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流轉卻不願意,為什麼?

新大風歌


這樣的事情是有,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前幾年曾經有個老闆想在我們這邊購買山場田地,合同期四十年,進行土地流轉,搞開發,山場經過評價後,有些戶甚至能拿到幾百萬元,這在一個不算富欲的農村可算是一個天聞數字,而且還是一次性付清,是一個多麼好的機會,再說農村一般人想一次性掙那麼多錢是繆繆無幾,甚至一輩子也掙不到那麼多,就算能掙到,你要吃多大的苦,出多少力,而這些錢不需要你出力就能拿到,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可是有些人就是不肯,有些人就是想不通,他說他一年能掙多少錢,按四十年計算他不止掙這麼多,不過他根本不考慮自己多大歲數,難道你到七八十歲還能掙錢嗎,山場寧可拋荒,也不願意流轉,一但到了不能動的時候什麼也搞不成了,錢也沒有了。


用74992046978


大家好,我是鄉土王大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農民不願流轉土地,我就拿我們村組的地給大家說一說,去年在我村民組佔了一部份地裡建設香菇基地,有好多農戶不同意,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有一些人是靠種糧食生活,家裡沒有能出外打工的人,一年麥秋兩季,夠養家餬口,只要幹年年都有吃的,心裡不荒。把地流轉出去了,隨然一畝給個幾百元錢,但總覺得沒種糧食心安。

第二,還有一些人在外經商,雖然現在不種地,但他也不願把地流轉出去,這些人在外回來說,農村地怎麼值錢,以後地就是退路,還是商機。

第三,還有一些人因地價不合適,也不願意地流轉出去,我村民組的地分等級,一級地600元,二級地500元,三級地400元。而且還是當年不給線,去年佔的地今年才給。

第四,村委強迫流轉,開春了有的農戶,去種自己的地,隊長去通知不讓種,得統一給村委,好些村民就不知道,村委是啥時候和村民組商量好的,連個組會就沒開,隊長當家,就把土地給佔了。具體把佔地性質都變了,把地都搞的恢復不了了。

以上幾點是不願流轉土地的原因。謝謝你們的閱讀。再見!


鄉土王大姐


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流轉卻不願意,為什麼?因為土地就是農民的命,農民的根,沒有了土地還能叫農民不。

說實話,現在很多農村都會遇到這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一家人在家種田,基本上是沒有出路的,但是土地一旦拋荒,有的地方又會將土地收歸集體。而農民是,種吧!養不活一家老小,不種拋荒吧!又將失去土地。在二難之間難以抉擇,現在大多數農村都是留守的老人,種著自家的幾畝薄田,很難見到幾個年輕人在務農的了。

有人說,現在不是流行土地流轉嗎?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其實,主要還是和流轉土地承包戶這幾年名聲太差有關?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一、農民難拿到承包錢,承包大戶賺了錢的年份還好說,還多多少少會拿到一點土地承包費,要是賠了錢的,要拿這個承包費是非常難的。現在一戶農民家,也就幾畝田,為了拿幾百上千塊的承包費擔誤太多時間,太不划算。

二、承包者對農田疏於管理,許多承包大戶都是奔國家補貼去的,種植技術稀爛,草比糧食都高,給他們種植二年,田都要重新開荒了,你說本來承包費就難拿,再加上種植現狀如此差,農民誰還願意流轉出去的。在我們老家這邊,現在都是流行把土地送給附近的鄰居種,不要任何費用,只要不讓地裡荒著長野草就行,比流轉出去少操不少心。

總之,題主所說的問題,的確是農村的一些現狀,農民為什麼不願種地?那是因為地少,沒有活路。土地荒廢,一旦被集體回收,就有可能斷了農民的根。流轉的效果也不太好,麻煩多。所以許多地方的農民,乾脆將土地送給鄉鄰種,不要任何費用。這就是當下農村的一些現狀,我認為也是見怪不怪了。


壞男人說小龍蝦


導讀: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小伊,對於種糧食不掙錢,但是又不能荒著,又不願意土地流轉,這件事不能稱為“怪事”,我覺得在農村很常見的現象,如果站在農村人的角度想,他們的想法也不是全無道理。

一、種糧不掙錢,但不能荒著

近年來糧食價格持續降低,我們都知道在農村種地都是不掙錢的活,我家二十畝地,辛辛苦苦一年掙兩三萬,不如出外打工三四個月的工資。但是為什麼還有人堅持在農村種地呢?

  1. 農村老人。農村年輕人出外打工,“留守老人”在農村種了一輩子的地,讓他們在家歇著反而更痛苦,他們更喜歡去種地,當他們踩在土地上的時候,心裡才踏實。

  2. 地荒著會被收回。我老家那邊地荒著是會被罰款,還不允許種樹。所以像我們家的地沒人種,就會租給鄰居種,雖然種的少了不掙錢,種的地多了一年的利潤也不低。

  3. 種地方便。近年來農村耕種收割機械的增多,大量減少了人力的需求,像我家那邊,種小麥的時候有播種機,我們只需要把種子送過去就行了;澆地和打農藥也都可以僱人;收割小麥的時候有大型收割機,收完之後還可以僱人拉回家。這樣從種莊稼到收割的一條龍服務,即使老人也能種很多地。

  4. 種植經濟作物。我們那邊這幾年大面積種植大蒜,行情好的時候每畝地利潤在五六千,種十多畝地就可以掙五六萬。而且種植大蒜也不麻煩,很多時候都可以僱人幫忙,由於很多農村婦女或者五六十歲的老人都沒事做,一天七八十塊錢,就有很多人願意打工。

為什麼不願意土地流轉?

  1. 眾口難調。我家那邊前年想把土地合在一起,比如我家的二十畝地分了七八塊,不方便種植管理;想把大家的土地都集中起來重新分配,這樣像我家的20畝地就可以在一個地方,但是實際分配過程種的結果就是:有人總覺得有的田地肥沃、有的田地距離井近、有些離家近等等理由,可以說五花八門的理由,讓誰先挑都不是,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土地流轉也是,別說每畝地一年2000塊錢,就算一年5000塊錢,還是有人會不同意,而且他們有許多理由。


  2. 土地流轉之後,農村人去做什麼?土地流轉會省去百分之八十的勞動力,剩下的人要去怎麼辦?單單依靠每年的土地租金不足以支撐日常開銷,年輕勞動力可以出外打工,年老的每天出門曬太陽嗎?恐怕老人們不願意。也並不是所有的農村年輕人都進城務工,也有一些年輕人在農村做生意,農忙的時候種地,這些人自然也不願意將土地流轉。

  3. 傳統思想的影響。在農村人的心裡,土地和宅基地都是祖上的家業,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變賣,那是“敗家子”的行為。土地的流轉在有些農村人看來是一種賣地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兒。

結語:我認為“農村人種糧不掙錢,也不能把地荒著,但農村人也不願意將土地流轉”的現象不能說是一種“怪事”,是你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他們為什麼這樣,我覺得在沒有土地高租金或者農村人的好去處之前,土地流轉很難實施,畢竟農村人也要養家餬口,他們有的產業只是那一畝二分地。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關注農民生活,說家鄉事,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點贊關注一下作者吧!也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


伊人間


大家好,我是快樂農民小吳,很高興和大家一同探討三農問題。對於題主提出的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要收回,流轉又不願意?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認為對於解決流轉問題,還是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有些農民年齡大了,又沒有文化,沒出過遠門,沒打過工,兒子女兒也是最最普通的打工者,養活自己只是剛剛好,哪裡顧得上父母、家中老人,所以一些老人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自救,也能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農業改革固然重要,但也應做好多便面工作,讓老人無後顧之憂,一切問題就水到渠成了。

我所在的村子裡,經常被我提到的種田多的農戶,前幾年人家也確確實實是靠一年種二十多畝水稻送孩子完成學業,只是辛苦一點。村上農民都願意把田交給本村村民無償種植的,不用租金,只要把田種著就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①誰沒有困難的時候,既然人家孩子多,要上學,又不能外出打工,把田交給人家種也算是幫忙了。

②有些農民怕流轉出去了,都不知道人家要做什麼項目的,到時把地全部推平成一遍,都分不清哪裡是自己的。這一點農民不放心。

③農業項目確實不好做的,我們村,嶺上的土地流轉出去有300多畝左右,有一老闆種柑橘,有一老闆種油茶子的。柑橘有4年了,油茶子有6年了,目前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一年下來我們在老闆的種植基地,掙不了幾個錢。每次幫他們做事,總是說用工太多了,這也不做了,那也留著了。他們也是有難處的。

④年紀大點的農民,老闆也不敢用的。所以老人為了生存,為了不給兒女添負擔,只能保留點土地自給自足。

農業改革,是為了促進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遠。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不同,歡迎評論。


快樂農民小吳


你好,我是小老冀,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我本身是農民,也種地種糧,最近幾年也碰到過土地流轉的事,我來以我自身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一說種糧到底賺不賺錢,拿北方農村來說,一般就是種植小麥、玉米,很少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除去化肥、種子等投入,基本上能剩下一季的糧食為收入。換句話說就是賣了小麥的錢能抵上投入,賣了玉米的錢就是種這一年地的收成,按玉米價格1元一斤來說,農戶種10地一年收入七八千塊錢,真的不算多。再來說說為什麼有的農戶寧願土地荒著也不願意流轉,其實並不是不願意流轉,流轉土地,按年收租何樂不為?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農戶在流轉土地的過程中有諸多的顧慮。大部分農民非常的善良樸實,沒有太多的法律意識,擔心自己上當受騙。一是害怕土地流轉除去收不回租金,二怕一旦流轉過程中發生意外收不回土地,三是害怕承租者破壞農田,農民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現在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願意種地,土地流轉可能會是大的趨勢。希望有更清晰的法律界限來保證農民的利益。





小老冀鄉村錄


這種現象真的存在嗎?反正這與我瞭解的情況大相徑庭,題主將“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流轉卻不願意稱為怪事,這在我看來是最好理解的一件事。下面我來和大家談一談我的看法,希望對題主能有所解惑。

種糧不賺錢

事實上,這是農民工越來越多的根本。種地需要成本,有些農民一年下來除去成本,非但賺不上錢,還可能賠本。有時候,就算某一年農作物的採購價特別高,也是賺了一年前,下一年如果繼續大規模種植,肯定會讓你賠個底朝天。

現在種地已經成了老年人的專屬,大多數人還是一如既往去外地務工,沒有成本,管吃管喝這讓很多人大為滿意。所以,現在有時候你到農村發現只有老人在,看到常在家的年輕人也是“腦子有問題“,或是身體有殘疾的農村守村人。

荒著會收回

眾所周知,根據國家的《土地管理法》,個人連續兩年棄耕拋荒的,耕地就將被集體收回。這放在農民眼裡,這可是大事,自己現在不做,以後還要種。

所以,即便農民工外出打工,家裡的地還是綠油油的一片,一年也沒有荒廢下。單憑藉這條規矩,他們也不想自家的地變成荒地,就怕荒上兩年,家裡連地也沒有,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啊,雖然不賺錢,但至少讓自己餓不著啊!

土地流轉卻不願意

這在我看來是無稽之談,農民工外出打工,首先安排的就是自家的地,又那會不願意流轉。真要說不流轉,那也是覺得莊稼地裡說不定那一年就種發了,自己的地辛辛苦苦讓別人種,給的承包費卻少的連河水費都交不起。

對於我家來說,如果外出打工,一定會把自己的地給自家的兄弟,無論關係好壞,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果自家人不要,就再考慮關係好的外姓人。至於承包費,就按當年市場的行情來定。

總結

以上觀點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本人要外出打工。因為農民工打工的原因是種糧不賺錢,他們不讓地荒著也是因為荒著會收回,至於不肯土地流轉,在我看來根本是無稽之談,是少數有心人的想法,代表不了大多數的人。


星琴軒


我家只有三畝水地,地塊分佈在溝裡九處,地大點的五六分,小塊兩三分,以前父母在世的時候,家裡養著一頭毛驢,作為耕種這三畝地的工具,毛驢明天要吃草,飲水,還要山裡去牧放。全家九口人,就靠這三畝地種糧吃飯。

包產到戶時,地塊分到每個家庭,地塊之間安插了界石。一般情況下,機器難以操作,因為稍有越界,就會引發爭執發生矛盾。每到秋耕時,犁頭拉翻了界石,第二年春播,各家來人拿了長長的捲尺,找回原來的界限,才能下種。

夏收時,來不及運走的麥件,一堆堆碼在自家的地裡,有一回天發雷雨,山洪滿地,村民們緊張的從地裡搶回麥件,不料拿錯了,把鄰居家的拿了,鄰居罵著要他們的麥件。

父母過世後,驢子沒人照料,地也種不成了,就送別人代種,糧食全歸他,租,別人不願意,說地太零刁,不便收拾,就只好白白送他,不要撂荒了。

現在我們打工,如去種那三畝地,早餓死了。這是能吃上飯的好地,還有些拉羊皮不沾草的旱地,你一年辛辛苦苦耕作了幾遍,只能種出幾十斤糧食,成本都找不回來。現在要收就收吧,少得牽掛。房子不住人,也自然就垮塌,哪有時間去修?只有順應潮流,拆就拆了。

老地方住久了,就有感情,地種久了,也有感情。如果收走就像再去了心一樣。

不過,當某種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總有一些難以割捨。


山谷大師


這不是怪事,是真的私心在整事,種糧不賺錢,也必須要種,雖然是土地承包人,是承包的國家的地。承包如實在不想種,但必須轉給他人耕種,合法化。荒了地是承包人對國家不負責人,違法!這一切由鄉村共同協商解決!地不可荒,,,。


李書沛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理由有三:

1、種糧的付出與收益不成正比。同樣的勞動成本,出外務工比種糧的收益會高出幾十倍。如現在做建築工一天有2-300,種糧的話一畝地一季也就300左右,這種比例自然沒有人願意種糧。

2、土地不願流轉是因為擔心萬一在外面沒有工務了,還能回來種糧,不至於餓死。這是給自己留條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