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蓮花峰風景區位於廣東省潮陽市南海邊陲,練江入海口處,面積1.14平方公里,景區海岸線長達1200米,濱海風光優美。據悉,經廣東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批覆同意汕頭市潮陽蓮花峰風景區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這是潮陽區首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汕頭市第7家AAAA級旅遊景區。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海門蓮花峰風景區是一處集海濱風光、人文景觀、文物保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潮汕宗教文化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屬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水陸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門口毗鄰,有公共汽車直達景區。有宋、元文天祥、張魯庵的忠烈正氣史蹟及其紀念建築忠賢祠、奇泉井、崇文亭、文天祥石雕像、魯庵墓、魯庵書舍,人文景觀豐富。景區的海門“萬人冢”遺址和“蓮花峰摩崖石刻”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峰景區的“蓮峰浩氣”為汕頭八景之一。2001年11月,蓮花峰風景區榮膺首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5年,海門鎮獲得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主峰蓮花峰是南海岸邊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狀縱裂的花崗石組成。陸上遠觀,像一朵蓮花含苞待放;海上遠眺,則如盛開蓮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舉兵勤王,登峰尋望帝舟,遂命名並刻石為“蓮花峰”。自宋代起,蓮花峰便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憑弔前賢的芳跡。蓮花峰西北側有興建於1594年的蓮峰書院,專為紀念文天祥和南宋學者張魯庵而建。區內還有望夫石、天然浴場和摩崖石刻等景點。


附:

蓮花峰風景區主要景點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蓮峰海色

蓮花峰是潮汕久負盛名的勝蹟,具濱海特色。於2001年榮膺廣東省第一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藍天,飛鷗只只,白帆點點。春夏之夜,天將欲曉,海面上閃爍著銀光,環繞蓮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這就是海岸奇觀著稱的“蓮峰海色”,為潮汕八景之一。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峰東側海灘

峰東側海灘,沙白水潔,是天然的海邊浴場。夏日弄潮戲水,沙灘日浴,別有情趣。也可乘坐飛艇,駛出象山外海,體驗大海一望無垠的博大,尤其是那大海的日出,一輪新陽從海平面噴薄而上,金光萬道,何等壯觀。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西側海灘

西側海灘,怪石嶙峋,百態千姿,有酷肖之獅首山,餘則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風暴襲來,波濤洶湧,白浪排空,似千軍萬馬,動魄驚心。其上懸崖,為景區之側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塊遙望歸航的巨石,是漁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們回憶起漁家過去的苦難史。望夫石北還有明清時期的古炮臺遺蹟,四個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窺視著入港的海面,明清時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過功,歷歷在志。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後,歷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記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書法詩文百餘處,內容豐富,書體各異,形成蓮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稱讚為不朽的石頭史冊,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代名家劉海粟、老舍、趙樸初、關山月、啟功等也為蓮花峰添色增輝。近幾年我們也接待過楊尚昆、喬石、宋平、賽福鼎等二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文化內涵

蓮花峰不僅海色山光,秀麗多姿,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明清古建築“忠賢祠”、“觀海樓”、“崇文亭”;紀念性建築“萬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賢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道光拓建為“蓮峰書院”,該祠匾聯林立,尚有文天祥手書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連忘返。至於另一省級文物“萬人冢”則是抗戰時期日軍殘殺漁民的歷史罪證,現為陵園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蓮花峰蘊涵著忠烈正氣,啟迪後人,把人們引入哲理的海洋,激發著人們愛國愛鄉之情,遊覽一番,終生受益。她吸引著海內外的遊客,觀光團絡繹不絕。年遊客量接近50萬人次。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古蓮花峰石

我們面前豎立的就是“古蓮花峰”石。說起它,可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據《潮陽縣誌》記載,文天祥1278年11月帶兵轉戰於粵東一帶,追隨宋朝的小皇帝昰來到海門蓮花峰。當時該峰尚未正式命名。文天祥登上峰頂望帝舟,只見蒼海茫茫,水黑雲寒,覓不到帝舟蹤影,對岌岌安危的宋王朝感慨萬分,不禁頓足長嘆,頃刻間足下巨石裂成了蓮花瓣狀。故有今天的“蓮花峰”。隨後,文天祥遂用劍在安營造飯的石頭上刻上“終南”兩字。終南的南字內“?薄笨濤?“午”,意為文天祥到此時恰好是正午時分。文丞相其意是要誓死抗元,敬忠於宋王朝。“臣心一片磁鍾石,不指南方不具添”,這刻骨銘心的詩句已道出文丞相“終南”的含義。

繞過“古蓮花峰”石,有“崇文亭”。亭中有一獨腳聯:水遠天空開雲種玉嫌山淺”,作者已失考,至今尚未有珠聯璧合的下聯。各位若是有興趣,不妨試試對一下,或許你的大名會刻於此,與英雄一樣名揚千古。

轉過崇文亭,便到了文天祥望帝處。“少帝旌旗極目中,孤臣血淚盈懷抱”。此刻,當我們站立於“望帝處”,看到茫茫的大海,心緒難以平靜,隱約中聽到了當年英雄靈魂的呼喊。清駐潮陽縣令臧憲祖於石一側吊七律:“丞相勤王到海涯,精忠踏碎石蓮花”,說的就是文天祥與蓮花峰的傳說故事。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龍”、“虎”石刻

順著彎彎小路,朝東峰門拾階而下,峰門兩側有清光緒年間留下的“龍虎雙廂”。右側“龍”字是練江使者陳尚發所題,其書一氣呵成,若驕龍騰飛於九天之上。而左側“虎”字,系清抗法名將——黑旗軍首領劉永福所書,一筆寫就,勢若雙眼圓睜之猛虎。兩者都是用象形草書寫成,呈現出生龍活虎氣概軒昂的風格。我國現代書畫大師劉海粟當年觀此兩字,深為感觸,遂揮毫題下了“雲龍風虎”四字。好一個風雲際會,給“龍虎雙廂”注入新的活力。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文天祥雕像

現在矗立於我們面前的是文天祥的石雕塑像,“文信國公”是文天祥的諡號,諡號是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後,皇帝給他另取的稱號。石像高16米,由74塊不同規格的花崗岩石雕築而成,塑像神態凜然,巍巍眺望,有氣吞山河之感,令瞻仰者肅然起敬。

這裡是潮陽首個4A級景區


忠賢祠

忠賢祠是紀念文天祥和南宋遺臣隱士張魯庵而建的。張魯庵名奐,海陽縣人(今潮安縣人),少年即為博士弟子,精通易理。宋亡後,誓死不侍元,帶著琴書隱居於蓮花峰。張魯庵的隱退雖與文天祥精忠報國的行為完全不同,卻和文天祥一樣表現了信仰堅定的氣節,真可謂殊途同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