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銀行智能存款受法律保護嗎?

隨緣155223100


小銀行智能存款受法律保護嗎?準確的說,這裡的小型銀行應該是民營銀行,那麼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受法律保護嗎?答案是肯定地。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智能存款

所謂的智能存款,本質上就是銀行1年-5年期定期存款。屬於銀行標準存款,納入《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元以內的本息100%賠付。

但是,此類智能存款產品又是民營銀行的一款創新型存款類產品,可以隨存隨取,既有活期的靈活性又有定期的較高收益。相當於是一款定活兩便的存款產品。

舉個例子,就拿目前國內存款利率最高的億聯銀行來說,正在發行的智能存款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來看,到期複合利率最高6%,假如你持有時間超過3年以上不滿4年時,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按照最低5.72%的複合利率計息。具體如下圖所示:

看得出來,智能存款要比普通定期存款更划算更給力。比如說,你選擇銀行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的話,如果三年後提前支取時,則只能根據銀行當日掛牌活期儲蓄利率計息,也就是最高0.35%,明顯虧很多。

那麼,民營銀行為什麼發行智能存款

大家可以發現,這款億聯智存產品的最高複合利率達6%,而其他民營銀行的此類智能存款產品的普遍利率,也都超過4%以上,確實是高於大多數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那麼,這種高成本負債又是為哪般?難道民營銀行都是“傻瓜”?

當然不是因為太傻,而是因為攬儲需要,確切的說,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存款利率推出創新型存款產品,壓根就拉不住客戶。反過來說,如果民營銀行但凡能有吸儲渠道,也就不會將存款利率提高至6%,完全可以像國有四大行那樣靠品牌知名度吸引客戶。

具體原因如下:

一、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民營銀行要遵循“一行一店”原則,只能在總行所在的區域設置一個營業部,這讓民營銀行的實體網點及營業部十分稀缺,可以說基本沒有獲取線下存款的能力。

二、由於民營銀行必須要遵循監管要求,因此大多數都以同業存單這類創新業務作為補充。但監管又同時規定,同業的負債不能超過銀行總負債三分之一,這等於又給民營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平添了一道“籬笆牆”。

於是,大多數民營銀行選擇了線上運作模式,也才有了京東金融或者小米金融等第三方金融平臺裡面的“銀行精選”產品。比如說,億聯銀行的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藍海銀行的藍寶寶、振興銀行的振興存、富民銀行的富民寶等等。

提醒一下:需要購買智能存款的小夥伴們,必須要先開通電子賬戶,將錢轉入相應銀行的電子賬戶裡,然後才能購買該銀行的智能存款,同時又通過電子賬戶贖回理財產品。這個電子賬戶作為獨立專用賬戶,與大家購買國債時在銀行必須設置一個專用賬戶同樣道理。


總之,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屬於銀行標準存款,已經納入存款保險保障範圍,還是相當安全的,而且又有專用的獨立電子賬戶隔離資金,確保無資金挪用風險。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這方面理財知識,大家也可以通過關注東震木頭條號去搜相關文章,會有更詳盡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