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城市地下管線安全,南京7部門聯合出手

破路施工,每年都會發生管線被挖壞的情形,對城市安全和市民生活秩序產生負面影響。記者13日瞭解到,為築牢地下管網的安全防線,南京市建委聯合規劃、發改、城管、交通等7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時,南京市正在開展為期約一年的地下管網安全整治行動,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網綜合協調機制,加大對破壞管線的問責和處罰力度。

保護城市地下管線安全,南京7部門聯合出手

道路施工優先保護管線

地下管線種類較多,不僅包括水電氣,還有電信、有線電視、交通信號等弱電線路等。隨著近年來我市道路環境整治和老舊小區整治的開展,更多管線從空中杆線變為地下埋設。一旦施工不小心,極易挖壞管線,造成停水、停電等事故。根據分析,造成管線破壞的原因主要為產權單位沒有交底或者交底圖紙不準確,以及施工單位施工不規範。

保護城市地下管線安全,南京7部門聯合出手

地下管線錯綜複雜,施工必須謹慎

已經實施的《南京市管線條例》為每個部門賦予了監管的責任,不過之前部門各管一塊,缺乏信息共享。此次,市建委牽頭7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意在實現管理的無縫對接,共同構築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防護網。項目審批過程中,規劃、建設、交通等部門共同監管,信息共享。依託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建的審批系統,加強信息告知。在施工許可證下,也會加印提醒。施工過程中實行四方交底制度,開工前參建、施工、監理、管線產權單位到場,填寫交底信息,提交管線資料。一旦出現問題,可追溯責任。交底過程中,可邀請街道和社區參加,發揮網格巡查作用,共同監督施工。施工過程中,主管單位也會對交底是否到位,施工是否規範,開展不定期巡查。施工結束後,地下管線的最新圖紙,要提交給相關部門,並由規劃部門跟蹤測量,補充進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平臺。

施工一旦破壞了管線,行政處罰通報至建設部門,將啟動信用機制,以紅黃牌來約束其參與工程招投標的資格。即便是因破壞不嚴重沒有被處罰,建設部門也會對參建各方進行約談。市建委建設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措施將使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管好地下管線。

據悉,南京市目前正在開展為期1年左右的城市地下管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根據“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 的要求,明確了建設、規劃、水務等部門的責任,全面排查各類隱患。目前行動已經進入排查整治階段,由各管線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權屬單位開展集中排查整治,實施“清單管理、動態銷號”。今年10月份開始,則是進行督查落實“回頭看”,實現問題閉環管理,完善長效機制。

南報融媒體記者 何鋼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