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西北緣

我雖不是湖南人,湖南也不曾是過我的第二故鄉,但是中國近代史很難繞開湖南人,所謂“幾個湖南人,半部近代史”嗯,湖南人就是這麼霸蠻!

翻開近代中國史,是一部羸弱捱打史,但還是湖南人表現的那麼強硬不屈,不表太多,單單發出“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最強音的就是湖南人!這些也暫且不說,太多,太熟!說說湖南人與大西北特殊緣吧!因為我就是西北人!

湖南常德桃源六百年前,這裡就來了新疆的維吾爾族!桃源的維吾爾族來自成吉思汗時期的高昌回鶻,即今天新疆哈密、吐魯番一帶,屬高昌王國的望族。公元1227年,其祖哈勒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在成吉思汗統領下攻滅西夏,進入今甘肅、寧夏一帶。因戰功顯赫,哈勒的後裔在元大都(今北京)世代為官。公元十四世紀中,元滅明興,明太祖朱元璋為平定南方叛亂,起用哈勒後裔、時任燕京總兵的哈勒八十(也作“八士”)為大都督,率兵南征,進入今湖南等地。因哈勒八十平息叛亂,破敵有功,被朱元璋晉封為“鎮南定國將軍”,鎮守南邊國土,並賜其姓“翦”。此後,哈勒八十拉後裔長期定居於湖南常德地區桃源縣境內,沿用“翦”姓,直至今日。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就是湖南桃源縣的維吾爾族人。這些都是來自新疆的湖南人!

再往後看還有更多的來自湖湘的新疆子弟!他們都是跟隨左文襄公抬棺入疆的。遙想一下是多麼的熱血,在國弱內憂外患之際,朝廷都要放棄新疆之時,左帥霸蠻的說不,不僅說了還去做了!有個文人楊昌濬曾在一棵柳樹上刻下一首詩:"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據說現在有很多新疆的漢族祖先好多都是隨左帥收復新疆留下來戍邊守衛的湖湘子弟!還有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主要將領劉錦棠,是湖南湘鄉人,他的叔叔是湘軍重要新領劉松山。劉錦棠不僅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此後新疆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劉錦棠是新疆的第一任巡撫!

再看新疆解放前夕,國民黨將領、湖南寧鄉人陶峙嶽鎮守新疆,後來湖南湘潭人彭德懷揮師新疆。在雙方的努力下,新疆實行和平解放。陶峙嶽擔任新疆建設兵團司令員,王震任政治委員,陶配合王震將新疆治理得有聲有色。人們記住了瀏陽人王震,事實上寧鄉人陶峙嶽在新疆也乾得很好,沒有陶的配合,王不可能幹得那樣好。不光有大人物的貢獻,三千湘女入兵團,為兵團穩定發展做了很大貢獻。

幾百年來或西北人成為湖南人,還是湖南人成為西北人都有著剪不斷的緣,他們有擔當,有勇氣,有西北山與風的氣質!很般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