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一局:雲端築就千里幸福路

甘孜,面積15.3萬平方公里。在旅行者眼裡,這裡有高聳入雲的雪山、狂野奔騰的河流、靜美如畫的湖泊,這裡是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然而,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在造就了壯美如畫景色的同時,也撕裂出令人絕望的天塹,造就了甘孜的閉塞與經濟上的落後。

中鐵一局:雲端築就千里幸福路

已經建成的通村公路

脫貧攻堅,交通為先。為了積極響應國家交通基礎建設精準脫貧政策,打通阻礙甘孜脫貧之路的“大動脈”和“毛細血管”,中鐵一局四公司建設者從2012年修建世界最高海拔特長公路隧道318國道雀兒山隧道項目之後,堅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先後參與了甘孜州國省幹道及8個縣通鄉和通村路總共120條道路建設,共建成道路1600多公里,成為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通往幸福家園的“黃金大道”。

一年有兩季,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

2017年9月26日,經過中鐵一局四公司員工5年鏖戰,海拔4300米的雀兒山隧道建成通車,打通了幾十年來川藏北線的天險瓶頸,“翻越雀兒山,猶過鬼門關”的歷史一去不返,為當地發展注入新動力,為雪域高原的人們打開了又一扇幸福之門。

雀兒山隧道建設得到甘孜州的認可,中鐵一局成了甘孜州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面旗幟,便有了此後的合作。

“剛到甘孜高原,交通不便,海拔高,對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種衝擊。”中鐵一局四公司甘孜州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鄭旺儒,今年35歲的他,個頭不高,圓臉,壯實敦厚,鼻樑上架著一幅眼鏡,到甘孜高原已是第四個年頭。

“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六月雪花飄,冰多氧氣少。”這句流傳於中鐵一局四公司甘孜高原建設員工中的順口溜形象的說明了施工環境的艱辛。

四公司施工的甘孜德格縣公路項目施工區域主要為德格縣東片區(以雀兒山為界),海拔4000米,這裡高寒缺氧,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55%,而且山上有著終年不化的積雪。建設員工剛到這裡每個人幾乎徹夜失眠,精神狀況一度極差。

中鐵一局:雲端築就千里幸福路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甘孜州石渠縣,境內平均海拔4500米,是四川境內最為偏遠、海拔最高的地區,年平均氣溫-7℃,最低氣溫-20℃,甚至更低,人稱“生命禁區”。當地人說,石渠一年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中鐵一局建設的石渠通暢公路工程,所在區域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施工區域海拔4700米。“每年10月份往後到來年的4月都是一片冰天雪地。每年5月到9月份是施工的好季節,我們要與風雪賽跑。”四公司石渠項目負責人唐明治講道。

在中鐵一局施工的甘孜州其他縣也面臨著類似艱辛的環境。

除了環境艱苦,好多通鄉、通村道路項目還面臨著點多面廣、施工戰線長、物資匱乏等難題。

“平均每個縣施工里程都在100公里,問題是施工道路不連續,短的只有五六公里,長的施工道路五六十公里。德格有一年簽訂了60多份施工合同,涉及60個施工點,但其實產值總共才2億元,而且,工地之間相隔遠的一二百公里,有些海拔高差達五六百米。”鄭旺儒說。

面對艱辛的施工環境,為了全體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穩定人心,各個項目部購買了抗高反藥品及醫療用品,配備了氧氣罐,同時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對員工進行心理諮詢、輔導,安撫員工情緒,項目部也堅持保證員工餐飯有菜有肉有水果。

人員逐步穩定下來後,大家彼此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個默契,那就是快點把修通道路,讓藏區人民踏上致富路,為中鐵一局爭光,為國家的交通扶貧戰略貢獻自身的一點力量。

挑戰極限,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2016年4月初,當中鐵一局四公司十幾名職工從春暖花開的陝西踏上了四川石渠縣的土地時,看到的卻是天地間一片大雪紛飛的白茫茫。

大雪封山和高原缺氧,終究沒有擋住他們前進的腳步。中鐵一局的旗幟,穩穩地插在了這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

高原的天氣變幻莫測。2018年五月初,石渠縣還是寒冷襲人。為了在協作隊伍進場前做好復工準備,項目測量組技術員施小波一行3人,帶著乾糧和水,每天一大早就從項目部出發,去100多公里外的測量點,一直到下午才能返回項目部駐地。

一天早上,施小波3人出門的時候,還是大晴天。到了測量點司機師傅便扭頭回去給他們取午飯,師傅走了不一會兒,只見漫天的烏雲從天邊捲來,凜冽的寒風隨之呼嘯而來,天地間很快就是白茫茫的一片雪花。此時,100公里外的項目部還是晴空萬里。

中鐵一局:雲端築就千里幸福路

石渠通村路建設團隊

然而,測量點沒有手機信號,所以沒有人知道還有三個小夥子被困在了暴雪中。所幸,在測量點不遠有一處廢棄的涵洞。施小波等3人抱著設備,蜷縮在狹小的涵洞,瑟瑟發抖。

等司機師傅半路發現天氣突變之後加速找到3人時,3人早已凍的嘴唇發紫,呼吸也非常急促……

石渠是甘孜州地域面積最大的一個縣。2018年是四公司石渠項目部施工任務最重的一年。然而,石渠因為冬期漫長,每年僅有半年有效施工工期,且高寒缺氧,機械效率在這裡只有平原地區60%的功率,為了堅決完成年度施工任務,作業工人每日兩班倒,一天當著兩天干。在項目瀝青拌合站,施工人員每天凌晨3點多就開始生產瀝青,工地上5點打著燈就開始瀝青攤鋪施工,一直幹到晚上10點多。四公司德格項目部鄉村公路員工自2016年5月份進場以來,積極主動,逆風前行,克服了高原高寒、缺氧、工作效率低,山高、路遠、料少、運輸不便等困難,在保證人員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開展勞動競賽,不斷加快施工進度。

2018年10月30日,在甘孜色達縣,四公司施工的海拔高達4200米的色泥路TJ3標提前196天全面完成施工任務。施工過程中,全體員工克服高寒、缺氧、工期緊的不利因素,加強資源投入,合理優化施工順序和工序銜接,分項工程施工採取“集中作業、小段成型,陸續連成一片”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員工和作業隊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人員晝夜奮戰,在全線三個標段首先完成瀝青混凝土上面層鋪築,得到業主、地方政府以及監理的一致好評。

就是憑藉一股不服輸的念頭和一種精神力量,中鐵一局高原建設者一次次挑戰極限,與時間賽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延伸和拓寬著高原群眾的致富之路和幸福之路。

高標準高質量,連續8年榮獲四川省公路信用評價“AA”

“在高原施工,我們的質量意識和投入程度是優於投標標準的。”鄭旺儒表示。在甘孜爐霍縣望果大橋施工中,為了提升大橋質量,項目技術人員克服了高海拔地區晝夜溫差大、風力大、養護困難等難題,在當地首次成功實施了C50混凝土40米箱梁澆築。

“這個梁在內地很普通,但是在建望果大橋前我瞭解到,當地的橋樑只有C40的混凝土。”鄭旺儒說。

在石渠縣,項目部施工的鄉村公路雖然是四級公路,國家沒有明確的技術標準,項目部技術人員就參照三級公路的標準。

施工中,項目部還通過技術攻關,成功摸索並總結出了高寒高海拔地區瀝青砼路面施工和橋樑空心板梁預製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填補了企業和行業技術空白。

“這裡晝夜溫差高達20度,為了防止混凝土凍裂,混凝土澆築基本上都安排在天氣晴朗的中午進行,然後通過用毯子裹、用電爐或者火爐升溫等方式,確保工程質量。瀝青攤鋪重點是控制溫度,從出廠到攤鋪要確保瀝青的溫度比平原地區高5-10度。”四公司石渠項目總工程師王鵬講。

高標準的施工技術管理,為確保工程質量奠定了基礎,也贏得了甘孜州各級政府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肯定。

石渠縣蝦扎鎮黨委書記土登顏批講道:“路修的非常好,老百姓非常滿意。”

石渠縣副縣長徐雙勇稱讚:“中鐵一局管理水平非常高,鋪出的油麵、路基就是不一樣,質量有保證。”

甘孜交投董事長李言明在四公司承建的色泥路項目檢查指導工作時對項目工程進度、安全、質量、環保和文明施工情況表示滿意。

2018年8月15日,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在中鐵一局四公司德格項目阿須濱河路公路施工現場檢查工作時,對工程建設表示滿意。

甘孜州2018年交通扶貧推進會在四公司德格項目召開,中鐵一局四公司在甘孜州片區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州領導的高度評價,為企業贏得了榮譽。

四川省副省長楊洪波到甘孜得榮縣調研期間,對四公司施工的國道215線竹二路施工情況進行了檢查,對工程進度、施工質量、文明施工給予肯定和表揚。

在四川省公路綜合信用評價中,四公司甘孜州片區參建項目捷報連傳,為中鐵一局在四川省信用評價連續8年榮獲“AA”做出了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四公司甘孜州項目也逐年刷新著施工紀錄。2016年,四公司甘孜州5個項目完成公司下達生產計劃的104%;2017年,四公司甘孜州11個項目年人均產值約1037萬元,排名公司第一;2018年,甘孜州8個項目,完成公司下達生產計劃的151%,年人均產值1151萬元,再創新高。

藏區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原來門前是一條崎嶇的小土路,逢節過年或者老百姓家裡辦個事,東西都是從外面揹回來的,太費事了。現在一個電話,車就開到了家門口。”說起村裡道路的變化,德格縣窩公鄉村民樸樸澤仁高興地合不攏嘴。

隨著四公司德格項目所承建的通村公路的陸續完工,極大改善了該縣東片區14個鄉鎮76個村的5萬多藏族同胞的出行條件。同時,道路的暢通,帶動了德格蟲草、貝母、獐子菌等特色農產品的交易,促進了當地特色旅遊、餐飲住宿、牛乳製品等多元化產業的發展,成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黃金大道”。

中鐵一局:雲端築就千里幸福路

在石渠縣,最遠的村莊離縣城有200公里,交通出行和運送貨物至今還存在騎馬和犛牛馱運的落後方式。從2016年至2019年8月,中鐵一局四公司員工堅守高原4年,在這個有著“太陽部落”之稱的縣,累計高標準完成農村瀝青公路330餘公里。

在石渠縣長沙幹馬鄉的忽熱村,中鐵一局修築的通鄉公路2018年通車後,成為5個鄉鎮的必經之路,看到商機的達吉和村裡其他8戶百姓就合開了農家樂。對於瓦須鄉哈達村的阿千來說,門口新修建的道路是他發家致富的法寶,路修好後,他花9萬元購置了一輛小轎車,把從山上挖的蟲草拉到縣城去買,價格要比在村裡出售高一些。阿千說,路修好後,他的年收入增加了一萬元。

石渠縣縣長羅林表示,道路通了之後,去年石渠縣老百姓的平均收入已經達到了9千多元,相比四五年前翻了一番。

在爐霍縣,四公司修建的170多公里道路,通達5個鄉鎮,造福數萬群眾。

在得榮縣,四公司修建的國道215線,使得全國倒數第二個沒通等級公路的縣城改變了交通出行歷史,打破了制約當地經濟和旅遊業發展的瓶頸,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這個有著“吉祥太陽谷”之稱的縣城,感受聖潔的藏族特色文化和獨特的高原風景。

……

2019年6月12日,中鐵一局四公司參建的國道318線康定過境段開工。國道318線線路康定過境段全長9.236公里,是川藏南線進藏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緩解進出康定地區擁堵現狀,提高區域路網通行能力;推動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支持旅遊支柱產業壯大;促進民族團結、維護藏區穩定,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增強應急保障能力,並與G4218線康定過境段高速公路配合形成高速公路和國道雙通道過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瞭解,四公司甘孜片區先後參與了甘孜州國省幹道及8個縣通鄉和通村路總共120條道路建設,已建成道路1600多公里。這一條條道路為推動了藏區百姓脫貧打通了“血脈”,這一條條道路如同舞動的哈達,鋪設在美麗的甘孜高原上,讓藏區百姓在致富奔小康和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駛向新天地。(作者:史飛龍 任新維 黃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