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

大家好,這裡是八道哥雜談!

我們來談談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宋徽宗趙佶。

先來看某度百科的介紹:宋徽宗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 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於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號“建中靖國”。

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

宋徽宗畫像


由此可見,趙佶是個名正言順的皇帝,不過卻是一個非常失敗的皇帝,失敗到差點當了亡國皇帝。為什麼說差點呢?因為在金兵兵臨城下之時,他碰巧摔了一跤,半身不能動,於是傳位給了他的兒子,自己當了太上皇,雖然後來免不了被金兵俘虜的命運,好歹也是避開了一個坑。

相對於趙佶做皇帝的失敗,他的業餘愛好可是搞得有聲有色,首先便是足球,那個時候叫蹴鞠,雖然他蹴鞠的技藝沒有登峰造極,卻是發掘出了當時的國腳——高俅。他還喜歡奇花異石,一小撮奸臣們為了迎合他,弄出了所謂的“花石綱”,這兩個愛好直接催生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當然,趙佶的愛好遠不止於此,最受後人推崇的便是他所開創的瘦金體,又稱瘦筋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穠芳詩》等。


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

楷書千字文


他本人極擅丹青,更開創了書畫科舉制,設立書畫翰林院,《千里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便受過趙佶的調教。

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

趙佶真跡


什麼?王希孟是誰?

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你知道吧,張擇端便是書畫翰林院的一員。

自古才子愛佳人,趙佶雖然是皇帝,卻也不能免俗,在登基之前便流連於煙花地,只要京城裡有點名氣的妓女,幾乎都與他有染,當了皇帝以後更是利用職務之便創立了行幸局,方便他微服出巡,最誇張的是為了與一代名妓李師師幽會,居然修了一條“潛道”。

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

李師師畫像


要說一般人要兼顧這麼多角色,基本上都已經分身乏術了,忙的焦頭爛額了,而我們偉大的趙佶童鞋,居然還抽空編寫了一本至今仍然在影響世界的一本書——《茶論》。在品茶的時候因為對茶具的不滿,在京師自置窯燒製,據說當時每一件官窯瓷器都要由他親自過目把玩,不滿意的立刻摔掉。趙佶對於藝術的態度可見一斑。

可惜,藝術上的成就無法掩蓋治國昏聵的事實,更無法改變趙佶下半生悲慘的命運。在趙佶當上太上皇的第二年,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於五國城,史上最不正經的皇帝結束他的一生。

第一次寫文章,敲了一下午的鍵盤,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