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哪個應該放在首位?你有何看法?

破碎制沙設備廠家


對我來說,孝順父母應放在第一位。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能和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也越來越少,我們要趁早盡孝。

我覺得我就是一個不盡孝的女兒,我父母從小一直為我的大小事而粗心,擔心我外出吃得不好,睡得不安穩。包括我的婚姻,最怕的就是不要外嫁太遠,不能經常回家看望他們。又怕嫁到不好家庭,更怕男人沒擔當,總之,操碎了心。

而我自嫁了人之後,又外出打工,很少能見到他們,就算有病痛,都很難陪在他們身邊,每次回家看望他們,都不願意離開,無奈為了生計,不得不面對現實。幸虧我的弟弟和弟媳們都在不遠的地方工作,也非常有孝心,對我父母很好。經常回家陪伴他們,我的心才好過一點。

父母是不講究吃和穿的,只要我們大家都好,抽時間多點陪伴,他們就很知足了。

當然,對孩子也要愛護,教育。子女不教,父母之過,從小就要培養他們怎樣孝順老人,我們是他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怎麼做,他們也會看在眼裡,自然就會在孝心了。大家庭就要這樣,相親相愛,才能幸福走下去!

以上就是我對這問題的回答。謝謝!



用戶HRD101176


我曾經在心裡給我最親的人排過隊,現在最親的人有我的老媽、丈夫、孩子。排在首位的當然是我的老媽,因為媽媽老了,需要我的關心,我要時時刻刻想到媽媽的需求,關注媽媽。孩子只能是排第三了,很多同事不理解,我認為現在孩子大了,已經成年了,她應該獨立了。


趙虹


如果是我,對父母的孝心我會放在第一位,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父母能在我們身邊的時間遠遠少於孩子能在你身邊的時間,所以要珍惜要珍惜能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這也是我四十多歲以後才感悟到的,以前年輕的時候總愛對著爸爸媽媽發脾氣,一句話讓我不開心就大呼小叫,有一次我看見媽媽沉默不語而十分的委屈我自己也哭了,從那以後我就慢慢改變了,不再對父母親任性的發脾氣,說話也都輕聲細語,今年過年宅家的日子每天都是我主廚給爸爸媽媽做飯,往年都是回爸媽家吃完拍拍屁股還滿臉的不滿意,今年過的特別的幸福和滿足。


Z如雨


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同等重要,不分彼此,沒有首位和次位之分。

在孝敬父母的同時,愛護孩子並不衝突。

有很多子女孝順的家庭,都是長輩們對自己的長輩孝順,潛移默化給自己的子女的。

長輩都是愛護孩子的,沒有長輩跟孩子爭寵,或者長輩跟孩子爭著花錢,讓自己的子女為難。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說,媳婦爭著孝敬婆婆。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兒媳婦。

鄰居大姐沒有女兒,兩個兒媳婦就是爭著孝敬婆婆。大兒媳婦在企業上班,每週五天時間是固定的,週六,週日還要參見技術比賽,沒有時間陪婆婆,所以,給婆婆零用錢,讓婆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小兒媳婦工作自由度比較高,所以,除了吃飯回家幫婆婆做飯,收拾家裡,在冬天還經常帶婆婆去泡澡。

兒媳婦好,婆婆也不錯。大兒子不缺錢,小兒媳賺的少,婆就給小兒媳零用錢,讓兒媳買零食吃。

大姐的孫子也很優秀,聽說曾經在比賽中得過全國冠軍。

所以,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同等重要,你能對父母盡孝,你的孩子將來也會對你盡孝。


牽住夕陽的手


我覺得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兩者兼顧,並存的普遍事物。

對父母的孝心是我們不忘初心,老人費盡辛苦把我們養大不容易,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百分之百,我們回敬老人的恐怕不足百分之百吧!因為他們對孩子的要求是:你們小家過好了,我們別無所求。老人是最有知足感的,不講吃、不講穿,仔仔細細生活著。

那麼回過頭來,我再說說我們的孩子:對孩子的愛護更為重要,物資給予支持,精神給予滿足,孩子小時候的關愛非常重要,得花出時間精心呵護,她們像棵小樹,要塑造才能成材,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馬馬虎虎。

對於我們擔子很重,工作要出色,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要兼顧,也是我們的責任,一輩留一輩,,代代相承,希望每個家庭和睦幸福!





小蕉蕉3


孝順父母和對孩子好是沒有衝突的。

首先,作為晚輩,後輩,孝順父母乃天經地義的事兒。

對孩子好,作為父母,我想大家都會掏心掏肺,竭盡全力,哪怕付出生命。

兩者之間沒有首位,末位,都是一樣的用心對待。只要好好照顧老人小孩,相信會有回報的。[微笑]



農民老姐姐


這個問題應兩者皆顧,當然孝敬父母應該排第一,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古人曰:百善孝為先!父母把我們哺育成人不容易,娘懷兒,血氣衰,九月監盆,十月胎。

父母年歲已高,留給我們孝敬的時間不多了,和父母相處一天就少一天了。因此,孝敬父母應排在首位。其次才是愛護子女,子女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也應該愛護。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所以尊老排在前面,愛幼排在後者……


用戶757525483560萬年


對於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哪個應該放在首位?你有何看法?

我約回答是對父母的孝心,應該放在第一位。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太多太多。把我們扶養大,送我們去上學。在過去艱難的生活環境下,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罪。如今眼睛花了,腰也彎了,走路也不穩。血壓也升高了,心臟病也犯了。作為兒子,應該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那麼作為兒女,就應該好好孝敬生你養你的父母。

對孩子的愛我們每個人已經做的更好了。因為他們生在幸福的年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學習。父母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環境。他們每天在蜜罐里長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的心肝寶貝。享受著幸福的生活,如果再過於的溺愛,就是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將來出到社會上就缺乏毅力。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每天走在大街上,父母不走不動的時候扶一把,老人生病了,趕緊送她去醫院,老人喜歡什麼就儘量給她買好吃的,讓他享受享受現代美好的生活。

如果你孝敬老人,關心照顧好父母,給孩子做出榜樣,當你有一家老了的時候,孩子會扶一把,當年眼睛花了的時候,孩子會為你買衣老花鏡,你口饞了的時候,孩子會帶你到飯館飽餐一頓,你說是嗎?


楊德福8086


這個問題嚴格地來講,一定是對父母的孝心放在第一位,無可質疑。

如今的社會狀況與以往有所不同,很多人結婚後與父母不住在一起,甚至離的很遠,照顧起來有心無力。而與孩子卻朝夕相處,時刻得到照顧。

這種情況應該採取一些用心的辦法去做。

一,經常與孩子一起給父母打電話視頻,打聽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

二,時不時地寄禮物回去。

三,節假時按排時間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當孩子面給父母留零花錢。

四,接父母到小家來住段時間,由其父母年齡大了,身體不方便時更應該接到身邊照顧。

言傳身教是對孩子道德教育的最佳方法。既照顧了父母,又教育了孩子,一舉兩得。


天空199079007


對父母的孝心和對孩子的愛護,哪個應該放在首位?你有何看法?

該提問有點“父母和女朋友同時掉到水裡,先救誰”的意思。實際上放在首位與次位哪個位置不重要,父母和孩子同樣重要,也不能固定的放到那個位置上,不然會出現顧此失彼,得不償失。一定要依實際情況誰急與誰不急的狀況來處理。

依據題目,非要排為定位的話,我說應該是孩子較為重要,符合生命延續的自然規律。而且父母也容易理解。若使“水往上流”的話,還有人類嗎?孝敬父母,是為人的基本準則,正常生活情況下,“孝”為先!但,“孝”不是口號,“孝”應該由心生,感恩父母的付出。離時,有著無限的牽掛;在時,有著用心的陪護與照顧。古云:父母健在,不遠行。大家都沒有做到或大多數都沒有做到,既然沒有做到,怎麼有把父母放到了首位呢?所以說,口中的首位不一定是真的首位,潛在意思中只是想佔領道德這個高度。

上述只是個人看法。謝謝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