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焦土計劃”狠狠給了汪精衛“和平運動”一記響亮的耳光!

  • 前言


一九三九年武漢大會戰前夜,汪精衛在上海發表了所謂的“和平運動”談話,巧言令色的詞彙迷惑了一些對“和平”抱著幻想的人,他的陳詞濫調究竟是些什麼貨色呢?而日本軍隊投降前對大上海的“焦土政策”卻至今令人震驚!

一,他們是近代歷史上為秦檜翻案的高官

陳公博,汪精衛的第一副手,南京偽政權成立後,兩人的關係更加牢固,幾乎是兄弟相稱。但是,翻開陳公博的歷史,立即可以認定:“這是一個走一路黑一路的投機分子”,早年因為吃不了苦而脫離共產黨,參加國民黨時,又在黨內搞“改組黨”;惹怒了蔣介石,他用人們熟悉的浙江奉化口音連續甩了三句罵人的話。1929年,在國民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被蔣介石宣佈“永遠開除出黨”。

就在建立偽南京政府的前夕,汪精衛與陳公博在私寓中的昏暗燈光下,作了一次經典的對話:

汪精衛:“我們要復興中國起碼需要三十年,我的年紀看不見了,恐怕你也看不見。我己年過半百,無其他報國之道,只要中國不再喪失主權與領土,就可告慰平生了。”

陳公博:“歷代王朝危急之秋總有人站出來背黑鍋的,其實南宋秦檜也是一個大好人,他看南宋無力與金抗戰,就挺身而出與金講和。秦檜作為一名狀元是出身於有學問的宰相,絕不是匹夫之勇,他肯定想過以後要被世人唾罵,但他還是以犧牲自己來換取南宋日後的中興”。

李鴻章、袁世凱也是想復興國家,都不想賣國。但是,李鴻章和袁世凱都死了,中國還是無法振興,至今日國難愈加沉重”。

這番奇談怪論令人“拍案驚奇”,秦檜與金人議和的後果是斷送了大宋的江山,崖山一役的後果令大漢民族遭到沉重的打擊!

上海的“焦土計劃”狠狠給了汪精衛“和平運動”一記響亮的耳光!

汪精衛認為,當時的賣國行動是“送國”,自己是中國唯一擁有這個資格的人選,理由是別人“送國”是沒有底線的,而我去“送國”則是有限度的,不能讓他們把國“送完”。

陳公博無語,過了一會說:“汪先生這種無代價的犧牲值不得呵。”

汪精衛用手撫了一下光滑的鬢角後說:“說到犧牲,都是無代價的,有代價則不叫犧牲,我己五十出頭,我決意當犧牲品。”

更是奇談怪論,東三省的拱手相讓換來的是偽滿州國的成立,而東北的豐富物質則被侵略者打包成大大小小的箱子,一船一船的運到本國。

二,上海的“焦土計劃”甩了汪精衛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5年,日軍在整個二戰戰場已經呈現嚴重疲態,首席戰犯東條英機下課,新帥小磯國昭在東京召開大本營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制定了二個滅絕人性的計劃文件:

1.《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

2.《作戰非常措施綱要》

具體舉措是在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上海及南洋島嶼等“前緣生命線”展開登陸抗擊戰,將實施自殺式的“玉碎戰”,就是要日本士兵和人民用肉體抗擊盟軍的飛機、艦艇、坦克和大炮,為天皇“效忠”。

上海的“焦土計劃”狠狠給了汪精衛“和平運動”一記響亮的耳光!

1945年1月22日,一份日本大本營的密令傳到南京日本中國派遣軍總部,內容就是“在上海決戰”。

日酋岡村寧次接到命令後,立即行動:“命令所有部隊立即投入部署。”

這個計劃的重點就是“在上海展開“焦土戰”和“玉碎戰”,目的是減輕日本本土壓力。”把上海變成第二個“斯大林格勒“。

於是上海的北郊成為重點,據噹噹網時報載:僅嘉定一縣即“強徵民伕至十萬餘人,斫砍樹木上百萬株。日本軍隊根據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情況,準備了城市巷戰,在市區設立百多個火力點,形成十多道堅固防線,這個步署在上海全面開花的話,上海中心城區精華,將會在戰火中毀於一旦。

這個殘酷的“焦土計劃”,就是汪精衛等人成立偽南京政權後,日本軍人甩給他們的“黑鍋”,汪精衛即使日後被蔣介石“挫骨揚灰”也難消其恨。

上海的“焦土計劃”狠狠給了汪精衛“和平運動”一記響亮的耳光!

慶幸的是,等不到日本人在上海的大決戰開始,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雖然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曾經上奏天皇提勁:“豈有我百萬大軍在握束手就降之理”?

勁雖然要提,開溜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只見上海外灘公園和法國俱樂部總會等地,卻開始燒燬秘密文件等侵華罪行。

汪精衛等偽南京政府和歷史上所有賣國者一樣,註定被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架上。

關注我,為你解開歷史幕後的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