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攻蜀,與蜀國伐魏,策略上有可比性嗎?為什麼蜀國北伐不成?

大馬哈魚12


演義

這個問題我說過多次。諸葛亮的六次北伐,他並非想要佔領北方地盤,大家試想,劉備死前蜀漢大部份兵馬犧牲夷陵,在白帝城劉備將劉禪託孤於諸葛亮,那窮極聊倒的蜀漢那有能力北伐而佔領北方。

。根據我的分析,再重復一次。三國後期,由於劉備在世的大好形勢,攻克西川,佔領漢中,關羽北伐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由於劉備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全面考慮全局而轉勝為敗,關羽,張飛殉職,東征夷陵大敗,一連串的惡噩,劉備氣死白帝城。諸葛亮受託相劉禪,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說諸葛亮,而有點頭腦的人都可看出蜀漢已弱不經風,好在佔據了西川的地理優勢易守難攻,在當時兵馬有限的諸葛亮,只有借自已的威望,設計六出祁山的戰略。(如不死可能有七出八出)說到底北伐是為蜀漢劉禪堅守北大門的代名詞,完成他在生前保障劉禪的安全和存在,做到誓言;躹躬盡碎,死而後已(就是說死後,劉禪如何管不了拉!)。

。所謂六出祁山北伐,每次都小心懂慎,不願落敗,一旦情況不利,只有退兵。試想如果北伐勝利了,自已有限兵馬,由誰去佔領和鎮守,加上皇帝是個對蟋蟀出身的蠢物,諸葛亮為誰而戰呢?後世人常有替諸葛亮說如果,其實諸葛北伐沒有如果。他的戰略滿過了世人,都為他北代尚未成功而可惜,這是多餘的。


老龔166916589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失敗,總結最重要的三點原因:其一,國力差距,曹魏地處北方,農業發達,軍民身體素質好。其二,北伐路途遙遠,蜀軍糧草不濟。其三,諸葛亮手下人才不濟。

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佐後主劉禪。經過一番休養生息,蜀國國力逐漸恢復,諸葛亮說服吳國孫權,吳蜀結盟為他北伐中原做準備。 諸葛亮北伐一是為了完成先帝遺願,二是為了先發制人,曹魏日益強大,蜀國不能坐以待斃。但北伐的結局並沒有取得成功,諸葛亮也沒等到北伐結束,隕落五丈原。

北伐失敗我們總結了幾點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國力,劉備死前在與吳國的交戰中把諸葛亮積攢的家底都打光了,丞相費心費力平定了南蠻,儲備了北伐的物資,但這個過程中曹魏卻是憑藉自己廣闊的北方領土,大力發展農業國力日漸昌盛。

二是,蜀國北伐路途遙遠,且蜀道難行運送糧草困難,沒有軍糧補給,諸葛亮只能退軍。

三是蜀國在關羽、張飛等人死後,人才不濟。諸葛亮提拔的馬謖失守街亭,搭檔李嚴在後方攛掇後主劉禪讓他退兵。

本來北伐已經步履維艱,身邊沒有能幫忙的,還盡是些拖後腿的人,最後諸葛亮心力交瘁死於五丈原,接任的姜維也沒能力挽狂瀾,北伐以失敗告終。


葡運算元


司馬家攻蜀,與蜀國伐魏,策略上有可比性嗎?為什麼蜀國北伐不成?

策略上都是為了攻佔對手的管轄地區,以實現完成另一個大統一的王朝。

小編認為,蜀國北伐不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第一為政治地位的不同,首先在中國封建王朝時期,北方才是中國的核心地區,大多數封建王朝,把國都設立在洛陽和長安等地,除了明朝以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都是由北往南統一。所以大家才把古代封建王朝北方政權認為是正統的政權。

第二為經濟發展不同,天下13個州,魏國戰領的土地多過蜀國的數倍,國內的百姓多,各地特色的物品在國內流通,可以更多的收取賦稅,更好的鞏固建立政權。蜀國地域狹小,經濟發展緩慢,國家之間的戰爭對立就是打的是國力,而國家之間的對立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自己國家的基礎經濟建設。

第三為士兵的戰鬥力,曹魏政權戰領了北方的涼州,幷州,幽州都是中國古代的著名的產馬地,可以組建更多的騎兵。承襲了漢朝很多更加優秀的技術,可以建造更加鋒利的兵器和更好的盔甲,又有充足的兵源補充。而蜀國地處偏僻,道路崎嶇,財政困難,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蜀國戰鬥力較強的士兵大多戰死,士兵的戰鬥力比不上魏國。

第四為地理位置,魏國戰領了大部分地區,雖然防禦的地方多,但是進攻的地方也多,因為進入四川比較困難,而且地域狹小,不容易進兵,所以一直都是蜀國以攻代守,而魏國一直在攻打吳國,直到司馬氏篡位奪權,才改變了策略,結果一舉攻破蜀國,順江伐吳才三國歸晉。

     而且讀了《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當時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規劃是從荊州伐魏。結果蜀國失去了荊州,在加上夷陵之敗,導致諸葛亮的規劃腹胎死腹中。後來諸葛亮改變了策略,先佔領一處魏國的養馬地隴右,從而實現一步一步的復興漢室,是戰鬥距離線拉的太長,蜀國的糧草供應供應不上,士兵太少戰領不了更多的地區。所以蜀國北伐曹魏不成。





小灰讀歷史


司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為何蜀國北伐不成功?

第一個問題,司馬攻蜀和蜀伐魏策略上是否有可比性?

首先,司馬攻蜀是發生在263年8月,此時已是三足鼎立的後期,三方力量已發生消長變化而趨於崩潰。蜀漢自諸葛丞相死後,其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董允前後病逝,接著費禕遇刺,姜維掌握大權,不斷向北用兵,國力嚴重消耗,民心不穩。加上後主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竊弄機柄,朝政日非。262年候和之戰,姜維大敗,內部勢力欲罷免姜維取而代之,姜維為避禍災,沓中屯田,各方勢力角逐,朝局不穩。再看魏國,魏國自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獨攬大權,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一邊招攬人才,一邊推廣屯田等發展國力,此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盛。262年,司馬昭分析天下局勢後,制定了“先取蜀再滅吳”的統一天下戰略方針。263年8月,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滅蜀。從司馬伐蜀制定戰略意圖來看,司馬伐蜀三路大軍出擊,兩路偏師圍困蜀國主力姜維軍,主力劍指成都,是站在直接滅亡蜀國的高度而制定的全局策略,主帥奉行全面的進攻策略,縱然冒險,旨在拿下成都,是一場滅國戰爭。而蜀漢自諸葛亮多次北伐意圖佔領雍涼緩圖中原,到姜維屢次率萬餘蜀軍攻魏,意圖佔領涼州緩圖關中進圖中原,都是介於政治考量,明知不可為而不得不為,故統軍主帥奉行保守的進攻策略,能戰便戰,不能戰便退,爭得一州一域便是目標,發動的是一場局部戰爭。一場大國對小國的全面滅國戰爭和一場小國對大國的局部奪地戰爭,戰爭策略上顯然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蜀國北伐不成?

從古至今,戰爭拼的不只是軍人勇武,將帥謀略,更拼的是國家實力。魏國地處中原,人口稠密,領土是蜀國近四倍,多為平原,經濟發達,人才眾多。反觀蜀國,偏居一隅,人口基數不足,疆域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大多山地,行軍不便,後勤不濟,再加上層內鬥致朝局不穩,好戰致民困兵疲,縱然一戰得力,也傷不了曹魏根本。從地理區位來說,魏國分西部雍涼區域,北部袁紹舊地,中部曹魏起家舊地。這三地和蜀漢相比,相當於三個國家,皆被曹魏治理的不錯,等同於三國鐵盟。縱然沒有馬謖誤失街亭,諸葛亮第一次進攻就奪得雍涼,然而初得雍涼,民心未穩,大軍補給還要從屬地運來。此時曹魏三個蜀地算失了半個,還有兩個半在手中。而蜀漢得了半個雍涼,也就一個半蜀地。一旦曹魏派國內大軍再戰,不一定守得住,一旦被斷了糧道,有可能被困死。除非在奪得雍涼之地時,遇到魏軍主帥犯渾,魏軍被大量殲滅,自身損失不大,再與東吳默契配合,互相掩護,讓曹魏短時間不敢派軍奪回,給蜀漢贏得同化雍涼民心的機會。但哪有這麼多好事呢?先不說蜀軍能不能大量殲滅魏軍,而保證自身損失不大。單回想當年劉備得了漢中,東吳就坐不住吞了荊州。現在得了那麼大塊蛋糕,東吳不反過來進攻蜀地也就罷了,還能一起進攻曹魏?估計也是坐上觀虎鬥,誰贏就湊誰!




大興哥諞歷史


西蜀和北魏在互攻的態度上,就不一樣,北魏不把西蜀當回事,西蜀呢,總想突然一個撩陰腿,攻其不備,幹翻北魏。無論是諸葛亮時期,還是姜維時期,最有可能的一次逆襲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但是這一次因為馬謖丟失了街亭而導致全盤皆輸,諸葛亮當然臨走也沒空手,把隴西不少百姓都遷走了。為什麼遷走?因為缺人,而為什麼說,差一點逆襲成功呢?這就是西蜀北伐的策略,我們具體講一講。


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什麼要講第一次北伐呢?因為這次首發,諸葛亮是主動出擊而且最有機會翻牌的一次,這一次北伐說實話是運氣成分在裡面,曹魏根本就沒拿蜀國當回事,曹魏的主要兵力是在東線長江沿岸和北線烏丸等少數民族,防著孫權呢,結果諸葛亮悄無聲息的就打過來了,而且開戰很迅速,趙雲、鄧芝為疑兵,真的牽制住了曹真的主力部隊,而諸葛亮親率大軍,打隴右,效果良好,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立即投靠諸葛亮,曹叡一看,不行了,趕緊親征,而且是張郃打頭陣,直撲街亭,因為用人不當,馬謖丟掉街亭,諸葛亮糧草線路被切斷,不得已才退兵。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諸葛亮北伐,這第一次用的是攻其不備的先手,因為畢竟兩國的實力對比不是一個檔次,只能用奇兵。再者加上長安軍團的兵力怠慢,如果街亭不失,很有可能包湯圓曹真繼而吃掉長安。這以後,長安軍團全部處於臨戰狀態了,以後諸葛亮甚至包括姜維數次北伐,都再難以突破了。

而魏伐蜀,則是佔據絕對的兵力優勢,蜀國雖然總是以攻代守,但是每次都幾乎是無用功,而曹魏在徹底準備充分之後,五路大軍沿漢中打劍閣――梓潼線路,被姜維暫時擋在劍閣,後來被鄧艾偷渡陰平,以至於提前結束戰爭,不過無論是否走暗道,蜀漢滅只是時間問題。


蘭陵不算黑


蜀漢伐魏和司馬家攻蜀其實本質上有不同

先說蜀漢伐魏:

第一蜀漢北伐的時候,時間是三國中前期,這個時間段的蜀漢政權相對來說不是那麼糟糕的,好歹諸葛亮還沒有去世

可以帶領蜀漢北伐曹魏,可是曹魏這邊也不差,不僅不差而且經過曹操的治理可以說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在諸葛亮時期北伐數次大部分都無功而返,正是因為蜀漢的國力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魏相抗衡。隨著諸葛亮的去世和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相繼去世後蜀漢便進入了姜維時期

而姜維為了完成諸葛亮的北伐心願,便有了後面的九伐中原,進一步的消耗蜀漢實力,使得蜀漢離滅亡不遠。

而司馬家滅蜀的時候已經到了三國末期,蜀漢連年征戰,國力空虛;東吳孫皓暴政,濫殺有功之臣,不思進取,已無力量對抗晉國隨著司馬家的伐蜀伐吳大軍的進攻,只能滅亡


帥氣的小君菌


司馬家〈曹魏後期的魏元帝時期〉攻打西蜀與西蜀伐魏,策略上肯定是不同的,也沒有什麼可比性。為什麼呢?當時的西蜀已病入膏肓,曹魏攻打它如同消防車滅殘火;而諸葛亮伐魏剛是以小博大,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司馬昭和諸葛亮都是各自當時一流的軍事戰略家,採取的進攻策略自然也就不同了。

一、司馬昭攻蜀所用的是"輕兵阻援,重兵掏心"的策略。

我們先來看看西蜀當時的情況。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冬天,吳國派五官中郎將薛珝出使西蜀,回國以後吳主詢問西蜀的現實狀況,薛珝說:"皇帝昏聵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大臣們苟且度日但求沒有罪過;朝堂上聽不到正直的言論,田地裡民眾滿面的飢餓顏色。"東吳另一個叫張悌的更是這樣評價西蜀:"現在蜀漢宦官專權,國家沒有恆常的政策法規,並且不停地黷武用兵,民眾勞頓士兵疲睏,只圖對外獲利,不注意邊境防守……。"司馬昭又是怎樣評估西蜀的情況的呢?"估算蜀漢的士兵總數,不過九萬,防守成都以及其他地方、邊境的,不下四萬人,那麼剩餘可機動的兵力超不過五萬。……,劉禪昏庸無能,外部邊疆城池一旦被攻破,內部民眾就會恐怖震驚,它的失敗滅亡是不難預料的。"

戰事也正如司馬昭預估的那樣,司馬昭於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出兵,當年十一月,劉禪即自己綁著自己,帶著棺材到鄧艾軍營前投降了。投降時整個西蜀僅有戶數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士兵十萬二千人,官吏四萬。全國沒有我們現在一個大縣的人口多,就當時那樣低下的生產力,不論老小青壯,平均不到七個人就得供養一個官吏或者兵士,可知當時的西蜀腐朽、貧弱到了什麼地步!

那麼西蜀這個腐朽的政權又是怎麼來對付自己的滅國之戰的呢?就以多年以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鄧艾的"偷度陰平"來說吧。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偷度陰平"如果發生在諸葛亮時代、甚至說蔣琬、費禕時代,那都是一場自殺行為,而劉禪末期的腐朽透頂的西蜀,卻用"兩個投降,一個失敗”來成就了鄧艾的英名。

1、《資治通鑑》上說:"鄧艾自陰平所行之路七百多里,鑿山修路,搭建橋樑,山高谷深,艱險到了極點,士兵們自身所帶的糧食將要吃盡,瀕臨危險境地。鄧艾自己用氈子裹著,滾落而下,將士們抓著樹枝、攀附於懸崖,一個接一個魚貫前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鄧艾他們來到了江油城。這時候江油的守軍,不用出戰,只要堅守三、五天,鄧艾他們別說打仗攻城,怕是站立也站立不起來了。可惜呀,可惜呀!江油的守將馬邈卻投降了!2、諸葛瞻率領蜀軍到涪縣來抵抗鄧艾,黃權的兒子黃崇三番五次哭著勸諸葛瞻前行扼守險要,不要讓敵軍進入平地,諸葛瞻不聽,結果被鄧艾打敗。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黃崇全部戰死。3、前方在殊死搏鬥,劉禪他們在成都既沒有城防準備,也沒有戰鬥動員,沒事人一樣。鄧艾領兵來到,所有人都慌了手腳,百姓們出城逃亡,禁止也禁止不住。劉禪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東吳去不得,南方逃不得〈唯獨沒有想抵抗〉,還是把織蓆販履老爹一輩子艱難掙下的這點兒家業交出去最保險:投降!

"偷度陰平"的成功,既有鄧艾不懼艱險,膽略武勇的成份,也與司馬昭透徹瞭解人情人性,目光老到,精於謀劃分不開,將帥相得益彰。

司馬昭的滅蜀佈署,是讓鄧艾以三萬人馬就近牽制沓中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領三萬人馬斷絕姜維的退路;鍾會帶領十多萬人由斜谷、駱谷、子午谷取道漢中,直取成都。所以是一個輕兵阻援,重兵掏心的策略。儘管戰役進行過程中鍾會、鄧艾互換了角色:鍾會牽制姜維,鄧艾直取成都,最終還是完成了消滅西蜀政權的戰略目標。

二、諸葛亮伐魏用的是"小心謹慎,穩紮穩打,在不敗的情況下求勝"的策略。

下面談談西蜀伐魏。我這裡只講諸葛亮的五次北伐,至於姜維"九伐中原",連他自己的大將廖化都說他"智謀不如敵人,力量又小於敵人",我就不談了。

〈一〉諸葛亮伐魏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是一位很有戰略大局觀念的政治家,這從他的《隆中對》以及孫權稱帝的時候,他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出使東吳,祝賀孫權登位稱帝就不難看出來。然而他的"六出祁山“卻飽受詬病。近日又細細地研讀諸葛先生的前、後《出師表》,"先帝知道我處事謹慎,所以臨死的時候把安國定邦的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憂慮感嘆,恐怕託付的大事做得不好,傷害了先帝的英明。”《前出師表》。"先帝估量我的才能,本來應該知道我攻伐魏賊,才能弱敵人強;但是不去攻伐魏賊,君王的大業也會消亡,與其坐著等待消亡,哪如去攻伐敵人?""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難以預料。臣為國事竭盡心力,至死方休。"《後出師表》。從這些披肝瀝膽、直抒胸臆的訴告中,我們彷彿捫到了諸葛亮對劉備的那顆"咚咚"跳動的熾熱的心。

〈二〉魏、蜀力量的對此。

就當時的二個國家的內部治理來說,西蜀無疑要好過曹魏。但是兩國的版圖疆域差別太大了,曹魏佔有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兗州、徐州、豫州、雍州、涼州九個州的地方,西蜀只有一個益州;曹魏的冀州、幷州、兗州、徐州、豫州、雍州老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祖先們繁衍生息的地方,即是說,因為開發得早,生產力比較發達,生產效率比較高,人口比較繁盛,而西蜀只有成都平原到漢中一帶比較好一些,其他地方尤其是南部,幾乎還處於蠻荒時期。地方的大小,生產效率的髙低,就決定了軍隊人員的數量,後勤保障的供應。

〈三〉地理條件和政治狀況。

從地理條件來說,人們都說益州易守難攻,反過來,也就是說,益州只宜防守,不宜進攻。諸葛亮要北伐,不光是距離遙遠,而且道路崎嶇難走。這就增加了行軍的困難,更增加了糧草供應的困難。

從政治上來說,當時的西蜀政治肯定是清明的,然而曹魏方面也不弱。陳壽評價魏明帝曹叡說:"明帝沉穩剛毅,處理事務明斷有見識,任心行事,不被他人左右,有帝王的宏大氣概。"曹叡任用的大臣陳群、鍾繇、曹真、司馬懿等等,也都是當時的人傑。

總之,諸葛亮是在人力、物力都不如曹魏,加之道路險遠的情況下強行伐魏的。在這樣的以弱攻強的情況下,他用兵的方略便是小心謹慎,穩紮穩打,在保證不敗的情況下去求取勝利。這也是他為什麼不答應魏延"分兵取長安"的原因。

諸葛亮五次伐魏:第一次街亭守衛錯用馬謖失敗了。第二次攻打陳倉城沒有攻下來。第三次取得了武都、陰平二群。第四次斬獲魏軍甲首三千,糧盡退兵。第五次蜀、魏兩軍對峙一百多天,魏軍堅守不戰,諸葛亮死於軍中,兌現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兵法說:取亂侮亡,在曹魏無懈可擊的情況下,諸葛亮五次伐魏,儘管沒有大的失敗,卻只取得武都、陰平二群。儘管戰場上稍有優勢,戰略上“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沒有實現。這就說明,客觀上不具備取勝的條件,只靠個人主觀上的努力,終究是水中月,鏡中花,一廂情願而已!


夕陽飛鶴1


魏國國家面積大,人口多,力量強,是以大打小蜀國國家面積小,人口少,力量小,以小打大,鄧艾在後面偷襲成功,蜀國連回旋餘地都沒有,


武士盜


實力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