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媽媽被氣得跳河輕生,養孩子還真是一門學問

近日,上海市民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因為學習跟兒子起了衝突,劉女士一氣之下,竟然選擇跳河。好在經過救援人員的努力,劉女士成功脫險,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有大礙。


上海媽媽被氣得跳河輕生,養孩子還真是一門學問

網絡圖片

如果說有一個崗位可以不用憑證上崗,那就是做母親。這個崗位的學問太深,進門容易,畢業難。就像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生孩子是母雞都懂的事,養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世上沒有哪一種愛能像母愛一樣無私和偉大。但是好的初衷不一定等於好的結果。教育孩子首先要走出思想認知上的誤區。


上海媽媽被氣得跳河輕生,養孩子還真是一門學問

網絡圖片


一、要走出思想認識的誤區。

1、走出一切以分數為目的的誤區。成績好,只能說明是一個好學生。不能簡單的認為高分數就是高素質,考上名校就會有好工作。超前教育、超綱教育、天價補習班,孩子累、大人也累。實際上研究生、博士生不會謀生處事,找不到好工作的比比皆是。

2、走出一切以滿足孩子為中心的誤區。物質上的超量滿足,只會養成孩子大手大腳、坐享其成的習慣,缺少抗挫能力和感恩之心。

3、走出一切以灌輸為手段的誤區。各種特長班、藝術班、輔導班,大量的課內、課外作業,佔用了孩子的休息和娛樂時間,剝奪了孩子天真快樂的童年,強制的灌輸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和叛逆的性格。

二、要以生存教育為第一。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世代相傳的不是財富,而是比財富更寶貴的智慧。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非常愛她的兒子,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次這位母親要出門七天,就給他兒子做了一張足夠吃七天大餅,套在他脖子上。可是媽媽回來後還是發現兒子餓死了。原來,這個孩子只是吃了他前面的餅,不知道轉過來就能吃的後邊的。孩子從三歲起就要通過處理個人衛生和參加家務勞動鍛鍊生存技能,具備了生存能力的人無論什麼時候,走到哪裡都不會恐慌,都能遊刃有餘。


上海媽媽被氣得跳河輕生,養孩子還真是一門學問

網絡圖片

三、要用興趣培養良好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要從小發現和培養。猶太人為了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習慣,在小孩剛滿週歲時候,讓他親吻滴在書上的蜂蜜。讓他從小認識到讀書是甜的,有了困惑通過讀書尋找答案。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愛好,家長要善於和孩子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發掘孩子的興趣特長,激發學習動力,培養孩子的愛學習、愛勞動、愛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四、要身體力行做孩子表率。身教勝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大文學家,非常有才華。可是李白年輕的時候也不知道認真讀書。據說,有一次李白到河邊去玩,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用一個鐵杵在石頭上磨一根繡花針。李白感到非常的慚愧,從此奮發讀書。家庭生活也是一樣,試想一下,父母整日玩手機、打遊戲、追韓劇、工作平庸,卻要孩子去努力讀書學習,怎麼會有說服力?作為父母要工作勤奮、熱愛生活、善於學習、積極進取,為孩子樹立起學習的榜樣。

上海媽媽被氣得跳河輕生,養孩子還真是一門學問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