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品一個安全的“家”


●李桂蘭

家庭小藥箱是藥品的“家”,也是一面反映用藥習慣的鏡子。很多家庭藥品儲存問題被大家忽視了,如何給藥物一個安全的家?

材質要選好,“房頂”必須有。有的人在布袋、紙箱、書架裡儲存藥物,這是不對的。布袋和紙箱易吸潮,可能加速藥品變質。藥箱也應當選擇有蓋的,這不僅利於防塵、避光,還能避免孩子誤服藥物。

給兒童藥一個“單間”。兒童藥物在劑量、使用方法上與成人藥也有較大的區別。如果混雜著放在一起,緊急情況時很容易用錯、造成過量等風險。這也提示大家儘量選擇有隔斷的小藥箱。

外用內服藥要“分居”。例如外用藥和內服藥,如果放在一起,可能導致誤服誤用,造成傷害。

抗生素不能是“常住客”。抗生素是處方藥,如果放在全家人共同使用的小藥箱裡,不僅不利於治療,還可能引起耐藥。在治療細菌感染時,遵醫囑使用期間,我們應該在小藥箱中給它一個合適的位置保存,但疾病康復後,不建議在家裡常備。

外包裝妥善保存。外包裝就像藥品的“衣服”,能起到避光等作用,利於保存。此外,外包裝上還指示了藥品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如果為了讓藥箱放進更多的藥物就丟棄,弊大於利。

每3個月來次“大掃除”。過期藥的療效沒有保障,還可能變質產生有害成分,誤服後不但影響療效,還可能損害健康。有效期管理是家庭藥品管理的核心,建議每3個月檢查一次家庭藥箱,淘汰過期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