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看“感恩”,勿讓“感恩”成笑柄

最近,“感恩”一詞頗受爭議,激起了人們對感恩文化的反思。

古代的《增廣賢文》中寫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小羊羔跪著吃奶,以感激羊媽媽的哺乳之恩,是為“羊羔跪乳”;唐代詩人孟郊寫下《遊子吟》一詩,令“報親恩”世代傳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據史書載,韓信當了大將軍之後,並未趾高氣揚報復,而是找到了當年要他鑽褲襠的那個屠夫,封他為護軍衛。理由是,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

“識時務者為俊傑”,是韓信受胯下之辱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但“知恩圖報”或許更是他的做人本色。小時候,他家中貧寒,朝不保夕,淮水邊上有一個老婦人“漂母”見韓信可憐,就將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始終不忘漂母大恩,被封為

淮陰侯後,他四處尋找,最後終以千金相贈,謝過漂母的“一飯之恩”。

可見,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感恩文化,無論是“羊羔跪乳”,還是“投桃報李”、“飲水思源”……都是中華歷史上不曾斷檔的“感恩文化”。

在國外,“感恩”文化同樣是主流的普世價值觀。不說“感恩節”這一西方傳統節日,19世紀,法國傑出的微生物學奠基人、科學家巴斯德,曾因發明了傳染病預防接種法,為人類和防治傳染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歐洲享有很高聲譽,德國波恩大學還將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他。然而,在很快到來的普法戰爭中,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培養自己的祖國的熱愛,巴斯德將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了一句至今不朽的愛國名言——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感恩文化雖然是值得提倡的普世價值,卻也可以成為思想控制的手段。早在10年前,轟動一時的“宋山木強姦案”中,企業山木培訓的員工就曾在媒體上控訴總裁宋山木大搞個人崇拜,要求企業員工改姓“黃金”、鞠躬敬禮,每個人必須背誦《羊羔跪乳》——“前有羊羔為我師,後有總裁為我範;我輩再不思報恩,豈不愧對山木人”。而在宋山木因涉嫌強姦滑落神壇後,這一強行推行的“感恩文化”也淪為坊間笑柄。

在近代,企業常常強調“感恩文化”,多是為增強團隊忠誠度和凝聚力,最終提升業績。畸形一點的,就是為了滿足企業負責人膨脹的心理需求。而韓信、巴斯德,或者在冷戰時期舉家回國報效的科學家錢學森,他們的感恩之心卻是發自內心,刻骨銘心。

……

不可否認,在一場舉國傾力的“抗疫”戰爭中,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事、感恩的人。譬如,一個個不計生死、衝鋒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一個個深入疫區送保障物資、送民間溫暖的的志願者,一個個在後方籌集資金、全球掃貨,只為緩解前方防護物資短缺的普通人……換言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應該感恩,感恩一個民族十幾億同胞在危難之際激發出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回顧歷史看“感恩”,勿讓“感恩”成笑柄

最後放上一張圖片,他是35歲的四川漢子梁榮波。自從2月9日“臨危受命”幫一個愛心團隊運輸26噸蔬菜和酸奶到武漢支援抗擊疫情後,他就成了一位“逆行者”。至今,他已經先後四次將雲南、四川上貨的防護物資和設備、蔬菜水果和酸奶送到武漢和湖北下轄的10個地級市。而我相信,疫情發生至今,像梁榮波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