人,這就是世界上最浪漫最奇妙的事,雖然千變萬化,卻始終如一,一起慢慢變老。

總結一下:

用心讀完鐵凝小說《無雨之城》。我總會想起張愛玲的一句話: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很顯然,因為生活經歷千差萬別,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對於愛情,對於婚姻都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感悟,唯願小說《無雨之城》能給我們帶來些許思考:

我們於萬千人群之中尋覓到和我們自己靈魂相通之人,請珍惜和深愛。那麼,若彼此深愛,何懼硃砂痣變成蚊子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