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愈源起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如此神奇!各高校開設此專業



構字同源

“樂”的繁體字寫作“樂”,“藥”的繁體字寫作“藥”。 僅“艹”字頭區別,兩個字關係之緊密可見一斑。

樂(樂)字,《說文》釋為五聲八音之總名。《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很難想象在那個物質文明並不發達的時代,音樂就已經被中華民族的先人提升到了這樣的高度。引申為喜樂之意。《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樂理醫理同源

  藥(藥)字,《說文》釋為治病草。《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急就篇注》“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為藥。”

  甲骨文“樂”,字形很像一株小樹,茁壯成長起來,伸枝展葉,開花結果,使生命得以圓滿。這就是快樂的內在真諦。人的一生,應該是天人合一的圓滿歷程。生命源於自然,符合天道,最終也迴歸自然,功德圓滿。人類將這種內在的生命體驗,用訴諸聽覺的形式表現出來,就產生了音樂。

  甲骨文的“藥”,《說文》的解釋為“治病草”,也就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中草藥。這裡面就透露了一個信息,就是老祖宗發明的中草藥,原來就是為了恢復人類生命的健康快樂與成長的治病草,其功用是和最初內外合一、能夠調理健康的音樂完全相同。從這個字的形體演變看,小篆和楷體基本保持了甲骨文的字形結構,只有簡化字才完全改變了傳統的字形,使人們無法從源頭上了解“藥”字的真實內涵,也無從知曉“藥”與“樂”字的淵源。

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八音”就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製作的樂器。對應五臟,對應人體中“脾、肺、肝、心、腎”五臟。醫者通過人體“怒、喜、憂、悲、恐”五種情志活動,找到病症,再對患者進行治療。

古代的樂理、醫理均建立在中國哲學陽陽五行的基礎之上,五行學說在戰國秦漢之際成為各學術領域的指導思想,同樣也滲入音樂與醫學領域。古人將五音形成的不同意象與五行相配屬,形象地描述了徵音躁急動悸像火的特忡 羽音悠遠像水的特性,宮音渾厚溫和像土的特性,商音悽切悲悵像金的特性,角音清脆激揚像木的特性,從而在這些觀念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了一種抽象的聯繫。中醫學引用五行學說通過取象比類等方法將人體結構和自然現象——配屬,藉以說明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性,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及病理演變,並指導醫療實踐。

五行歸類是將自然界和人、音聲按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屬性歸納概括為五大類。木:五方、五季為南、夏,五味、五色為酸、青,臟腑為肝膽,五官為目,情志為怒,五音、五聲為角、呼;火:五方、五季為西、秋,五味、五色為苦、赤,臟腑為心、小腸,五官為舌目,情志為喜,五音、五聲為做、笑;土,五方、五季為中、長夏,五味、五色為甘、黃,臟腑為脾、胃,五官為口,情志為思,五音、五聲為宮、歌;金: 五方、五季為東、春,五味、五色為辛、白,臟腑為肺、大腸,五官為鼻,情志為悲,五音、五聲為商、哭;水:五方、五季為北、冬,五味、五色為鹹、黑,臟腑為腎、膀胱,五官為耳,情志為恐,五音、五聲為羽、呻。

音樂療愈源起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如此神奇!各高校開設此專業

用途同源

在古人的眼裡,音樂與治療有著天然的聯繫,音樂、歌舞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藥物治療一樣,對人體具有調治之功,《史記·樂書》雲:“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晉代阮籍在《樂論》中這樣說:“天下無樂,而欲陰陽調和、災害不生,亦已難矣。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入。”都認為音樂是使人精神平和,身體康健的重要保證。

用音樂來治病療疾驗案,歷代醫書有記載,如《醫部全錄》等醫籍說上古有醫能用管樂的形式診治疾病,“諸扶而來者,輿而來者,皆平服如故”,說的是被人扶著來的、或是抬者來的病人經過音樂的治療,都能恢復健康。《儒門事親》這部醫書中記載了金元時期的醫家張從正用音樂治療“憂而心痛”的病人。明代萬全用音樂的方法使“小兒喜睡,二日不能開”康復。清代張潮這樣說: “某患目疾,予授以吹簫而愈,某患齒疾病,予授以吹簫而愈,所治者非一人也。”

音樂治療身心疾病也十分引人注目,文學家歐陽修曾患“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在多方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向友人學琴,通過琴聲而“樂樂愉然”,疾病康復,“久之不知疾之在體矣”。 《漢書》中有個故事,說漢元帝為太子時,曾經“體不安,健忘不樂”,類似於健忘症,結果通過吹簫、讀奇文,治癒了這個病。

音樂治療的方法在古代確實被中國醫家視作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

音樂療愈源起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如此神奇!各高校開設此專業

現代科學對音樂療愈的觀點定位

1、物理學視角

  從物理上看,音樂是一種有規律的機械波(聲波),是一種存在於時間裡和由物理結構(空氣分子的震動)形成的一種現實存在。音樂含有各種頻率的聲波,入耳可以感知的聲波頻率範圍為20Hz~20000Hz。具有一定規律和變化頻率的聲振動作用於人體各部位時,胃收縮、腸蠕動、肌肉收縮舒張、髒跳動、腦電波等隨之產生和諧共振,促使各器官節律趨於協調一致,改善各器官的紊亂狀態,從而解除疾患,促進康復。

  2、生物學視角

  音樂是與語言及其他聲音既相似而又大不相同的特殊信息,其要素是曲調、節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節奏活動是人一切活動的基礎,無論在音樂中,還是在任何有生命的機體中都有一種張弛動靜的感覺交替,而音樂的節奏模式和曲調體系在很大程度上與人體的特徵節律有著奇妙的共通。音樂的節奏可以明顯地影響人的行為節奏和生理節奏,例如呼吸速度、運動速度、心率等。不同的音樂可以使人生理產生不同的反應,如心率和脈搏的速度、血壓、皮膚電位反應、肌肉電位和運動反應、以及腦電波等等。音樂可以產生明顯的鎮痛作用。由於大腦皮層上的聽覺中樞與痛覺中樞的位置相鄰,而音樂刺激造成大腦聽覺中樞的興奮可以有效地抑制相鄰的痛覺中樞,從而明顯地減少疼痛。同時音樂還可以促使血液中的內啡肽含量增加,也會有明顯的減少疼痛的作用。

  3、心理學視角

  長期以來,在哲學家、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中一直存在各種理論流派,他們都試解釋音樂治療的身心效應機制。一種理論認為音樂首先影響人的情緒,產生出各種各樣的情感,然後作用於人的生理。另一種認為音樂是通過作用於人的生理從雨影響人的心理。事實上,這兩種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交互作用的。如果說傳統的心理治療認為“認知決定情緒”,那麼音樂心理治療則認為“情緒決定認知”。音樂治療師正是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巨大影響力,通過音樂來改變人的情緒,最終改變人的認知。但是他們並不是簡單地給被治療者播放一些輕鬆美妙的音樂,讓痛苦的情緒得到暫時緩解。相反,音樂治療師會大量使用抑鬱、悲傷、痛苦、憤怒和充滿矛盾情感的音樂來激發被治療者的各種情緒體驗,幫助他儘可能地把消極情緒發洩出來。當消極的情緒發洩到一定程度時,人的內心深處的積極的力量就會開始抬頭,這時音樂治療師就會逐漸地使用積極的音樂,以支持和強化被治療者內心的積極的情緒力量,最終幫助他擺脫痛苦和困境。

人體就是頻率振動的能量,五臟六腑各有頻率。音樂可調也。

本今日頭條號將在以後文章詳細介紹五臟六腑等各器官,都有各自頻率。人生病,頻率混亂,不協調不協作。用音樂有針對性的調理,讓某部位共振恢復原本頻率,不適的感覺自然消失,乃音樂療愈。後面推薦兩本書《人體看不見的彩虹》、《看不見的樂章》。

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音樂療愈專業,比如武漢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早在多年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取“音樂治療師”證書呢。

音樂療愈的效果好,今日頭條的朋友聽了我頭條號裡的音樂,甚至有15分鐘就有明顯感覺,如果堅持聽,配合冥想,那就是太好啦!

美妙的音樂、快樂的心情是世上最好的良藥!


那麼,多少頻率對應人體什麼部位或疾病不適呢?

我花了數日,為大家整理《音樂療愈| 頻率的目錄索引大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