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中的畲鄉守護者

最美逆行者

“累計入戶測查體溫17886人次,發放宣傳材料5400份,防控培訓3場117人次,管控疫情重點區域返鄉406人,上報發熱患者106人,出動衛生車出動76次,參與各級卡口崗位值班52人次,預檢分診點轉診福鼎市總醫院發熱門診2人……”疫情猶如一面鏡子,將硤門畲族鄉衛生院的26名“疫”中人映射的無比美麗。

“我是黨員,我是醫生,我是一名抗疫戰士”

接到疫情的第一時間,硤門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兼常務副院長郭泰輝立即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組織衛生院醫護人員及村醫培訓、下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到疫情重點區域返鄉人員監測體溫都有他的身影,熟悉他的同事發現他有個摸胸口黨徽的“小動作”,郭泰輝笑著說道:“摸著黨徽,感覺有力量!”

抗擊疫情,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是黨員,我請戰。”臘月29日開始,郭泰輝帶領硤門衛生院全員堅守防疫一線。進村入戶、排查人員、監測體溫、會診病患、宣傳知識、卡口職守……郭泰輝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責任和誓言,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動人情懷。

“26”“30”“22000”

“接到社區的電話,有個對象動車返鄉,我們去動車站點對點接回來。”、“瑞雲村來電話,村裡有外來人員需要排查。”、“這個檢查口的時間安排,我們要馬上組織人員編排職守名單。”、“剛剛接收一個發熱病人,啟動應急預案”……疫控期間,硤門衛生院內緊張有序的忙碌著,26個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面對各類防控任務,紛紛主動請纓,人人超負荷的運轉,確保了硤門畲鄉的疫情期間的安定穩定。

“我給大家總結現在我們的工作狀態就是‘跑冒滴漏’。”郭泰輝笑著說,“跑,我們在和疫情賽跑,在和謠言賽跑;冒,鄉鎮衛生院防護設備緊缺,人群社群複雜,醫護人員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滴,每一個急促的手機鈴聲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漏,在排查中任何一戶的遺漏,都將把硤門22000群眾暴露在疫情面前。”

“相見時難別亦難”

硤門衛生院年輕護士陳月鳴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每年都見不到幾次面,這個年本應是她跟家人共度團圓時光的美好時刻,卻因防控新冠肺炎使她沒法陪伴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們,面對疫情她毅然提前結束哺乳假回到了自己工作崗位上,同時主動請纓前往情況最複雜的卡口檢查站,在太姥山動車站、文渡檢查口、太姥山高速口,都有著她忙碌的身影。“如果我們的工作加上群眾的瞭解支持可以換來這次抗擊疫情的勝利,這些都值得。”陳月鳴說。這一次的堅守,工作間隙她偷偷看著丈夫傳來暖心的鼓勵和孩子的視頻:“放心,我會照顧好我們的家,你要保護好自己,加油!”,她又充滿了力量。

“停不下來”的“疫”中人

“一次性口罩可以長時間戴4個小時,N95的可以戴6-8個小時。”、“洗手有6個步驟。”、“每天都要兩次測量體溫”……在斗門頭村委會和柏洋工業小區內,一堂關於消毒和個人防護的健康安全課拉開了硤門企業復工復產的序幕。為保障企業的復工復產,硤門衛生院不僅給返崗的工人進行體溫檢測,還派出專業醫護人員走進企業,進行了專業的防護培訓和指導。與此同時,衛生院還開通了復工企業發熱病人就診的綠色通道,為硤門畲族鄉復工復產的企業提供醫療保障。

“一到硤門,就能接受醫生的專業檢查,這樣的效率實在太高了,被確認身體健康的人才能返回工作崗位,這樣我們上班也上的安心。”在福建申達公司的廠房外,外來返工的李師傅和工友們說到。

“作為硤門唯一的一家醫院,我們就要擔負起轄區疫情防控的重任,防控復工復產期間疫情的蔓延,還要及時跟進服務,為企業和員工進行防護、消毒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保障企業員工的身體健康,為轄區企業的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疫情當前,企業只有構建起一套強大的“免疫系統”,企業發展才能行穩致遠。”郭泰輝說到。

截止目前,硤門衛生院已為硤門畲族鄉多家企業進行了復工復產前後的防控指導。不只進村居,進企業,貧困戶家中也隨處可見硤門醫護的身影。今年是脫貧攻堅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造成一定影響。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脫貧基本標準,硤門衛生院牢牢保障貧困戶的醫療救助水平,第一時間為貧困戶進行了測溫和篩查,同時,定期到貧困戶家中瞭解身體狀況。並及時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和隨訪管理工作,做到重點人員底子清、動態變化清,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好醫療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