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最近這段時間,鄧超的新電影《銀河補習班》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相比於他之前主演的《惡棍天使》等電影,《銀河補習班》的選材更加的貼近大眾生活,用最質樸的手法表達出了現在社會上學生和家庭,和教育的矛盾,讓很多人都覺得感同身受。在電影中,鄧超教育兒子馬飛的方式更是引起了影迷的激烈討論,很多人在觀影結束後,都忍不住喟嘆“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所秉承的教育原則大概都是電影中馬飛媽媽的“不打不罵不成器”,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符合現在孩子的心理嗎?在打罵中又磨滅了孩子多少與別人不同的天賦,變成了一個只會應付考試的機器,家長以為自己這樣的做法是把孩子不必要的枝葉修剪,讓他們更容易長成參天大樹,但是他們這樣的做,卻只會讓園林變得千篇一律,如果真的遇到了暴風雨,沒有其他枝幹的分壓,大概也承受不了衝擊吧。

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我們在小的時候,總會聽人說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又有幾個家長能夠真正的做到這一點呢?他們滿腦子都是成績,根本不在乎孩子其他的天賦,在他們的眼中,只有考到滿分的孩子才算是真正的“好小孩”,他們根本沒有把自己的小孩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家長與孩子之間缺少溝通,不僅讓孩子沒有愉快的童年,還讓家庭關係緊張,充滿矛盾。很多父母也覺得特別的委屈,為什麼我們拼盡全力想要為他們營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這些小孩子卻從來都不會領情?這樣得不償失的教育方式,也是讓人難以理解。

如果我們的爸爸像鄧超一樣,我們的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說到底,如果家長們能夠像鄧超所飾演的爸爸那樣去尊重小孩,尊重他們的喜好的話和天賦的話,那麼可能會激發孩子完全不同的一面,讓他們既能夠得到快樂,又能夠獲得知識,在探索欲中成長,變成一個會獨立思考,會解決問題,敢於質疑,敢於創造的人。這些東西是現在的學校教育完全給不了的,終將會變成這些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讓他們在以後的社會上如魚得水,更能應付得了生活給他出的種種難題,而不是變成只會讀死書,死讀書的書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