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成者王侯敗者寇,這是史家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但我認為,有些歷史人物,雖然沒有建立不世之功勳,但其所作所為,確實值得讓人充滿敬意。金朝亡國之君金哀宗就是其中的一位。其見識、其氣節,在我國曆史上的皇帝中屬超一流的,是中國歷史上值得敬重的皇帝。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他繼位時,正是金朝四面楚歌、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北邊蒙古成吉思汗對金國虎視眈眈,南邊的宋朝為報靖康之恥與蒙古聯合滅金。可以說,金國陷入宋蒙南北夾擊之中。而在金國內部,各地反抗鬥爭也不斷髮生,金國可謂內外交困。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對此,金哀宗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勵精圖治,採取各種措施,企圖挽救金國於危難之中。

軍事上,他迅速停止與西夏、南宋的戰爭,並積極議和,全力抗蒙。他提拔了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楊沃衍等一些主戰派將領。這些措施實施之後,金國的形式一度好轉。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政治上,他打擊佞臣,努力廓清吏治。即位之初,他將酷吏蒲察臺處死。

文化上,他倡儒學,課農桑。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這些措施實施之後,金國的國力有所提升,甚至有些士大夫幻想“中興”時代來臨。

可惜他不是個英明果斷的皇帝,結合夏、宋缺乏有力的措施,致使南宋拒絕金的議和;打擊佞臣的同時,卻任用完顏白撒、完顏合周等奸臣;他忌諱別人指出他的過失,喜歡聽諂媚的話;任用抗蒙將領,卻不能善始善終。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最終因其盲目自信,在蒙古大軍進攻的時候,以硬碰硬,想正面擊退蒙古軍。結果導致三峰山戰役的失敗,大批將領戰死,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從此,金國再也沒有力量抵抗蒙軍了。哀宗無力迴天,最終國破身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