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傢俱時,都對材料真假和表面可見工藝比較關注,但對極大影響紅木傢俱質量壽命的烘乾處理工藝卻很少留意。



事實上,木材的烘乾是紅木傢俱製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直接關係著傢俱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木材烘乾處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所制傢俱的穩定性和實用性,明清紅木傢俱歷經幾百年卻少有收縮開裂現象, 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木材的乾燥處理。


中國古代怎樣進行木材烘乾處理?


明清時期對紅木材料烘乾處理十分講究。紅木圓料要在通風的陰涼處存放10年以上,此後才將圓料鋸成厚6-7釐米的板材,再放在陰涼通風處,平置、懸架起來,撒上生石灰,以起殺蟲、吸水、定形的作用,放置幾個月至數年。


放置期間還要定期倒料,讓紅木乾燥均勻,避免變形。


木材除了進行自然乾燥之外,還要進行烘乾處理。中國古代沒有現代的烘乾爐設備,那麼怎樣進行木材烘乾處理?


雖然古代沒有電氣化的烘乾爐,但有烘乾窯。


臨制作傢俱之前,要將紅木板材送到窯中烘乾兩三次,每次溫度不能太高,要一點一點地排出木料裡的水分,因為木料如果幹燥太快的話容易開裂變形出廢料。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之後,還要放置陰涼通風處,讓木材以自然的方式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幾個月後,經過長時間處理過的紅木,才能用來製作傢俱。


經如此乾燥後的木材,用於製作紅木傢俱,其木材性能、工藝性能極為優越,也是傳世老紅木傢俱能夠幾百年不松不散的原因。




延伸閱讀:


買紅木傢俱的人99%都忽略了!科普紅木烘乾的重要性及原理


在網上流傳的各種紅木傢俱“選購攻略”中很少提及"烘乾",所以很多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紅木傢俱在開料後還必須要進行烘乾處理。


烘乾是紅木及硬木傢俱生產過程中的必備環節,不烘乾而直接用生材做出的紅木傢俱很容易開裂變形。而一些紅木傢俱廠為了節省成本,往往不做烘乾就直接生產,這類紅木傢俱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往往會變形開裂。


當然,即使進行了正確的乾燥處理,但因各地氣候不同、保養方法不同,有些紅木傢俱偶爾還會有開裂的現象,但其概率已小了很多,開裂的程度也會比較小,基本都在可修復範圍內。


在此,整理了一篇關於紅木傢俱烘乾及烘乾原理的科普文章,供諸位木友參考。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用做紅木傢俱的木材是多孔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具有幹縮溼脹的特性。


當它所處的環境溼度高於木材的含水率時,木材吸溼,尺寸增大;相反,環境溼度低於木材的含水率時,木材水分散失,尺寸減小。


木材尺寸和體積隨著水分散失而減小,這叫木材幹縮。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溼的木材或者未乾燥好的木材,在正常情況下水分要散失,必然要收縮,由於收縮率的不均勻而引起木材開裂、翹起變形等缺陷,直接影響傢俱質量。


一般說來,用未乾燥好的木材生產傢俱,板面容易開裂、加工易起毛、榫卯易鬆脫


因而在製作傢俱前首先要對木材進行正確的乾燥處理,以防止腐朽、變質、變形和開裂;改善物理和加工性能(如提高強重比,顯現花紋和光澤,易於刨光,提高接合強度及裝飾性能等)。


所以,正確進行木材幹燥是保證紅木傢俱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紅木傢俱開裂變形的“元兇”


雖然造成紅木傢俱開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幹縮溼脹”的木性是導致傢俱變形開裂的“元兇”:當空氣極度乾燥時,傢俱會流失水分並收縮。相反,當溼度增加時,傢俱便會吸收水分微微膨脹。


1、木材中的水分


主要有三種,即自由水、吸附水和結合水。


自由水是存在於木材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中的水分,自由水的變化只與木材的表觀密度、保存性、燃燒性、乾燥性等有關;


吸附水是被吸附在細胞壁內細纖維間的水分,

吸附水的變化是影響木材強度和脹縮變性的主要因素


結合水即為木材中的化合水,它在常溫下不變化,故其對木材性質無影響。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當木材中無自由水,而細胞壁內吸附水達到飽和時,這時的木材含水率稱為纖維飽和點是木材性質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其數值因樹種、溫度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而有差異,通常以30%作為各個樹種的含水率的平均值。


2、什麼是木材的含水率?


正常狀態下的木材及其製品,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水分。我國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與絕幹後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義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乾木材的重量作為計算基準,算出的數值叫做絕對含水率,並簡稱為含水率(W,%)。計算公式:


W=(Gs-Ggo)/ Ggo×100%

其中:W—木材絕對含水率;

   Gs—溼木材重量;

   Ggoo—絕乾材重量。


3、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


為什麼有些木製傢俱、木門、木地板等木製品銷售出去以後會出現開裂、變形等質量問題呢?怎樣減少這些問題對企業的損失呢?


木製品製作完成後,造型、材質都不會再改變,此時決定木製品內在質量的關鍵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乾燥應力。生產製造企業需要正確掌握木製品的含水率。當木製品使用時達到平衡含水率以後,這個時候的木材最不容易開裂變形。


4、木材的溼脹與幹縮


木材的溼漲幹縮變形是由於木材細胞壁內吸附水的變化而引起的。


木材低於纖維飽和點含水率時,繼續幹燥,體積收縮;乾燥木材吸溼時,隨著吸附水的增加,達到纖維飽和點含水率時止。


木材的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以上,只有自由水增減變化時,木材的體積不發生變化。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由於木材為非勻質材料,其脹縮變形各向不同,其中以弦向最大,徑向次之,縱向 (即順纖維方向)最小。當木材幹燥時,弦向幹縮約為6%~12%,徑向幹縮3%~6%, 縱向僅為0.1%~0.35%。也正是由於木材構造的不均勻性,隨著木材體積的漲縮則可能引起木材的變形和翹曲。


5、木材幹燥,越幹越好嗎?應該乾燥到什麼程度呢?


木材置於一定的環境下,在足夠長的時間後,其含水率會趨於一個平衡值,稱為該環境的平衡含水率當木材含水率高於環境的平衡含水率時,木材會排溼收縮,反之會吸溼膨脹


例如,廣州地區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為15.1%,北京地區卻為11.4%。乾燥到11%的木材用於北京是合適的,可用於廣州將會吸溼膨脹,產生變形。所以說,木材幹燥要適當,並非越幹越好。不同地區、不同用途,對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紅木傢俱開裂變形主要原因就是由於紅木的含水率與外界環境的含水率不平衡。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隨其所在地區不同而異,我國北方為12%左右,南方約為18%,長江流域一般為15%。(

詳見附表!


養護預防


正常情況下,紅木傢俱在生產過程中都要經過烘乾工序,讓溼脹幹縮變形的木性在生產前釋放。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傢俱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開裂、變形,但並不是絕對的,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一些養護。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一般來說,中國北方地區的降水較少,比較乾燥,特別是冬季更加明顯。紅木傢俱的擺放要避開強光直接照射,冬季使用暖氣、壁爐取暖時千萬不要靠近傢俱,以防傢俱褪色開裂。


如果氣候特別乾燥,可以給傢俱略為灑些水,以防翹裂。北方家庭可以安裝加溼器在室內適當增加溼度,不僅對人們居住有好處,對木製傢俱的保養也有很大幫助。


當然,也不要讓木製傢俱總處在潮溼的環境中,以免傢俱黴變。比如把紅木傢俱長期靠近潮溼的牆壁會使木材吸溼膨脹,容易漲裂、黴爛,就要經常除溼。


紅木傢俱開裂後如何處理?


紅木傢俱只要經過正規嚴格的乾燥處理,一般開裂的不會很明顯,即使有開裂現象也是非常小的細縫,通常不會影響使用。


紅木開裂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用砂紙在開裂處周圍打磨,把打磨下來的細粉收集起來填埋在裂口處,用膠封住。


以下視頻介紹瞭如何用膠水、砂紙及木屑來修補紅木傢俱出現的裂痕,非常的簡單實用。該方法同樣也適用於筆筒、擺件等紅木工藝品出現裂痕問題的處理。(提示:視頻文件,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如果開裂口非常嚴重,就需要聯繫經銷商派專業的紅木傢俱維修師傅過去維修。


附表:我國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附表:我國主要城市木材平衡含水率全年各月份含水率表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沒有電氣烘乾爐的古代,是怎麼烘乾紅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