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相信每個中國人對人民幣都不陌生,但你知道最大面值的人民幣是多少元?

它們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就與大家一起開開眼。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併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第一套人民幣於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共計12種、62種版別。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說面額最大的人民幣是50000元!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由於當時的印製技術落後、印製的紙張質量差以及當時人們收藏意識淡薄,所以第一套人民幣流傳下來的很少。



由於第一套人民幣發行的環境比較特殊,所以第一套人民幣的價值非常高。



伍萬元面值的紙幣只有2種,一枚正面圖案為新華門,另一枚為收割機,所以一般稱呼這倆為“伍萬元收割機”、“伍萬元新華門”。

伍萬元新華門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第一套人民幣伍萬元券新華門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伍萬元新華門由北京印鈔廠承印,印刷於1950年,發行於1953年,流通時間僅1年3個月,存世量十分稀少。



印在50000元上面的新華門原為清乾隆年間興建的“寶月樓”,是一座古典風格的二層明樓,樓前有石青地金字楷書“新華門”三字橫匾,是清末民初書畫家袁勵準題字。



伍萬元收割機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第一套人民幣伍萬元券收割機


五萬元面值的人民幣,你見過嗎?

“伍萬元收割機”由上海印鈔廠承印,同樣印刷於1950年,發行1953年,流通時間僅1年4個月。第一套人民幣和現在人民幣的摺合比例為10000:1,即當時的50000元相當於我們現在的5元錢,在當時相當於一個家庭半個月的生活費用。



由於存世量很少,目前這兩種大額貨幣的收藏價格也比較高。

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時,沒有設準備金,不和黃金白銀掛鉤,也不和美元、英鎊掛鉤,是具有獨立自主性的貨幣體系,對人民老百姓都具有很實在的好處,建立起了自成一體的經濟體系。



可以說第一套人民幣為我國建國初期經濟的穩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大額紙幣和第一套人民幣的價值將越來越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