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 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關注:玉石看客

故宮是我國明朝時期建立的皇宮,後來又被人們稱為紫禁城,直到如今,故宮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築,它規模宏大,整體結構優美且獨具匠心,其實在我國長達5000年的歷史當中,故宮也是難得一見的奇珍。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一些考古專家們曾經說過,故宮是因為有一條活了600年的大蛇,無論風雨都不吃不喝看守,所以才能夠屹立至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在我國古代,皇帝們在家裡,建立自己的皇宮和行宮時,都要考慮到地形問題和安全問題,護城河就是因此而來,一般情況下,除了在皇宮外面建有護城河外,許多皇帝還會特意在皇宮中另設一處小型河流,皇宮中所設立的小型河流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屬於一種景色,不過在發生突然狀況時,這些小型河流也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在明清兩代的歷史中,故宮中便有這樣一條小型河流,即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也是這段歷史的守護者,這條年齡高達600歲的小型河流,名字就叫做金水河,在故宮建立的最初時期,金水河是作為排水手段而被建立出來的,河中設有多處排水孔,並且嚴格按照故宮的地形進行排布,因為故宮地勢北高南低,所以一旦下雨,積水便容易在南處聚集,這條金水河便完美的解決了積水的問題。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從金水河完工之後,一旦遇到下雨天,雨水便會沿著金水河的排水孔被排放出宮,不會再像之前一樣造成大量積水滯留,同時排水孔的存在也使整條金水河變成了活水,可以與外界的河流相溝通,如此一來,便可保證金水河中的水質乾淨清新,除了可以幫助故宮排水外,金水河還有防止意外火災的作用,因為古代建築物多為木質,所以在天氣乾燥時很容易發生火災,即使是皇宮也無法完全避免。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在明朝時,故宮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嚴重火災,因為皇宮平時守備森嚴,火災發生的消息無法及時傳遞,想要靠護衛進行搶救顯然並不可能,宮女和太監們便直接從金水河處取水,成功的將火災的擴散趨勢遏制下來,此後金水河也成功阻止了多次嚴重火災。


一條“大蛇”, 藏在紫禁城裡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故宮

這樣一條默默無聞的小型河流竟幫助故宮存在了600年之久,而它盤曲摺疊的樣子又像是一條蟒蛇,所以才被考古學家們親切的稱為“大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