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千古一梟雄,亦是魏武之風骨

吾乃千古一梟雄,亦是魏武之風骨

“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是世人對梟雄曹操的第一印象,但是除去軍事家身份,曹孟德有理由成為東漢末戰火紛飛年代裡的第一詩人!

吾乃千古一梟雄,亦是魏武之風骨

《魏志》記載:“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登高必賦,被之管絃,皆成樂章。”可見曹孟德愛讀書,能賦詩且才華不錯。

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遷,到了現代卻被拔高了很多。近人劉永濟則另闢蹊徑,高度評價曹操,認為論文學成就曹操當為三曹之首:“唯列孟德於下品,以為劣於二子,則不免囿於重文輕質之見。實則武帝雄才雅量,遠非二子所及。雖篇章無多,而情韻彌厚。悲而能壯,質而不野。無意於工,而自然諧美,猶有漢人遺風。此乃天機人力之分,非可同日而語也。”

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為其特色。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共同基調,不過在曹操的詩中,它表現得最為典型,最為突出。在詩歌體裁上,曹操的樂府詩並不照搬漢樂府成規,而是有所發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漢樂府中都是輓歌,他卻運用舊題抒寫了全新的內容。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

吾乃千古一梟雄,亦是魏武之風骨


而另一首《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餘秋雨則這樣點評:曹操寫的是宇宙人生,曹操這個就大多了。因為諸葛亮的文章是君臣之情,曹操的詩歌是宇宙人生,格局不一樣。君臣之情當然要把我們感動,但是曹操寫的是宇宙人生,在這個面前就完全不一樣了。當餘秋雨認為雖然多數文史學家會把曹植排第一,他卻認為應該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曹植固然構築了一個美豔的精神別苑,而曹操的詩,則是礁石上的銅鑄鐵澆。”

吾乃千古一梟雄,亦是魏武之風骨

曹操的詩是留給英雄志士的,不是文人騷客的,其詩透露出閱盡人生之後,帶著慷慨悲涼的積極進取。

他的詩,是哲學。其格局,中華五千年無一人能出其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