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關鍵時刻變卦,我國與核心武器擦肩而過,日後只能靠自己

蘇聯解體後,原來的加盟共和國迅速獨立,烏克蘭就名列其中。當時,烏克蘭手中的底牌絕對硬核,黑海造船廠、核武器、圖160戰略轟炸機,這些烏克蘭都有。不過,礙於嚴峻的經濟和國際局勢,該國最終落入西方圈套,喪失了成為大國的機會。俗話說,患難見真情,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雖然屢次遭遇挫折,但也與一些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國就曾在很多事務上給予烏克蘭幫助,而後者也在軍事領域給予我們很大的技術支持。殲-15艦載機的原型機來自烏克蘭,“遼寧”號航母的船體也是從烏克蘭購買,此外,我們還從烏克蘭購買了大量的戰機發動機以及“野牛”級氣墊船。雖說國家間的合作基於利益,但烏克蘭怎麼著也能稱得上是我們的一位老朋友,可就是這麼一位長期打交道的合作伙伴,卻在關鍵時刻變卦了。

老朋友關鍵時刻變卦,我國與核心武器擦肩而過,日後只能靠自己


安-225運輸機是世界上運輸能力最強的運輸機,它長84米,翼展達到88.4米,是真正的龐然大物,現場看去,它跟一座10層高的建築有一拼,著實震撼。據瞭解,安-225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640噸,貨艙可載重250噸,機身頂部也能承重200噸。有相關人士認為,安-225的運輸能力達到美國C-5運輸機的兩倍。

老朋友關鍵時刻變卦,我國與核心武器擦肩而過,日後只能靠自己


事實上,蘇聯當局研發安-225的初衷是為了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其運輸能力強悍也就不足為奇。隨著蘇聯經濟困難,無法繼續進行太空探索,安-225運輸機也就失去原有的作用。安-225運輸機一共生產了1架成品和1架半成品,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這一重要資本。原以為,安-225可以在烏克蘭人手上再現輝煌,殊不知安東諾夫公司正在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和財政困難,該公司屢次傳出壞消息,讓國際社會頗為緊張。

老朋友關鍵時刻變卦,我國與核心武器擦肩而過,日後只能靠自己


事實上,烏克蘭方面並不是沒有辦法處理這種窘境,2016年時,烏當局曾經與我國達成協議,答應生產一架安-225運輸機給我們,第二階段的合作還將允許我們按照烏方許可自行建造安-225運輸機。不過,到現在好像沒有什麼確切消息,反倒是有消息稱,烏克蘭迫於美國壓力,只能暫緩安-225的對外合作。而與安-225相關的發動機公司馬達西奇,烏克蘭方面也不打算賣給我們,轉而將其交給某國的一家皮包公司,如若真是這樣的話,我們至少無法從烏克蘭方面獲得大涵道比發動機技術,至於後續的合作更加難以繼續。

老朋友關鍵時刻變卦,我國與核心武器擦肩而過,日後只能靠自己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自己研發戰略運輸機到底有多重要,運-20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即使我們現在的運輸機沒有安-225的運輸能力強,只要假以時日,我們的科研工作者必將研發出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機。過去,我們能靠人工和算盤打出兩彈一星,現在,我們絕對可以獨立自主研發出性能最優異的武器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