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今年過年回湖北老家,就帶了這本書。越讀越感覺有用,雖然之前走馬燈似的聽過音頻課……

當初選擇這門課時,我本身就處於事業的迷茫期,同時生活家庭也面臨很多問題……

恰逢這次疫情,困在家裡幾十天,這本書真的對我幫助很大: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2020/3/13

一、閱讀進度、內容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頸(266-274頁)

1、職業轉變:如何應對職業變動與轉型

①真實的自我存在嗎

②選擇一個“可能的自我”

③念頭的成長需要嘗試

2、關係轉變:如何應對關係的結束

①結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死亡

②抗拒結束的三種方式

a、對挽回的幻想

b、把對方和關係理想化

c、讓自己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二、精進與實踐

1、既然不存在真實的自我存在,現實中的我,應該是許多念頭的一個選擇。那麼我現在關於職業選擇的念頭是什麼?或者說我的一個判斷是什麼?

關於職業轉變:

1、我的一個判斷是線上教育會火(這點90%的網民都認同,因此如果與自己無關就不重要)

2、我更進一步的判斷是,最後能勝出的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結合。(這點我估計30%的人會這樣認為,真正去做且能做好的,估計不到10%,如果我在這方面精進就有可能有機會)

3、我嘗試了少年得到的一個作文寫作能力的小推廣(推廣的人估計有幾千人,少年得一到運用的是二級分銷,二級分銷參與估計上萬人參與,我的機會點在哪裡?開始我以為,少年得到用的是簡單的微信群營銷,後來我判斷應該是企業微信。為什麼要做這個判斷?因為我年前就在關注企業微信的應用問題。)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4、職業轉型最終想要的是一種踏實的感覺。(如果在別人面前介紹自己,是一個做教育的人,我會一點不彆扭)

關於關係轉變:

1、失去一段關係,它同時會改變剩餘的部分;關係轉變過程中,頭腦會變得混亂(這點和職業的轉變是一樣的)

2、出於對失去關係的恐懼,大腦會玩把戲理想化對方,因此,如果要結束一段關係,要提醒自己失去的並不是一段美好的關係。

3、去承認損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聲痛哭,然後固執地相信會有新的未來從生活中長起來,哪怕我們現在還看不到這個未來。(書裡的每段文字都很美️)

發展心理學,30天打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