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科:​“戰疫”指揮部

新冠肺炎突然爆發,呼倫貝爾市第四人民醫院瞬間也成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戰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醫務科就是戰場上的小小 “作戰部”和“指揮部”,在疫情來臨的第一時間,整個科室處於無休“戰鬥”狀態。

我們的“作戰部”,是由五名女將組成。兩個“80後”的姐姐和三個“90後”妹妹。作為“90後”的我們,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多少有些忐忑,但是在兩個“姐姐”昕穎和盧德豔的沉著、冷靜的指揮下,我們也即刻進入了工作狀態。


醫務科:​“戰疫”指揮部

昕穎,是中醫科的主任,也是醫務科的科長,她還是兩個寶寶的母親,小的還未滿週歲,疫情來襲,她毅然奔赴工作崗位。立即組織發熱門診24小時值班醫師及全院人員培訓及考核,並做到人人過關。還有電話、微信、會議,一項項工作接踵而至,她都能快速響應有序推進。


醫務科:​“戰疫”指揮部

盧德豔,作為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她每天起早貪黑,直到把一項項工作捋順才放心的交給科室裡的我們。她與護理部、感控科共同規劃防控流程,佈置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留觀病區、隔離病區,所有工作,她都全程參與,不斷完善工作細節。她還細心的想到了要及時給戰場上的同志們做心理疏導,緩解他們的壓力。

她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全體員工上班的第一天,發熱門診即收治了一位發熱待排查患者,隔離措施是否規範、檢查路線是否合理、留觀區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患者家屬如何安排,各項舉措都有待實踐的檢驗……醫務科全體立即投入戰鬥。下午四點採集的檢測標本,第一次的核酸檢測結果,還要繼續等待……晚上9點、10點、12點、醫務科的兩位大姐姐一直和感控科的王丹主任、護理部的包冬梅主任以及徐濤、曹立新、趙志軍三位院長耐心等待著結果,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得到消息患者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他們的心才落了地。終於可以休息了,但他們誰也沒有回家。在第二天,又是焦急的等待,晚上7點、8點、9點,第二次檢測結果仍未傳回,最終在徐濤院長的勸說下,她們終於肯休息,回家等待結果。

疫情期間,醫務科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還要負責全院的防控培訓、專家會診、流程制定、統計上報數據等重要工作。制定醫院各種防控措施和診療流程,同時要不斷細化工作,完善工作細節。


醫務科:​“戰疫”指揮部

喂,主任,咱們得調整一下……流程”;

“咱把這個數據再核對下,然後再上報”;

“領導,您有什麼指示?”

查資料的,打電話的,起草方案的,和醫生或者患者溝通事宜......

這樣類似的情景每天都在醫務科不斷地上演。

就這樣,在二位“80後”的姐姐帶領下,醫務科的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著,我們將繼續發揮好“作戰部”和“指揮部”的職能,和其他行政職能科室一道,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貢獻力量。(文/特日格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