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作為90後,在我的印象裡是不種地的,還記得小時候只知道大馬路上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收小麥、曬小麥,對於那種世界,我感覺奇妙而獨特。我知道農村戶口,可是很難見到真真正正的農民面貌。再一次農忙時節當中,我回到了鄉下,卻看到外祖父他們在田間忙碌,看著黃澄澄的小麥散落在院子中,撲鼻而來的是麥香味,那種感覺一下子讓人得到放鬆。我問過外祖父種地多累,但是他即便是累也一直閒不住,守著那二塊地嘴裡笑呵呵的。他一直也跟我說,莊稼漢不種田吃啥,莊稼漢不可以吃外邊買回來的穀物!

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再不高度重視農牧業,僅僅拿一些小小激勵來敷衍了事,農戶確實不清楚出路在哪裡了。除了我們的袁隆平老師以外,我國糧食危機的吹哨人什麼時候降下去?

當下的農戶遭遇者這樣的一個窘境,80、90後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賺錢或者學習了,一年可能回來兩三天,甚至都不回來。沒有人會願意浪費體力,消耗大把時間在種地上面。對於老人來說,現在他們身體還健朗這兩年還能種得動,那麼過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呢?老一輩人身軀逐漸佝僂,行動不便,他們將沒有更多的能力在種田上面,那麼我們剩下的這大千土地將由誰來種呢?靠著國外引進的糧食最終不能讓我們賴以生存。


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應不應該種田,不僅農戶不明白,就將來三農中又有幾個能懂呢?糧價划算,氣溫又不合適降水又多,農戶種地的確太難了,種地的農戶會一年比一年少,農田那時候會慌。糧食的價位逐漸下賤、一年比一年刷新新低,農戶們的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這種虧本的交易誰會做?

​農村發展成為城市,百姓生活在提高,但是農戶的土壤資源利用率卻越來越低了,許多農戶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選擇去外面的世界為別人打工掙錢。這也造成了農村裡年輕人留不住,知識孤寡老人和小孩一起生活,所以種地已經成為絕大多數鄉村地域的實際難題。

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一旦穀物被操縱,漲價就並不是你可以作主的。鐵礦石價格十多年以前翻了數番,一句話:沒有主導權。穀物仍然沒有主導權,定價權,它是最恐怖的,這都是人們務必牢記的,手上有糧,內心不急。


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網民亞飛說:種地又苦又累,賺不上錢還能接納,難題是很將會虧,假如上天開過眼,你的疲勞艱苦還能換成點錢,但這樣的事情非常少。一樣的努力,就是說去打工賺錢,也比種地收益高。舉例說明,我外出打工賺錢,一天200元,一個月6000,我想問一下6000能夠 換是多少水稻?

種糧強省河南省也是這般,有的別人地荒者都不種。穀物愈來愈賣不上價格,它是農戶不種田的關鍵緣故之一!穀物一旦不可以供自己使用,那糧食生產自始至終是掌握全局性的基礎安全防範措施,是別的一切的根基,一旦出現難題那可就是說問題了,所以一定要給與充足高度重視。

應不應該種田了?農戶確實不明白!群眾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說兩面三刀,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壓根不關注這種!農戶該如何活?種田?穀物貶值。入城?當便宜勞動力。哪裡有歲月安好,人們都會負重前行!

是否要接著種地,這是農民如今糾結的難題

請大夥兒珍惜糧食,真實關注三農!少進口,多多補助農戶吧。穀物不把握在自身手上,那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