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提升自己的文學欣賞水準,感覺自己看書只關注情節,或者說只是為了獵奇心理,對文筆什麼的沒有印象?

ghchjbj


多閱讀。很多時候,閱讀對於一個人提高寫作水平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儘管不少經典的作品在歷史背景、藝術風格、思維角度與現代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們來說想完整的理解不是很容易的。但是,當我們閱讀過這些作品以後,的確能夠使人體會到這類著作的優點和長處,這就是為何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

多思考。每一部佳作都有著它與眾不同的特性。當我們閱讀一部部作品的時候,總是能夠感受到作品中文字的優美和思考問題的深刻,或許是由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生活閱歷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對作品的主旨和內容仔細的加以理解和思考,尤其是比較抽象的敘述。


風雅堂


讀書要持續,要達到一天不讀書,就像少了點什麼一樣,那就有一定的境界了。你說看書只注重情節,說明你沒能靜下心來,太急躁了,讀書要看環境,看心情。幽寧安靜的環境下,心無雜念,可以多看點。拿上書本心煩意燥,那就沒必要看了,這個時候看,絕對是一目十行,不過腦,不走心,巴不得跳過情節,馬上知道結局,合上書本,你肯定會忘的乾乾淨淨,這樣對文學修養一點用處沒有,以至於每次拿到書你甚至只想知道結局,於書裡的詳細描述,細節的處理,各種妙處都沒得體會,怎能有進步?好比牛嚼牡丹,都是浪費,時間耗了,收穫卻沒有,而且會打擊自信心!所以想要提高欣賞水品,先選一本好書,靜下心來,心神合一,慢慢品!


自在山外人


讀書和吃飯是一個道理,飯菜的口味有酸甜苦辣鹹,會刺激到你的味蕾,但這個味道是否會入腦入心,那就是另外一個層次了,你是否體會到了五味後的另一種味道呢?真正讓你感覺到是一道好菜 ,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廚師的手藝要好,另外就是品菜者的經驗道行。

一部作品也是如此,首先要寫好,簡單的故事情節能夠透漏出紛繁世界的人生百味,這才是大作,不排除會有靠精彩的故事情節來吸引人的作品,但一遍過後會讓人棄之一旁,不再重拾,而大作會讓你讀一遍有一邊的味道,遍遍不同,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就要多讀精品。另外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強迫自己讀一些文學理論性的東西,讀不下去也要讀,甚至要背誦,良藥苦口,有些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等你把理論融入到內心,帶著這個角度再去讀文學作品,你就會發現他新的精華之所在。



天涯芳草萋萋123


,文學欣賞是重要的審美活動,文學欣賞能力本質上是一種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審美體驗的產物:審美感知力是主體情感協同作用下的“完形感知”;審美想象力是高峰體驗催生的特殊創造力;審美理解力是融於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中的不確定性認識,審美體驗的瞬間感悟。審美體驗是提升文學欣賞能力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文學欣賞能力 提升 審美體驗 相互關係 規律

  審美現象宣告了“野蠻人進入人性”的開始,審美能力是人類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正是通過審美活動,人類使自己從原始狀態中脫離出來,也正是在這個邏輯起點上推導:文化的最重要的任務就在於,“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文學欣賞是重要的審美活動,文學欣賞能力屬審美能力範疇。新世紀以來,文學欣賞和審美體驗被作為重要內容寫入各版語文“課標”,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則首次把“審美鑑賞與創造”列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並把“文學閱讀與寫作”獨立為賦分最重的一個“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並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藉以提高審美鑑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這表明:其一,文學閱讀的教學目標定位大幅提升;其二,明確了文學欣賞的作用:“文學閱讀時讀者與作品建立關係的直接中介和進一步進行文學批評的基礎。”在“學習目標與內容”中,進一步重申要“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文學審美的本質屬性在文學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規定性被進一步強調。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境況與複雜因素,現狀並不盡如人意,表現在對審美體驗不夠重視,許多時候往往以抽象的理性闡釋取代個體的感性體驗,結果導致提升文學欣賞能力目標實現的路徑阻塞,並由此影響人的全面發展。

  為什麼文學欣賞能力的提升非重視審美體驗不可?由文學的審美屬性決定,文學欣賞能力本質上是一種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則是審美體驗的產物。顧名思義容易使理解停留在表層,誤以為文學欣賞僅僅是指文本內容與形式的鑑賞,理性闡述則可以深化認識:文學欣賞是指“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在對形象的直接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自由想象所產生的一種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閱讀之所以必須通過欣賞才能進入作品,那是因為文學作品作為作家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活動的成果,是屬於一種感性的意識,因而也只能‘訴之於感性的掌握’。”所謂“感性的掌握”,即需要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協同運動。這就決定了,文學欣賞能力既非純屬工具性技藝,也非等同於簡單的知識應用,作為一種特殊的審美能力,它是審美能力(感知、想象、理解等進行審美判斷、形成藝術形象的心理能力)與文學能力(文學理論認知、文體形式知識、文本解讀技巧)的有機融合。也即,在文學欣賞這個重要的審美活動中,外顯的知識技能與內隱的情感心智兩者是交錯融合相互作用的。只有這樣,文學欣賞能力才得以提升。文學欣賞鮮明的“心靈性”特徵決定了審美體驗是提升其能力的必由之路。通過闡析審美體驗與審美能力的相互關係及其在文學欣賞過程中的具體形態,可以探索規律加深認識,進而轉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

  審美感知力:主體情感協同作用下的“完形感知”。於抽象平面感知立體具象;以“整體感知”獲得文本“完形”;憑審美直覺把握文本基調

  審美感知力包括人的感覺和知覺,是指主體對審美對象的感性把握。“審美感知力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觀察力,指向事物的外部形式;一是情緒感應力,即主體在不同場合中的情緒體驗。”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敏銳的審美感受力,才能迅捷地捕捉審美意象,天然地接受真善美,本能地抵禦假惡醜,從而保持純正趣味。毫無疑問,美的感知始於對審美對象的色彩、線條、材質、冷暖等形式要素的感知,但這些已非純粹的外在形式。“人的審美感知已不是單純的生理感官的快適,不是簡單的同構對應,不是單一的感知和感受,而一般是既有動物性生理快適的機制,同時又是多種心理功能相綜合的協同運動的結果。人類的審美感知已經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生理產物。”究其原因,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逐漸從動物界脫離開來,形成了“人性心理”——“內在的自然的人化”,包括“感官的人化”和“情慾的人化”。“美感”就是人類進化而來的一種“新感性”。與其說人感知到對象的形式美,不如說是人在對象的形式中看到了讓人自己感到愉悅的東西,審美感知就是人類自身的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

  文學欣賞中對文本的感知與情感關係密切,這首先是因為作家在觀察外部事物和創作過程中伴隨著情感體驗,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作家情感的物化形態。由此也就帶來第二點,即作品的某些意象、細節等具有情緒性和暗示性,能激活讀者的記憶表象與審美經驗,產生豐富的聯想,調動相關的情感。“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自屈原《九歌》一出,“木葉”意象就影響了後代無數詩人,直至發展到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木葉”何以取代“樹葉”?“木葉”適用於何種情境?林庚先生《說“木葉”》一文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認為自從屈原開始就準確地將其用在一個秋風落葉的季節,這是因為“木葉”意象具有暗示性。其一,與綠蔭茂密的“樹葉”不同,它使人聯想到單個而孤立的樹幹。其二,由樹幹使人自然產生微黃和乾燥的感覺,由此帶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一句,使人感到,“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窸窣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木葉’所以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於‘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由此可見,屈原《九歌》中的“木葉”,“乃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又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上例說明,“木葉”意象所具有的“暗示性”激活了欣賞者的審美經驗,調動感、知覺迅速把握了“木”的形狀、色彩、質地和氣息,進而聯想到“木葉”飄零的氛圍、情調及其性格。情感反過來又會加快感覺知覺的運動速度,在此基礎上對湘夫人形象及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有了初步把握。事實上,審美感知與文本是一個雙向刺激不斷運動和建構的循環過程。   作為一種“完形感知”,審美感知在文學欣賞中顯示了它的獨特功能。審美感知通過調動主體的感官系統協同運動,從而對看似抽象平面的文本獲得生動立體的印象。與感覺對事物個別特徵的反映不同,知覺“是對於事物的各個不同的特徵的反映——形狀、色彩、光線、空間、張力等要素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體性把握,甚至還包含著對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種種含義和情感表現性的把握”。如以上“木葉”一例。感覺與知覺兩者經常互相影響快速轉換,有時很難區分開來。理論上認為,審美感知的整體性主要落實在知覺層面。色彩感作為人類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生理機能,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情感性,具有“心理效能”和“表情性”。中國古典詩歌大量色彩詞的運用,強化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蘇軾

  審美感知通過“整體感知”的方式獲得文本“完形”。“格式塔”理論關於整體不等於局部相加的法則告訴我們,審美對象的各個元素組成一個互相依存的藝術整體,一個文本就是一個不可隨意分拆割裂的有機整體。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對形象與結構的“整體感知”獲得文本“完形”。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跳脫”,現代小說的時空錯置及感覺、記憶、幻覺等意識的自由流動,場景、事件的碎片化拼貼,諸如此類完全打亂了正常的秩序,使人大惑不解:“奇怪你每個字都認得,可是它們為什麼會在一起?它們這樣子擠在一起是打算告訴我什麼?”為獲得整體印象,就需要在閱讀時建立局部與細節的聯繫,“認識對象的各個局部在時間上、空間上、人物關係上、情節變化上以至潛在意義上的聯繫,從而把感受上無序的對象變為理解上有序的對象;從主觀方面說,也就是把無序的感受變為有序的理解”。只有瞭解作品特殊的表現形式,才能獲得完整的感性印象。

  敏銳的審美感知能迅速接收文本的情感信息,初步把握文本基調。張愛玲的《金鎖記》以“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溼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的月亮,引出三十年前一個淒涼的故事。《傾城之戀》則以在萬盞燈的夜晚,咿咿呀呀地拉過來又拉過去的胡琴聲關合全篇,令讀者油然而生蒼涼之感。“完形感知”還意味著各種感覺的協同運動快速轉換生成“通感”。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等小說通過紛繁意象細膩傳神地表現了人物微妙複雜的情緒,展現了她在捕捉、體驗、把握與表現情感方面高超的藝術才華。同理,欣賞過程中也須投入情感用心體察。“通感在審美活動中作用重大。它使物的表象‘陌生化’,因而具有新鮮感;並可能使對象增添詩意,更耐人尋味。”無論是欣賞還是創作,“通感”都被視作一種藝術創新能力,用以衡量審美感知力水平的高下。

  審美感知在整個審美活動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可輕視。作為第一階段,審美感知進行得順利,就能自然帶動審美想象並推進下一環節,反之不然。因此帕克認為:“感覺是我們進入審美經驗的門戶;而且,它又是整個結構所依靠的基礎。”此外,審美感知對主體內在情感的積累和豐富也起著重要作用。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將“審美感知”列為必修課評價的重中之重,明確指出:“重點考查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學習策略,以及梳理、探究能力,尤其是基於社會情境的閱讀、表達與交流的能力,讀寫活動中的思維表現以及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審美感知、評價欣賞、獨立創作情況。”顯然,“評價建議”與“核心素養”的定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應從人的發展目標出發,培養主體的審美感知能力,使之臻於敏銳、豐富和精緻,以提升其文學欣賞能力。

  審美想象力:高峰體驗催生的特殊創造力。作為感知到理解的中介或負載;使文本前後視域建立起一種投射了主體精神的嶄新關係,填補或刷新“空白”;再造新形象

  “想象”是審美活動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想象力處在審美能力的最高層次。審美想象具有重要地位和神奇的魔力:“感知作為審美的出發點,理解作為審美的認識因素,其中介、載體或展現形態,則是想象。感知在生理上、理解在邏輯程序中都是常數,正是想象才使它們成了變數。”“想象大概是審美中的關鍵,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能構造另一個多樣化的幻想世界。”審美想象的本質是指向自由的審美創造。

  想象離不開情感。審美想象活動是主體內心積澱的記憶表象與審美對象內在意義發生聯繫最終產生新形象的過程,情感是重要的驅動力。“正是人們的主觀感情、心境、意志、願欲……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驅使想象飛翔的內容、動力、中介和基礎。”“審美想象中表象的轉換和推移常常受主體情感發展的影響”,沒有熾烈的情感就無法點燃想象之火併使之發出璀璨之光。因此,“巴甫洛夫說過藝術家是‘有感情地思考著的人’,藝術想象是情感想象。情感激發想象的力量,交織在表象的分析、綜合之中”。“情感”和“表象”(內在圖式)是產生想象力的兩個重要元素。想象的產生與冶煉鋼鐵相似。“想象,從本質上說來,就是把通過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腦中儲存的現成圖式加以改造、組合、冶煉,重新鑄成全新的意象的過程。……創造性想象,就是依照情感本身的力量,複雜度和延續程度,對儲存的原料——圖式,加以重新改造、組合以產生出一種全新的形象的活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一塊小瑪德蘭點心所產生的神奇力量足以說明問題。在吃小瑪德蘭點心之前,“我”以為那些久遠的記憶如同塵埃一般消散飛逝了,或者沉睡著再也不會醒來。當“進到嘴裡的茶和點心剛接觸上顎,我的整個身體突然震動了一下,我愣住了,體會著已經發生的異乎尋常的變化,一種奇妙的感覺滲透了我,但它是孤立的,說不清它的起因……”無論“我”怎樣在黑暗中向記憶探身十次,希望它在萬丈深處被拔上來,或從黑暗裡升起來,都無濟於事。當“我”終於想起這是以前在貢佈雷的時候向萊奧妮姑媽請安時吃的那種味道時,芳香肉感、小巧精緻的瑪德蘭點心伴隨著兒時的溫馨,頓時觸動了“我”整個心靈,以其神秘的力量地打開了塵封的記憶之匣,有關家鄉的往事瞬間甦醒過來。作家信馬由韁展開想象,任由意識自由流動成就了一部風格獨特的經典之作。最好的回憶不是孤立的,總有著和我們內心共振共鳴的深刻成分。記憶,“與其說是一種大腦的能力,不如說它是情感的表現,是人面對著無可奈何的整體流逝,盡其可能用僅有的兩手抓住的東西”,因此,記憶是“深情款款的事”。   文學欣賞與創作同理。作為人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審美想象須伴有豐富的情感才能展開。實踐證明,一味地以邏輯推導、理性解釋或機械練習方式閱讀文本,對於審美想象力的培養無疑緣木求魚。文本有許多為讀者預留的“空白”,指的是文本未實寫出來或未明確寫出來的部分,存在於情節結構、生活場景、心理描述和人物對話等多個層面。“空白”是文本向讀者所“提示”或“暗示”的東西,也是鍛鍊想象力的最好教材。文本整個系統模式的運轉來自於文本的“未定型”——“空白”。文本不斷地通過“空白”“空位”“否定”,邀請讀者展開聯想、想象,去再造、恢復或完成其形象。讀者只有把文本各個部分的間隙依據其內在關係聯繫起來時,才開始構造想象性客體,文本模式與讀者才發生相互作用。讀者藉助想象填補或刷新了“空白”,使文本的前後視域建立起一種投射了自身精神的嶄新關係。伊瑟爾將這種創造性成果稱之為“作品的有效面”。因此,主體只有以情感調動內在圖式,深入文本的特定情境加以體驗,才能使靜態的局部的轉化為動態的完整的藝術形象,主體想象力才得以提升。劉鶚《老殘遊記》筆墨的簡練歷來為人稱道,其中寫大明湖一段,以“梵宇僧樓”點出山之“佛”;“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簡單一個“鏡子”意象寫出湖之“明”。然其最妙的莫過於“一聲漁唱”,既自然巧妙地完成山水閶過渡,又給人打開了翩翩遐想的空間:歌者是俏麗的漁姑還是飽經風霜的漁翁?一葉扁舟浮游碧波,搖櫓,撒網,船上或有鮮活的魚兒蹦跳,稚氣的孩兒歡笑……人的活動給靜止的山水帶來活潑的生氣,與此同時又反襯了湖山的寧靜。其筆墨的節儉與境界的清新,的確令人歎為觀止。徐志摩《再別康橋》有曼妙詩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如果僅指出其比喻、擬人手法,未免太造次了,那不但把欣賞活動混同於一般外顯的知識掌握,也把經典平庸化了。詩人簡直是把整個活潑潑的生命植入柳樹了。由柳條的纖長飄逸而隨風搖擺聯想到女郎的婀娜身姿與綿柔秀髮。金色夕陽賦予她高貴氣質,她熱情似火豔光四射,如夢似幻明媚動人。重要的是,她不只是女郎而是“新娘”。顯然,對於徐志摩而言,青春和愛是始終盪漾在心頭的康橋記憶。欣賞時,先由“金柳”聯想到新娘的形姿,繼而由“夕陽”深入其內心展開想象,再造一個形神兼備的藝術形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凝練,以客觀物象包蘊豐富的主觀意緒,從而構成深邃悠遠的藝術境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蘇軾《江城子》)“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清玉案》)一寫深情悼亡之痛楚;一寫無法排遣之閒愁。寥寥數語,淋漓盡致。欣賞時,應進入詩歌規定情境,從視、聽、味、觸等方面感知體味,揣摩“言外之意”,通過聯想與想象完整呈現詩歌的意象世界。否則,寥寥數語也僅寥寥數語而已,含蓄蘊藉變質為寡淡乏味。總而言之,在文學欣賞過程中,聯想、想象與理解三者是相互聯繫、交錯融合而循環往復的,其中情感是不可忽略的內在驅動力。

  審美理解力:融於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中的不確定性認識,審美體驗的瞬間感悟。構建文本的意象與意義世界;為主體的自由創造拓展空間;發展人的豐富全面性

  與“審美感知”相比,“審美理解”含有更多知性成分。李澤厚先生在論述“審美的過程與結構”時認為,“理解”因素在審美活動中表現為多個層面:其一,審美者意識到自己處在非實用的狀態,以“靜觀”態度與對象保持距離;其二,審美者對審美對象內容諸如題材、人物、故事、情節以及表現技法技巧的認識,這些經常構成欣賞的“前提條件”;其三,審美者能從理知上認識對象的情感性質和技術特徵,這有助於形成和獲得審美感受;其四,更為內在和深層的含義,指的是“滲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諸因素並與它們融為一體的某種非確定性的認識。它往往如此朦朧多義,以致很難甚至不能用確定的一般概念語言去限定、規範或解釋”。這個有關審美理解本質的定義至少包含以下內容:審美理解是感知、情感、想象等審美心理因素綜合運動的過程;是融於多種審美心理因素的一種特殊形態的認識;主體與對象的特質決定了審美理解的不確定性。

  審美理解的表現形式是“感悟”(或“領悟”)。當審美體驗發生,主體的聯想和想象空前活躍,沉睡的記憶表象和生活經驗會從無意識深處被喚醒,“當這些過去積澱的片段經驗同文本內容結合起來的時候,一些新的思維聯繫通道彷彿在突然之間被打通了,一種從未經驗過或思索過的人生感受突然生髮於腦際,強烈地撼動了欣賞者,使欣賞者有豁然貫通的頓悟之感。這時,欣賞者的情感效應會更強烈,並且常常伴隨著一種心理上的震懾感,使自己彷彿突然超拔於文本之上,俯視和把握了對象,以直覺思維的閃電穿透文本中的意象世界,身心的共鳴感往往也是在這時候最強烈地出現”。瞬間感悟並非空穴來風或無根飛蓬,而是情感體驗的結果。“感”是“悟”的基礎,“悟”是“感”的昇華,“感悟”是在情感體驗基礎上的個性化收穫。

  審美理解融感知、想象、情感等多種心理因素為一體,建構文本的意象和意義世界。審美理解須超越慣性思維和邏輯理性,從感知進入文本,以情感推動聯想和想象,在理解過程中又始終伴隨著對審美對象的感知和體驗,由此逐漸加深理解。茅盾的散文《風景談》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多幅情調各異、意趣豐饒的畫面,以組畫的形式藝術再現了抗戰時期延安解放區軍民的火熱生活,其中貫穿著“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的深刻思想。作者寓理性於具象,理解應始終聯繫具體形象,從感知形象入手,藉助情感驅動力展開想象,使文字形象豐滿立於紙面,進而在欣賞畫面美感的過程中領悟其意蘊:那昂然高步、安詳堅定的駝隊,以其莊嚴的活動打破了自然的單調;荷鋤晚歸的種地人以粗獷而愉快的旋律繚繞山樑,譜寫了黃土高原的田園詩。生產歸來的熱烈喧騰,石洞雨景的怡然自得,桃林小憩的充實豐富,表現了那些生命力旺盛、生活意義明確的人,以其高貴精神的輻射,填補了自然界的貧乏。霞光中哨兵的崇高之美是“民族的精神化身”。正是人的高貴精神和實踐活動,使得貧瘠單調的自然成了給人無限美感的“風景”。“人創造了第二自然!”上述分析可見,文學欣賞是融感知、想象、理解於一體的動態的審美過程,情感始終是積極穿梭於讀者與文本之間頻繁活動的動力因素。情感推動讀者展開聯想和想象,在體驗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完成對文本的意象和意義世界的建構。所謂審美理解,也即讀者與文本精神交流的一種“交感思考”。四平八穩波瀾不驚,甚至袖手旁觀漠然視之,是談不上“感”更無所謂“悟”的。此外,這些意味雋永的文字是作者深邃思想和審美直覺的結晶,富含審美趣味、倫理價值和人生智慧,能積澱為人的精神底蘊,習得審美髮現能力,達成文學鑑賞與創造的審美轉換。

  審美理解的不確定性、直覺感悟性為主體的自由創造拓展了空間。審美理解的不確定性是由文本與讀者雙方的特質所決定的。文學經典如渾金璞玉,其朦朧多義性給讀者提供了不斷髮現和開鑿的可能。讀者的人生閱歷、審美經驗積累程度的深淺,對文本形式中暗含的特殊意味理解所需的解讀技巧水平的高低,以及審美趣味與藝術眼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文本理解的創意與向度,但尤其不能忽略的是主體情感。在欣賞活動中,一方面,隨著理解的深化,“欣賞者與文本的情感交流更為頻繁和豐富,並在不同層面立體展開”;另一方面,“隨著意象越來越鮮明,情感的指向性和傾向性也越來越明確。情感會干擾欣賞者的注意,吸收與之相合的信息,排斥與之不合的信號,使欣賞者在想象中再造的意象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除此之外,情感還能激活主體的語感敏銳性,使之靈活地運用相關技能破譯語符密碼。讀者以自己的生命感官與精神去觸摸和體驗的過程,便給文本留下了鮮明的個性印跡。“審美感悟也是在瞬間形成的,但這是由深度加以充實的高峰體驗。如果我的聽覺和視覺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如果我的注意力沒有完全集中在對象上面,那麼對象的意義就不會對我顯現出來。”文學欣賞是鮮活的生命運動,主體的悟性正是在高質量的審美活動中逐漸養成的。以局部相加歸納主題、以程式化思維解析文本等教學方法,則束縛了主體的審美理解。結果,“感悟”變相為指令性行為,所謂個性化解讀也幻化為鏡花水月。

  審美理解力的培養被學術界視作審美教育中的“頑強的堡壘”。作為一種藝術認識,審美理解比之概念認識和理論認識更具豐富性和超前性,“它建構著不同於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的審美理性”。


威武先生正傳


要想提高文學欣賞水準,僅有獵奇心理是萬萬不可能的,應採取研讀的方式才行。即在讀懂的基礎上,跳出作品進行思老分析,作者是怎樣圍繞主題選材的,他為什麼選這些而不選其它的;他又是按怎樣的條理來組織材料的,怎樣開頭、展開、結尾的,這樣安排好處在哪裡?他行文中應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技巧、修辭手法,用它起了什麼作用?作者的作品裡涉及了哪些知識範疇,這些知識自己是否具有?等等,每讀一篇都如此研讀,久而久之,文學水準自會有很大的提高。(思老應為思考)


逢春186177958


第一遍看故事情節,第二遍看故事旭構,作者是怎麼寫故事的。倒緒的,插緒的,順序的。敘事,人物出場的時代背景,出場背景等。怎麼樣的人物,怎麼樣的出場,都是要構架好的,要對故事,人物有強烈的襯托性。



故鄉人說故鄉事


作為一個英美文學碩士,首先我在小學五年級就閱讀了麥田裡的守望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還保留著對文學的熱愛,就要不斷地閱讀,很多人把讀小說作為消遣娛樂,這樣的人是不會增長任何的文學臉上能力的。大多數人讀大學會去選擇理工科,他們考慮的是掙錢養家餬口,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專業讀下來愛也好找工作。而只有讀文學哲學美學的人隨著學歷的增高,不僅要讀大量的文學每月哲學作品,還要讀例如木心作品,瞭解文學領域發展趨勢,有機會去看作品展,去博物館,去看世界名畫作品集,最重要還要研究比較文學的知識,讀管錐篇這樣的大師作品。


昆恩的靜默世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還保留著對文學的熱愛,不斷地閱讀好作品,不斷增長文學欣賞能力。讀文學類,哲學,美學的書會增加智慧,隨著閱歷的增高,瞭解文學領域發展趨勢,去看書畫作品展,去博物館走走,去欣賞世界名畫作品集,研究文學領域的知識,讀大師作品等等。


隆巖閣禪畫藝術


那要說你看啥書了。

如果只是拿來消遣的文學故事,一目十行,也沒什麼,好像書都是租的一樣,早點看完可以省點錢。

像散文,詩詞,或者議論文這些本來篇幅也不長。還有些會比較生澀,一目十行就行不通了。

如果確實想提高文學修養,可以細讀文學作品,讀那些可以讓你有所思考的,而不是完全跟著情節走的。

不過假如習慣了一類書籍,習慣了一種閱讀方式,突然想轉換,會有點難。

人還是習慣吃自己喜歡的口味,你說呢?


沈飛57705220


我認為還是要讀書,增加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多看些層次比較高的展覽或書籍,這樣根據你的修養提高而提高!比如我當初看到中書協的作品一樣根本欣賞不了,現在再看他們的東西才感覺才是好東西百看不厭更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