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這是視野第43篇文章。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公元1232年,羅霄山脈中的茶陵縣城雨水不停,洣江的洪水又一次淹沒了茶陵南城,憂心忡忡的縣令劉子邁難以入睡,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被任命為茶陵縣令兼軍史以來,茶陵並不太平。去年,湘南梅山暴發稱作“時驚風鶴”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農民軍一度殺到茶陵隔壁的酃縣,大有進犯茶陵之勢。農民軍退去之後,劉縣令心想築城之事刻不容緩,遂奏報朝廷,組織民眾在農閒之際築城防衛,城牆剛剛修了一半,洪水又洶湧而至,如何修固城牆?如何防洪抗澇?疲憊的劉縣令進入了睡眠。

夢中,劉縣令夢見一頭神犀沖人洣水之中,將河妖打敗,頃刻,洪水便退了下去。劉縣令一醒來,馬上下令“括鐵數千斤,鑄為犀,置江岸,以殺水勢”。除了夢中所得,其實鑄鐵牛鎮江河也是有講究的,鐵牛為金屬,牛在八卦中屬坤,坤代表土,“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製水龜蛇降”。鑄成鐵犀後,務實的劉縣令沒有高忱無憂,他一邊組織民眾修築城牆,開挖河道,引入洣水成為護城河;一邊組織人員疏浚河道,利用城牆防洪,治理水患。據說,城牆和鐵犀建好後,洣江從此沒有水患。洣江從此有沒有水患我不知道,但江西人劉子邁留下的城牆和鐵犀至今屹立在洣水河畔,成為一段歷史的佳話。

位於湘贛交界處的湖南茶陵縣,是一座很有些歷史的小城,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這裡就是劉氏子孫的封侯國,誰知第二代茶陵王就沒有兒子,茶陵就被改成了縣,茶陵縣是中國唯一個以茶命名的行政縣,因其地處“茶山之陰”,史書還有記載,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歷史上這裡至少六度築城,但前五次的城牆都被戰火和時光掩蓋,直到公元1232年,縣令劉子邁用一噸重的紅色大條石為基,生豆漿拌石灰粘合,中間再夯實黃土,築了一座異常堅固的城牆守護茶陵,再鑄鐵犀鎮守洣江河妖,茶陵的築城史才告一段落。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788年在歷史長河中也不算短暫,從南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茶陵南浦鐵犀依然以它俯臥昂首的姿態注視著洣水,似乎一旦河妖興風作浪,隨時都會躍入江中與河妖搏鬥。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古城牆並不是什麼有名氣的景點,可以說根本沒多少人知道,但當我在網上看到茶陵古城牆的圖片時,我馬上決定要去,因為我喜歡這樣不是景點的古蹟。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我喜歡有歷史的地方,這些斑駁的紅磚正是歲月寫在城牆上的歷史。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古城牆是活著的,仍與當地人的生活融為一體,鮮有遊客,沒有門票,很多地方甚至還保存著南宋縣令劉子邁留下的遺蹟。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古城牆在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說這裡是湖南省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頭城牆。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迎湘門古味十足,這座城門居然還能通汽車,不過拐彎位是個90度的死角,一定要慢行鳴笛。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說來茶陵雖然只是株洲的一個小縣城,但確實是個有歷史的地方,故事要從漢武帝時期說起,漢高祖劉邦的五世孫、長沙定王之子劉欣,受封茶陵節侯,茶陵成為一個封侯國,誰知劉欣之子劉陽沒生出兒子來,“無子嗣位”,皇帝乾脆廢侯國,置茶陵縣,茶陵縣城的歷史就這樣有些滑稽地開始了。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劉欣在茶陵築了一座小土城,這就是茶陵最早的城牆茶王城,到了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叫做馬殷的木匠又築了一座城,這就是茶陵馬王城,你會奇怪木匠為何能築城,那是因為馬殷後來沒做木匠了,打打殺殺之後成了將軍,主宰了整個湖南。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馬王城之後還有北宋的金州城、南宋岳飛的鄂王城……一個兩千多年前就是小縣城,現在還是小縣城的地方,上演了一輪又一輪的築城史,恐怕在國內也不多見。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最後留下的城牆建於南宋紹定四年,實幹家劉子邁的在洣水沿岸“深基後壘”,墊松木,壘巨石為基腳,築成護石堤,又開挖護城河,一年就建成了傍山為屏,憑江為險,以濠為塹,據城而守的軍事防禦體系,劉子邁的城牆長3171米,高8.33米,女牆、箭垛、戍樓一應俱全。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這780多年前的城牆紅磚,就是茶陵的歷史,這座小縣城黃庭堅走過,李東陽贊過,徐霞客寫過,歲月無聲無息地隨著洣水流逝,只留下一牆斑駁的紅磚。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在城牆裡,時光過得似乎比別處慢些,破舊的建築與新建的紅磚房並存著,歷史與現代交叉並行。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別看這些十分破舊的房子,居然還有人住,作為遊客,總是喜歡去找尋那些古老破舊的房屋,但作為當地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寬敞明亮的樓房才是他們的嚮往。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國民黨縣政府遺址,已經被時光打磨得成為一片只有幾畦菜地的荒草地。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民國時期的公路局舊址,柱子上寫滿了毛主席語錄。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南宋古城牆遭遇過無數劫難,民國27年,第九戰區長官公署命令拆除湖南省內所有城牆,消息傳到茶陵,遭到社會各界抵制,並環城植樹矢志保護。可到了1976年,南宋城牆終究難逃厄運,茶陵人民親手拆毀了七百多年曆史的南宋石頭城,用這些有了靈魂的石頭去修水溝、田岸,3000多米長的完好城牆,只一陣風,就只剩1200多米殘破的城基,6道拱形城門只留2道孑然而立。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好在劉縣令鑄造的鐵犀還在,1953年給鐵犀重修了臥座,1993年又修葺了臺座並重建了犀亭。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犀亭中這頭7000斤的獨角犀牛,劉子邁命人用亞共晶白口生鐵分三次澆鑄而成,昂首而臥,栩栩如生,歷800年而不鏽不斑,鐵犀獨處於洣水畔,一點也不嬌貴,幾百年來它無遮無攔任風吹雨打,直到今天,每一個遊客都可以親近它、撫摸它,公元1232年它就在這裡,今天還在這裡。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旁邊就是劉縣令夢見河妖的那條洣水,今天的洣水顯得太過平靜,也許是恪盡職守的鐵犀,讓洣水失去昔年“江水蕩決南城”的氣勢。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的歷史太過豐富,歷代的兵火已經把很多的遺蹟化為灰燼,即使是1927年的工農兵政府,也早在1928年就毀於戰火。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如果說歷史是有顏色的,1927年的茶陵一定是紅色的,這一年,工農革命軍第二次攻克茶陵,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事實上這裡是南宋至清朝的茶陵縣衙門,工農革命軍佔領了這裡,成立了政府,打土豪籌軍款。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1927年的茶陵縣城不同以往,梭鏢的紅纓、揮舞的紅旗,都把這座古老的縣城染紅。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一個德國人和一個俄國人的畫像被掛在這座有兩千多年曆史,古老偏僻的中國縣城衙門裡面。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州衙建置沿革,也就是這個現在被稱為茶陵縣工兵兵政府舊址的前世。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州衙院落古色古香,今日一片寧靜,1927年卻是一片血雨腥風,1928年院落就毀於戰火,21世紀得以重新修建對外開放,除了一些圖片和實物外,建築面積將近5000平方米的院落內,很多房間都是空空如也的,沒有太多可看之處。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這口古井也許是州衙少數留存的古蹟之一,建於南宋紹定五年,也就是劉子邁修城牆、鑄鐵犀的那一年。

「人文視野」株洲有個兩千年曆史的小縣城,佳話不斷,但鮮有遊客

茶陵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55年—1964年,茶陵籍的將軍就有25名,其中還有5名中將,茶陵籍的將軍數量在全國位居第九。

湖南有俗語:“茶陵的城牆,安仁的城隍”,“安仁的城隍”已成歷史,“茶陵的城牆”也所剩不多,以軍事防禦為初衷建設的城牆早已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小小的茶陵縣城,歷史有記載的築城至少有六次,按理說,凡是需要築城牆的地方,必是福地,但凡是福地的地方,又必遭兵燹。東吳名將呂岱曾在茶陵繫馬;唐末造反領袖黃巢曾在茶陵橫刀;北宋岳飛行軍茶陵留下“光泉”;明末殺人魔王張獻忠幾進茶陵,什麼都沒留下,倒把很多原本可以留下的,燒掉砸掉砍掉。倒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南宋小縣令劉子邁,在茶陵留下了一座八百年依然牢固的城牆,一尊八百年不曾鏽蝕的鐵犀。

歲月越是平淡無奇,人民越是幸福恬然;歷史越是驚天動地,人民越是水深火熱。從這個意義上講,築城而居的茶陵人,在歷史的滾滾塵煙中,活得並不輕鬆。如今曾經刀光劍影的城牆已經成為文物,成為景點,希望隔斷敵我的城牆再也不要被用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如平平淡淡,安靜祥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