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華大學悼念詩人楊牧: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

據島內媒體報道,臺灣詩人楊牧3月13日逝世,享年80歲。

3月14日,與楊牧淵源深厚、校內設有“楊牧書房”、“楊牧文學研究中心”的臺灣東華大學發文悼念稱:大師讓東華成為大學。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東華大學校長趙涵㨗說,楊牧是該校人文社會科學院首任院長,他曾在東華留下深刻印記,使得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這些印記永存在東華師生的校園記憶中不滅。

趙涵㨗感嘆,楊牧教授是臺灣文學巨擘,他的過世象徵著臺灣文學天空彗星殞落,這不只是東華師生的一大損失,相信生活在臺灣的每一個人心中無不深感悲痛。

楊牧1940年出生於花蓮,除了是一名詩人外,還是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楊牧曾任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助理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1995年從華盛頓大學退休後,回到臺灣擔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2013年回到出生地花蓮,擔任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楊牧本名王靖獻,早年曾使用筆名“葉珊”,在他赴美國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見證了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學生運動,因而將筆名改為楊牧。其所著作的詩集更曾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意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捷克文等。

東華大學表示,楊牧於1996年返回故鄉花蓮,任教於東華,協助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擔任首任院長,並引進駐校作家制度,開啟東華濃厚的文學創作風氣。在他任內,成立了英美語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運動與休閒學系、經濟系、歷史系和創作研究所,可謂東華人文薈萃的鼎盛時期。

校方稱,楊牧有個夢想,要辦一所小小的學院,師生一起讀書、一起創作,這樣的夢想在東華校園得以實現。楊牧經常帶學生在綠樹下或東湖湖畔上課,讀詩與賞詩,待學生如同祖父一般慈祥。在他崇尚自由學風的堅持下,東華成為臺灣第一所沒有上下課鐘聲的大學,因為楊牧覺得人的自律比他律更顯得重要。

2016年,東華大學在圖書館成立“楊牧書房”,展示其創作手稿、珍藏史料與各類藏書1200冊,2018年又成立了“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深化累積楊牧文學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