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

——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王利春-

鼠年的這個春節,新冠病毒的肆虐,打破了人們本該享有的節日溫馨與歡快。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發出總動員、作出總部署,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拉開序幕······

在太原市委堅強領導下,幷州大地上,“堅決守住防控疫情的‘太原陣地’”,成為這個冬春之交最為暖心、最有力量的話語。

刻不容緩!正月初二,太報集團黨委決定,《太原日報》《太原晚報》提前恢復出版,全力奏響太原防控疫情的“最強音”。這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更是堅守與擔當。

號令一出,太報集團旗下的太原日報、太原晚報及全媒體指揮中心,迅速組織成立抗擊疫情報道組,三支以黨員記者與編輯為主的隊伍,立即投入到這場戰役性報道中。他們緊緊圍繞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不畏風險,奔赴醫院、社區、鄉村防疫一線;他們日夜奮戰,傳播著全市人民迎戰疫情的“太原聲音”。他們全天候工作,白天,記者們奔波在一線採訪;夜裡,編輯在編輯部裡編排版面、核校文稿······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是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新聞戰士。

“作為黨報記者,我們必須握好手中筆,把黨和政府防控疫情的決策部署及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強信心、 暖人心、聚民心······”

太原日報記者張海瑞、李傑華,承擔著市委政務新聞的報道任務。1月24日,他們完成了五篇重要的時政稿件,站完了己亥年“最後一班崗”。本以為可以在家過節、休閒幾日,不料,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計劃。1月26日,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安排部署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接到工作指令,他們立即放棄與家人的團聚,第一時間趕赴市委採訪。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高高飄揚。隨著他們一篇篇稿件的發出,市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責任擔當,作出的一項項及時有效的決策部署,源源不斷地傳向全市,為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堅強保證······

談及工作體會,兩位記者深深感到“筆下有千鈞,文中有導向”。整整一個多月,他們一天沒有休息,一絲不苟地完成每篇報道,相繼推出了《壓實工作責任 強化工作舉措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強化組織領導 緊緊依靠群眾 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等50餘篇重磅報道。他們隨市委領導一次次下沉社區、農村及企業,一次次奔赴醫療救治一線,疫情防控的“太原陣地”上,處處留下了他們奔波的身影。

“看到醫護人員遠征湖北的慷慨悲壯,感受白衣天使與病魔較量的無私無畏,那真是直抵人心的震撼與洗禮!所以,無論多苦多累多險,我都願意以我思我悟我筆記錄歷史!”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記者劉濤(右)在山西省12320衛生計生熱線服務中心就科學防控疫情相關知識等問題進行採訪。

劉濤是太原日報負責醫療衛生報道的記者,此次承擔的報道任務最多、最重,但她毫無怨言,總是“逆行在前”。

1月22日,我省確診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她以最快速度採寫完稿件後,馬上又投入了我市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採訪中。

1月24日,跟隨省市領導赴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

1月26日,當得知我省第一批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即將啟程,她早早地就趕到機場採訪。

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她的採訪報道任務也越來越多,最多時候,她一天要跑六個地方去採訪,中午吃飯根本就顧不上。每天從聯繫對接到採訪、寫稿,常常必須到深夜才能結束。連續一個多月來,她一人寫出了《逆風而行 守護生命》《疫情防控 疾控專家為你支招》等150餘篇有溫度、有力度的報道,詮釋出醫護人員奮戰抗疫一線的“大仁大義大美”。

拋開危險忘掉累,有這樣一段人生經歷,她覺得是最值得與最欣慰的!

“市第四人民醫院是醫療救治的主戰場,在這裡,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忘我無畏地戰鬥! 我必須走近他們,用鏡頭向世人展示那些感人心魄的畫面!”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是我省新冠肺炎患者重點收治醫院。為了捕捉與記錄下白衣天使們大無畏的戰“疫”情景,做好防護的記者賈鵬進入治療區進行採訪。

“老攝影”賈鵬主任,年過五旬,主動請纓,要去最危險的地方,捕捉最美麗的瞬間。

2月2日,在市第四人民醫院,他從頭到腳“裹”上了厚厚的防護裝備,進入到負壓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為了不打擾醫務人員,在徵得院方同意後,他來到重症室的過道中“捕捉”鏡頭。整整一個下午,醫護人員臉上的一道道勒痕,鼻樑上一處處蹭破的傷口,眼睛上一雙雙掛滿水霧的護目鏡······這一切,被他用鏡頭一次次定格下來。於是,便有了太原日報“新鮮出爐”的攝影專題報道——《天使 戰士——來自抗疫第一線的報道》。

在抗疫期間,攝影記者們,揹著沉重的攝影包,從醫院的主戰場轉戰到社區的防控陣地,從社會各界的愛心湧動到普通群眾的善舉義為······1月31日,在太原日報又推出《依靠群眾 防控疫情》專題攝影報道。他們用手中的相機,生動展示著抗擊疫情的“太原故事”。

“路遠點、少吃頓飯我們都能克服。因為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把一線那些生動的故事告訴大家。”

太原日報區縣部,人員少、採訪面寬,工作任務很重。壓力面前,大家毫不退縮。記者司勇,從正月初三開始,便主動承擔起打頭陣的任務。

1月30日,太原日報編輯部推出“堅定信心 打贏疫情阻擊戰”專題報道。接到任務,司勇毫不猶豫,將採訪的目光投向郊縣。第二天一早,便趕到晉源區。在姚村鎮棗園頭村口,他向鎮、村幹部瞭解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村幹部告訴他,73歲的老黨員王福民,在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村裡的防疫工作隊。當時,村幹部覺得他年齡大了,在家就行。而他卻堅定地說:“現在雖然面臨病毒傳染的危險,但在困難面前,沒有年紀,只有黨員。”聽到這裡,一個鮮活的基層黨員形象浮現在了司勇的眼前。通過深入採訪,《我是黨員我先上》,這篇生動的人物報道誕生了。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記者徐方偉(左一)在萬柏林區南社社區採訪基層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緊隨其後,徐方偉、王勇也主動參戰。這期間,他們奔波在各區(市、縣)採訪,有時候中午趕不回來,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找不到。但他們心裡明白:只有撲下身子把筆端延伸到街道、鄉村,才能將基層疫情防控的情況掌握到、宣傳好······一個月中,他們推出的200多篇稿件,及時、全面地把我市基層抗疫的人民戰爭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我也要參加!我願成為一名戰士,全心投入到這場戰‘疫’中去。”

太原日報記者李靜主動請纓,擔起了政府部門的抗疫報道任務。

正月初三一大早,她趕往市政府採訪。當天,市政府部署相關部門的抗疫工作。市領導以及公安、交通、衛健、市場、發改、商務與眾多醫院負責人都在,大家表情嚴肅、目光堅定。從那刻起,她感到自己的職責之重,也是從那刻起,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名戰士,必須暫時放下一切家務,全心投入這場戰“疫”之中。

在之後的一個月中,她馬不停蹄,準確地把市政府的歷次會議精神,以及社區與愛心企業的捐贈活動傳遞給讀者,完成報道16篇。在隨市領導到社區、菜市場、能源公司調研採訪中,相繼完成了《我市全力保障生活和醫療物資供應》等8篇報道,及時反映了我市疫情期間,對人民群眾生活物資全力保障的力度與舉措。

作為一名戰士,就要主動出擊。公共交通少了,那就騎自行車去。通過走訪一些單位,特別是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疫情防控的真實情況,她寫出了《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等多篇優秀報道。

“我們通宵達旦,只希望編輯好每一塊版、每一篇稿件。一切的付出,就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堅守。”

“大家注意:因特殊時期,需等待重要稿件,今晚上班時間繼續延至11點,望各位周知。”這樣的安排,幾乎是疫情期間太原日報編輯出版中心的工作常態。

2月9日,正月十六。往年的這個時候,是滿街的華燈。此刻,卻是一城的清寂。凌晨3點40分,太原日報編輯出版中心燈火通明,省委關於全省防控疫情重要部署的稿件終於傳來了。編輯樊國平一邊調整版面,一邊與其他編輯對接稿件。此時,他們已經工作了近4個小時······那天,簽字付印又是凌晨五點半。

從1月27日緊急返崗到3月初,太原日報的夜班編校工作基本從午夜開始,早晨結束,從版面定位到稿件編排,從標題製作到字句校檢,要準確無誤,容不得絲毫懈怠。而這些工作,只能在夜深人靜時進行。不少同志的家離單位較遠,每天上下班都是騎著單車穿行在夜色中。樊國平從家到單位,單程就是七八公里。“工作就是責任,比起那些日夜同病魔作戰的醫務工作者來說,這算不了什麼。如果我們吃這點苦,能更好地把抗擊疫情的輿論正能量傳遞給讀者,那就是我們的榮幸。”他說。

“這點苦不算啥,更何況咱是一名黨員記者,在這個關鍵時刻,當然責無旁貸。”

1月27日,正月初三。從綜改區,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太原晚報記者張勇當天便完成了三篇抗疫物資儲備與市場監管的稿件。此後一個多月裡,為了不漏掉任何一條有價值的新聞,他馬不停蹄······

2月1日晚上9點,我省緊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將在全省範圍內加強對野生動物的管理。剛剛結束一天採訪,連晚飯還沒有吃的張勇,接到通知是晚8點。愛人勸他吃點再走,或者讓領導安排別人去,他說:“這點苦不算啥,更何況咱是一名黨員記者,在這個關鍵時刻,更是責無旁貸。”當晚,為了將稿件儘快發回編輯部,會後,張勇站在大街上,頂著寒風,用手機編輯稿件。晚10點半,《我省將加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管控》完成。

為遏制疫情的發展,我省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雖然發佈會大多是深夜舉行,但只要有任務,張勇便馬上前往,並第一時間把稿件傳回編輯部。這期間,他獨立完成了50餘篇疫情防控的新聞報道。

隨著疫情的緩解,他又多次深入社區、大型超市,將筆墨傾注到基層,及時報道市民關心的供給問題和我市經濟恢復的情況,先後採寫出《做好“供應鏈”,美特好拼了》《我省這些企業基本實現復工復產》等一系列稿件。

“我願意用我手中的筆,記錄下一個個鮮活‘小人物’背後的‘大情懷’,這是我作為一名記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記者袁劍鋒加入太原市疫情防控突擊隊後,在富力華庭社區,為出入的居民測量體溫。

袁劍鋒在太原晚報從事社區報道17年,面對嚴峻的疫情,他主動請戰,不僅參加了太原市疫情防控突擊隊,還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著我市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杏花嶺區晉安3號院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後,他立即前往實地採訪,瞭解各級部門的貼心服務以及居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不缺吃 不少喝 消除焦慮迴歸平靜 晉安三號院百戶居民安心居家隔離》一文刊登後,立刻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與好評。同時,他還採寫了《社區主任樊燕的春節》《舍小家 顧大家 勝利西街社區團隊很“硬核”》等稿件,鮮活地展現了社區工作者、社會志願者以及廣大群眾為抗擊疫情傾心盡力的真實狀況。

2月18日,經推薦,袁劍鋒加入太原市疫情防控第三突擊隊。他下沉一線後,變身為一名“戰鬥員”,和社區幹部、志願者日夜並肩作戰,衝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歷練,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成長”,他說。

作為一名以記者身份入列的突出隊員,袁劍鋒沒有放下手中的筆,一邊工作一邊採訪。他利用休息時間,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瞬間和故事,《“三號院”門前的“逆行者”》《“孩子,你們要平安回家!”》《看到“紅立方” 我們就安心》《我們感受到了源源不斷的愛》等130多篇報道。

“在宣傳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更好地為大眾提供科學權威的資訊服務。”

使命在肩 勇往直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太報記者剪影

太原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

破億了!2月9日晚上11點,“太原日報”官方抖音號《要小心了,病毒會偽裝!》視頻發佈11個小時,單條播放量過億。工作群裡,萬玲豔和她的同事們激動地相互交流著。那一刻,大家覺得,連續半個月廢寢忘食、不分晝夜的辛苦付出,一切都是那麼值得。

在太報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出版部,萬玲豔和她的團隊,承擔著14個平臺的稿件更新與發佈工作。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這裡就進入了全天候工作狀態。至3月上旬,各平臺共發佈疫情防控稿件和視頻兩萬二千餘條。

“要把落腳點放在太原市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上······”2月18日下午2點30分,她還在和同事討論著如何更好地製作疫情防控漫畫,竟忘了吃午飯。她所負責的工作需要上傳下達、稿件審核把關、產品創意策劃、人員調換安排,經常抱著手機和同事討論到凌晨,錯過飯點成了常有的事。她自嘲,“整個人幾乎是長在手機和電腦上了”。

“盯緊!不錯過任何一個重大、重要新聞,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3月1日上午,太原市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清零。她和同事們一早就做好了準備,提前分工,第一時間通過“太原日報”官方抖音號,向社會發布出這一重要消息。

3月9日上午,太原市企業復工復產新聞發佈會舉行。“大家注意關注,做好合作分工······”8日晚上11點30分,她提前在工作群裡向同事們發出工作提醒。

······

“太原日報”官方抖音號1月26日運營以來,39天粉絲破30萬;太原晚報微信公眾號原創稿件《山西17例確診病例明顯好轉!“山西經驗”效果良好!專家預防藥方來了》閱讀數達100萬。“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付出就會有收穫。”她說。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面對困難與險情、壓力與挑戰,太原日報社的記者、編輯無人退縮、奮勇前行。他們用手中的筆,書寫著太原這座城市的堅定與勇敢、奉獻與力量,在奮力吹響奪取抗擊疫情勝利的號角聲中,凝聚起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太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