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建盞這幾年發展以來,主要存在兩種形式的生產,一是電窯電燒,市面上99%的建盞都是這種方式生產製作出來。通過電箱來控制機器給爐內的加熱棒給胚胎加熱,其成品率與成本方面要比柴燒好很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吳興乾倒焰窯柴燒作品

多。一個電爐的成本一萬元左右,一般的建盞工作室一到幾臺電窯,而一些名家經銷體系完備,或者走低端價位的廠家,達二三十臺電窯從事生產。所以當下的電窯的建盞生產,應該說已經快到頂峰。

伴隨著電窯的是傳統的柴燒建盞,主要是龍窯、饅頭窯等形式的生產製作。建陽的龍窯柴燒建盞最早應該是許家有師傅興建的,後來分家後至今還在。許家有師傅現在36米長的龍窯是2017年建好投入使用的。而饅頭窯最早是後井的師傅們自己在院子裡搭建的,早在2015年小編就有去觀摩,一窯只燒100只盞左右,成品也沒有幾個。應該說,建盞的師傅們對柴燒建盞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柴窯以龍窯形式的燒製,應該說2016、2017開始興起,也只有幾家,這些人大多和許家有師傅有著一些關係,或朋友、師徒、親戚等。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其實龍窯燒製建盞對於匠人來說,在建陽並不吃香,有雞肋的感覺。其原因很簡單,龍窯柴燒建盞是有著一定的市場,但是各方面的不利因素確也阻擋了相當多建盞匠人。一是市場還處於培育期,匠人們沒辦法將電燒建盞轉為柴燒建盞市場,所以大家都只是搭窯,順帶推給客戶;

二是技術門檻高。現在燒盞的匠人,只有一些是有師傳技藝,絕大部分都是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做起來的,而且很多人都是自己燒錢摸索出來的,燒電窯可以這樣,燒柴窯也可以這樣嗎?答案是:沒有技術一定全軍覆沒。龍窯一窯的成本那可是小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所以,匠人們沒柴燒技術,想玩柴燒也玩不起;

三是投入門檻高,一個電窯一萬塊可以搞定,這對於大家來說沒什麼壓力,但是一條龍窯沒有十幾萬作為啟動資金,根本玩不動。對於建陽很多匠人而言,這個投入就相當大了。哪怕啟動資金有了,後面的每一窯的柴火錢、拉坯錢、禮盒包裝費、推廣費、工人工錢等等還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這個成本費用也是很多人想做不敢做的原因之一。

第四個原因也是最大的困擾,建陽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廣建盞,但是在電力供應方面有時候又供應不上,而在柴燒建盞方面,確有著環保政策方面的困擾。建一條龍窯,到底有哪些環保要求和手續等等,匠人們只有道聽途說,很少人知道怎麼操作,深怕錢投入下去了最後政策不給做。而且現狀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在排煙和松木採購方面,已經存在政策方面的問題。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但是雖然問題重重,依然阻擋不了建盞匠人們在柴燒建盞方面的探索。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倒焰窯的興起,柴燒建盞從萌芽階段,開始步入興起的階段。具體情況是這樣:

據記載,倒焰窯創立於明代。近年來,在德化、景德鎮、宜興等這些陶瓷重鎮採用的一種柴燒方式,這種形式的窯爐在這些地方,政府管控方面比較支持。從2017年開始,聽聞建陽將放開50個名額建立倒焰窯。一時間,好多位匠人們都踴躍興建,開始步入柴燒建盞行列。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倒焰窯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倒焰窯內部

究竟倒焰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柴燒方式呢?

所謂倒焰窯是一種間歇式的窯爐。名稱是由火焰流動情況而獲得。燃燒所產生的火焰從燃燒室的噴火口上行至窯頂,由於窯頂密封,火焰不能繼續上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就被煙囪的抽力拉向下行,經過匣缽柱的間隙,自窯底吸火孔進支菸道、主煙道,最後由煙囪排出。人們習慣把火焰從下到上稱為“順”,而把由上向下流動的火焰稱為“倒”這就是“倒焰窯”稱呼的由來。

倒焰窯應該來說正好滿足了建盞匠人們的需求,建陽今年以來一下子出現了十多家。市場上也不斷湧現出倒焰窯柴燒作品,而且品質還不錯,有井噴之勢。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的建盞匠人們投身於倒焰窯呢?其實通過分析發現,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最大的原因就是倒焰窯也是柴窯的一種,滿足了建盞匠人們投身於柴燒建盞製作的需求。相對於龍窯,倒焰窯也是柴窯的一種,而且相對於龍窯門檻相對較低,還更有優勢。燒好了,柴窯作品必然取代電燒。燒壞了,也只能說是通往柴燒建盞路上的一個坎,最多是“烈士”而已。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倒焰窯投柴

倒焰窯具體說來,之所以會成為潮流,以下幾個方面應該說是其必然的原因:

一是門檻難度低。

燒柴的時間30個小時左右。對於龍窯幾天幾夜的燒製而言,倒焰窯的這種時間要求,無疑大大的降低了門檻。但是,柴燒的技術並沒有降低,但匠人們紛紛請柴燒師傅給與指導,一時間燒窯師傅身價倍增。通過幾窯的燒製,幾乎也掌握了一些要點,但是能否燒出精品,還得靠不斷的拿捏火候和各種變化。這對於建陽匠人們而言,已經走在路上。

二是代價相對較低。

建盞的成品率一直以來是制約產品的因素,而龍窯的成品率更是底下,對於精品率根本無從可言。“一窯生,一窯死。”一旦一窯全軍覆沒,那損失就是幾十萬,所以這也是匠人們不敢輕易做龍窯的原因。但是倒焰窯的總體投入相對較小,一般的倒焰窯,一般小尺寸的盞在一千個以內,普通尺寸的約700個左右。每一窯的成本相對於龍窯的十分之一,這就讓一些有資本、有信心、有見地的匠人們敢於去實驗,並且做好失敗的準備。這種失敗的確也比比皆是,但是匠人們也勇於承擔,他們都把這個當做交學費。可以說,倒焰窯是船小好調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升燒窯技術。

三是出品快。

所謂出品快怎麼說呢?其實很好理解。也就是生產一窯的時間週期相對較快。一般胎、釉、柴火備齊,人手相對充裕的情況下,一般十天、半個月就可以生產一窯。相對於龍窯,這個週期已經很快速了。

四是用柴比較少。

相對於龍窯一窯就要幾十噸柴,倒焰窯一窯用柴大約幾頓就可以滿足,這點可以說是極大的便利。當下柴火採購手續管控嚴格,並且費用昂貴,是柴燒建盞的主要成本之一。而倒焰窯對木柴用量較小,成本也低。在燒窯過程中,燃燒也較為充分,排放的煙霧較小,相對於龍窯也更加環保。這點也是建盞匠人們看中的。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倒焰窯作品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至於倒焰窯出品的品相,因人而異。燒窯這事和天氣、溫度、氛圍、技術等等都有關係,千變萬化,沒有絕對的標準可循。只能說是每個匠人都有每個匠人的特色,但柴燒古樸、溫潤、大氣的建盞本色不變。

隨著倒焰窯的興起,建盞的這趟渾水也更亂了。前不久,一些電燒廠家、經銷商,到處散發謠言,說倒焰窯就是柴和電的結合,是假柴燒。更有甚者,直言倒焰窯不是柴燒,只有龍窯才是柴燒。

對於這種的現象,小編只能說是利益衝突的使然。隨著倒焰窯柴燒建盞的大量湧現,必然會嚴重衝擊龍窯和電燒市場,而這是赤裸裸的利益競爭,對於建陽這些沒學歷的建盞匠人和經銷商而言,採取惡性攻擊和競爭是最擅長的本事了。

倒焰窯柴燒建盞的興起!

吳興乾倒焰窯柴燒作品

幸虧這種詆譭十分低級。倒焰窯在宜興、景德鎮、德化等制瓷重鎮早已廣泛使用,並且十分成熟,進入建陽市場只能說是剛剛興起。如果對於倒焰窯不瞭解的盞友可以隨便查詢相關信息,或者到匠人作坊參觀,是否存在著接電的行為?!

說的難聽點,要作假還不容易?早年不就爆發某大師將電窯產品放進柴窯燒一遍而說柴燒?對於這一點,除了靠匠人自律,其實產品也能看出來,是電燒、柴燒,還是電燒+柴燒,對於懂行的盞友們一看便知,誰也騙不了!只能說自作聰明,砸的還是自己的腳!

至於說倒焰窯不是柴窯的言論,只能說這些人是無知到極點,算不上一個德藝兼備的匠人,更配不上建盞古樸的氣質,只能說為了賺錢,連人格都不要了,這種人有什麼信譽可言?!

新事物的產生,的確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但是惡意競爭的背後,將是把這個行業作死,一點都不利於行業的發展。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到的是,在滿足環保需求的情況下,倒焰窯正在滿足盞友對柴燒建盞的需求,是建盞產業上升到一個新臺階的趨勢。

謠言止於智者。柴燒建盞的未來,正通過倒焰窯在不斷取得經驗,期待更多精美的柴燒建盞呈現,讓建盞文化的興起取得新高峰。

尤其是曜變建盞,不知倒焰窯是否能否助力和實現?還需期待!

注:本文轉載於“建盞讀本”,目的僅為傳播正統建盞文化,引導大家正確對待建盞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