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有道不處)詩解創 作作者:李府鍾

第三十一章(有道不處)詩解創作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有道不處)詩解創  作作者:李府鍾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詩解如下:

尖兵利器是個不祥的東西,

也是人們的厭惡之器。

所以治國有道的明君不會使用它,

君子下榻以左邊為貴,行軍打仗以右邊為吉。

兵器這個不祥之物並非首選,

用它也是逼不得已。

要淡然處之為上,

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

若以勝利者自居,

以殺人為快樂無比;

此等好戰者不可能得志,

更談不上征服天下民心矣。

吉慶之事左邊開道,兇喪之事向右邊轉移;

這是千古以來約定俗成的禮儀風習。

輔佐的偏將在左邊軍營,以和為貴教化團結;

衝鋒陷陣的上將在右邊指揮戰鬥出擊。

也就是說:用兵打仗等同於符合喪禮。

戰爭中畢竟殺了眾多的人,不要有快樂之感;

面對著無辜生命的結束,

難道說我們不覺得悲泣?

即使是打了勝仗,凱旋而歸之時,

我們也要尊重生命舉行喪禮;

悼念那些死去的同胞與仇敵。

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

平安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