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等商標搶注風波背後:故事數不清,山寨自己也流行

撰稿 | 區長

來源 | 東二區

“火神山”等商標搶注風波背後:故事數不清,山寨自己也流行


Logo、商標這類無形資產,在現代社會,變得愈發重要。


區別在於,一個是可以隨時更改的圖形,而商標則是品牌或者產品的名稱,經註冊後具有法律效應,註冊者具有專用權;未註冊則無法受到法律的保護。


當下,商標的構成部分不侷限於文字,也可以是聲音、圖形、顏色等的組合。若申請註冊商標時未明確提出指定顏色要求,均按黑白顏色註冊,也按黑白顏色保護。


江湖紛紛攘攘


近期,一則關於“李文亮”“火神山”等地名和人名申請商標註冊的消息傳出,引爆了網絡輿論。最終,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於首批63件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予以駁回。


根據通報,此次駁回的63件商標註冊申請包括27件“火神山”、24件“雷神山”、3件“鍾南山”、3件“方艙”等商標註冊申請,涉及41個申請人,共23個商品和服務類別。


截至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審查部門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1500餘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實施管控,並對參與相關代理業務的商標代理機構進行了篩查。在進入實質審查階段後,類似非正常商標註冊申請均將依法予以駁回。


事實上,有類似“前瞻意識”的人還有很多。此前,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所修煉的神功“葵花寶典”也曾出現過主體資格糾紛。2012年,上海遊奇網絡有限公司提出“葵花寶典”商標註冊申請,2013年獲准註冊。


“火神山”等商標搶注風波背後:故事數不清,山寨自己也流行

而在2015年,完美世界以被授權人關聯公司的身份於2015年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葵花寶典”商標無效宣告請求,無效裁定書於2017年下發。經歷一連串的起訴、判決、上訴、判決,該商標被認定有效。


在白酒行業,茅臺的“國酒”商標之路卻沒能走通。據瞭解,貴州茅臺自2001年開始申請註冊“國酒茅臺”商標,經歷近20年的拉鋸戰,也以『不予註冊』的失敗而落下帷幕,去掉“國酒”,改成"貴州茅臺"。


2016年12月,國家商標局下發了關於第8377533號“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註冊的決定。隨後,茅臺集團向原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複審申請,得到的結果仍是不予核准註冊。


經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後,要求原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審議,但茅臺集團選擇申請撤回“國酒茅臺”商標行政訴訟案件起訴,並從2018年開始淡化“國酒”說法,2019年6月30日正式停用“國酒茅臺”一詞。

“火神山”等商標搶注風波背後:故事數不清,山寨自己也流行

“傍名牌”搶注


商標的魅力在於,可以通過授權費等進行牟利。按照國家商標局的收費標準,300元便可註冊到一個類別的商標,有效期為十年,到期可以續約。從實操方面,完成一個商標註冊的成本大概在1000-2000元不等。


通過搶注,一些知名的商標就可以很輕鬆地獲利,如知名彈幕視頻網站B站(嗶哩嗶哩)排名靠前的UP主中,就有不少因商標而被惡意維權,進而索要侵權費、授權費等,利潤高達數百倍。


根據公開報道,在博主、粉絲們的聯合查詢下,發現包括B站、微博、百家號等多個平臺上的大V,如“手工耿”、“美食作家王剛”、“敬漢卿”等,個人的商標均被類似的公司註冊。


在這個利益鏈條中,有人獲利就有人血本無歸,如同早期的域名搶注一般,註冊門檻低、回報率高。同樣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能搶注到一個有價值的商標並不容易,能暴富的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搶注商標,買賣商標也也是一個不錯的市場。但這個市場並沒有想象中的一樣活躍。“購買商標一定要是物有所值”,要價太高或者可替代性較高的話,商標的價值就瞬間消失了。


“傍名牌”被認為是一個極其討巧的做法。據河南商報報道,“商標狂人” 王健強僅僅靠“我能”的商標,就獲益200萬元。除了“我能”,其註冊的“穆桂英”商標也以5萬元賣掉,他還擁有“變形金剛”、“喬布斯”等商標,各項收益超過1000萬元。


投資還是防禦?


近年來,搶注視頻博主商標成為了一種新的商機。同樣的,這套邏輯也符合網絡熱詞。其中,“不忘初心”被申請了超過150次;“好嗨喲”被註冊接近100次……但也有無人問津的熱詞,如“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等。


防禦性註冊屬於基本功,也是企業或機構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也是巨頭願意為之付出的一種投資。2019年8月,《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該電影的發行方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就註冊了近2000個與“哪吒”相關的商標。


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的出品方也在集中申請商標註冊。不過,並非所有商標申請都會被國家商標局通過,其中多項被駁回複審,也有被判定不予核准註冊。


據澎湃新聞報道,記者查閱中國商標網發現,“孫悟空”、“豬八戒”、“盤古女媧”、“玉皇大帝”等神話人物已有被商家成功註冊成商標的案例。對於能否以神話人物註冊商標的問題,浙江理工大學法學教授揭萍表示,“法無禁止即可為。”

“火神山”等商標搶注風波背後:故事數不清,山寨自己也流行

2019年4月前後,華為就申請了大量的商標申請,包括“鴻鵠”、“鴻雁”、“鴻蒙”等商標。其中,“鴻蒙”的名稱被使用在華為的鴻蒙系統上,未來的應用場景包括電視、手錶、手機、電腦等,手機芯片取名為“麒麟”,服務器芯片取名“鯤鵬”。


此外,華為還註冊了崑崙、金剛、玄武、乾坤、子龍、浩天、青鳥、朱雀、騰蛇、青牛、饕餮……有評論稱,華為堪稱是註冊了一本《山海經》中的神獸或異聞錄。同樣的,《詩經》裡的詞組也屢有被註冊或使用的情況。


最近一段時間,區塊鏈商標、生鮮商標炙手可熱。同樣的,企業或個人為了保護自身權益,還對山寨自己的商標予以註冊,包括阿里巴巴、老乾媽、五糧液、小米等。


“品牌保護、註冊先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前11個月,中國商標註冊申請量已達712.1萬件。我國累計有效註冊商標量達2478萬件,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個註冊商標。


在打擊惡意註冊方面,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3.01萬件,涉案金額3.65億元,罰沒金額4.7億元。2018年以來,在審查、異議和評審環節累計駁回惡意商標申請約13萬件。


在商標的江湖中,故事遠不至於此。就連代表香港演員張家輝的“渣渣輝”三個字也成為商標內容,共有近50項相關商標在註冊的過程中,還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