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覺的自己「傻逼」了?

一個詞,傻逼

速率」

昨晚做覆盤的時候,發現了一件細思極恐的事:

我已經將近一個月沒覺得自己是個傻逼了。

是的,你沒看錯,

這個「傻逼」,就是你腦海裡閃過的那個詞的意思。

沒覺得自己是個傻逼,反而是件很可怕的事。

這個說法,還是得從去年談起。


1

去年高考放榜後,知道自己考得爛,但那個時候沒意識到自己高中不努力帶來的損失,覺得考不好就考不好嘛,沒上個一本也沒什麼。

但當我啟程到大學報到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傻了。

下了高鐵站,上了一輛公交車,

雖然有點失望,但還沒絕望,畢竟還是個旅行城市嘛。

直至,車越開,道路兩旁的建築物越少,城市生活氣息也越來越弱,

我才發覺,情況不太妙。

這時候,旁邊有個人在我耳邊打電話大聲吵架,前面一個大爺嗑的瓜子殼掉到我腳上。

我絕望了。

低頭看了下手機,一條推送出現在眼前,

四個字:「傻逼速率」。

你有多久沒覺的自己「傻逼」了?


2

我輕蔑一笑,傻逼?真是應景,說的就是我,於是點進去看了。

不點不知道,一點嚇一跳,這不是罵人的話。

「傻逼速率」,這個詞來自混沌大學的李善友,

他在一次課上說到:

檢驗自己有沒有成長的關鍵就是看你往回看自己,覺得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跟傻逼一樣,就說明你進步了。

而這中間的週期,就叫「傻逼速率」,

即上次覺得自己是個傻逼到現在,中間隔了多長時間,時間越短,就證明自己成長得越快。

看完之後,回想往事,深以為然。

原來,自己多年未覺得自己傻,才是真正的沙雕。

成長,看的就是自己上一個傻逼行為距離自己有多近,

在你傻逼的時候,是不會發現自己是個傻逼的,而如果你一直沒這感覺的話,就是一直停留在傻逼的思想覺悟上。


3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的「傻逼速率」的峰值,停留在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算加減乘除,

你會覺得自己以前怎麼那麼傻逼,連這個都算那麼久還算錯。

初三的時候,證明兩個面平行,

你會覺得,初二的時候怎麼那麼傻,連這個都不會。

而到高三的時候,這時就是人生巔峰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古今。古能背文言文,今能熟知化學元素週期表,知道鈉放入水中會產生氫氣,也知道細胞質壁分離,還能計算生物基因型。大氣環流,三權分立,樣樣都知道。

而現在的你,除了玩手機會喊一句“我靠”,還記得當年那個知識巔峰的自己嗎?

高考結束後,已經不需要拼盡全力了,每天可以很自然的進入舒適區,大學期末惡補一下,也能全過。

畢業工作穩定下來的時候,只需要掌握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技能,每天按時上下班,都在重複過去的自己。

壓根就不會覺得自己傻逼。

這樣,「傻逼速率」也就停滯不前了。認知與技能,停留在某個層次,再也不動了。

你有多久沒覺的自己「傻逼」了?


4

很遺憾,就我自己的情況來說,我在高三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自己傻逼。

“我本可以”,是這世上最為令人懊悔的一句話。

憶往昔,已無用。知錯而求進,知恥而後勇,或許能補償過去造的孽。

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

曾看過一個演講,裡邊有句話說的很實在:

「人人都想歲月靜好,但真實世界畢竟是大河奔流。」

傻逼速率為0的時候,雖然是歲月靜好,但當大河奔流,就會被淹沒。

就像前陣子互聯網企業裁員潮,許多40多歲的老程序員失去工作時才發現,自己會的只是一點點,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把他們拍死在沙灘上。

這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情況。

而那些沒有技術需求的崗位呢?

收費站的收費員,銀行的前臺,這些鐵飯碗,看起來是捧得安安穩穩,

隨著科技進步,未來的這些崗位還需要人嗎?而失去這些工作的中年人,已多年未學習新的技能,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傻逼速率為0的人,遲早被社會淘汰,這是鐵定律。


5

「傻逼速率」,無疑是提升認知的最好檢驗標準。

有本書叫《窮查理寶典》,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本書的作者,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搭檔,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哪年你沒有破壞至少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麼這一年你就算白過了。」

而世界頭號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雷達里奧也曾說:

「如果你現在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

現在你能理解我,為什麼將近一個月沒覺得自己是個傻逼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了吧。

意識到以前的自己是個傻逼,才能達到平凡。達到平凡後,才可能優秀。

那麼,

最後,你覺得今天自己是個傻逼了嗎?


你有多久沒覺的自己「傻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