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怎樣種,才能避免不翻藤?

鄂東三農


糾正題主語法錯誤「怎樣種,才能避免翻藤」

在農村種過紅薯的都知道,紅薯有大有小,大的能超過一斤,小的卻細長如根,無法食用。早年農村常常拿這種不成形的紅薯大鍋煮熟餵豬,不僅影響了整體產量,也影響了其他可食用部分紅薯的品質。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土壤、施肥、水分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薯側生根鬚能力強,枝蔓葡地,葉子生長點只要溫度、溼度合適,與土壤接觸就有可能生髮小薯。

如果後期不加以干預,就能紮根結暑。由於生長空間限制紮根浮,形成不了有薯肉的塊莖,與正常薯塊爭奪營養,耗費地力影響產量,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以干預。



農村常用的做法是就是題主所說的「翻藤」亦稱「翻蔓」,將蔓翻離地面阻止了側生根鬚紮根,由於將蔓180度翻過來,改變了側生根向地的方向,可以有效阻止側生根鬚的二次扎入,將營養集中供給正常薯莖,保證了產量。

大家都知道一農有一個懶叔叔,他的一個懶方法,卻收到了比翻藤更有效的作用,這個方法就是「提蔓」。



  • 翻藤講究一提、二翻,如果種植面積少還忙的過來,如果大面積種植的不僅耗時費力,還增加了種植成本。

  • 而提蔓省去了翻的動作,將蔓原地提起放下即可,省去了翻的動作,省時省力不少。
  • 叔叔還做了專用的工具,將舊鐮刀刀頭裹上一層厚佈防止損傷枝蔓,將鐮刀刀片穿入枝蔓底部,輕輕提起託離地面,原地放下即可。


兩種方法都有什麼利弊呢,一農經驗總結得出幾點,各有利弊,大家按需選用。

  • 翻蔓易損傷枝蔓,打亂紅薯蔓自然均勻的分佈,降低光合效能。同時時間、人力耗費大。優點是徹底改變側生根鬚方向,防止二次下扎生根。
  • 提蔓的優點正好與翻蔓相反,不傷枝蔓,能很好保護自然分佈。缺點是需進行兩次提蔓,一般主莖50公分一次,1米左右一次。


通過一農的分析,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不過農村常有「翻蔓改提蔓,產量增加一成半」、「紅薯翻蔓,產量減半」的說法,一農也傾向於給紅薯提蔓的方法,您會選擇哪種方法,下方評論哦!——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情耕農


大家好,我是李茗說鄉村,我家在農村,每年都要種幾畝地的紅薯。

早些年,我們種植紅薯也是要去地裡翻薯藤。但是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民種植紅薯時已經不再翻紅薯藤了。

而且,不翻紅薯藤,紅薯也沒有減產啊,以前一塊地挖多少紅薯,現在不翻薯藤照樣也挖那麼多紅薯。

下面我來說說,怎樣種植紅薯,可以避免翻薯藤。

選擇短藤蔓紅薯品種

早些年,我們家栽的紅薯品種,大部分都是那種薯蔓長達3~4米的紅薯。

這種紅薯不僅藤蔓長,而且它的藤蔓上還會生長許多小氣根,然後結出很細的小紅薯出來爭奪養分,導致紅薯減產。

所以那時候每年六七月份,我們這裡的農民都會去地裡翻紅薯藤,順便拔掉紅薯地裡的雜草。

但現在,我們種植的都是那種短藤蔓的紅薯,而且薯藤上也不會生長氣根,所以,就算不翻薯藤,紅薯也不會減產。


栽紅薯前,地裡先除草

在種植紅薯前,可以在地裡提前二十天左右打除草劑,等到地裡的雜草都死了以後再開始種紅薯。

因為打了除草劑,紅薯剛栽下去時,雜草還沒生長出來。等到紅薯藤生長茂盛了,薯藤覆蓋了地面,雜草沒了生存的空間,也就生長不起來了。

紅薯地裡沒了雜草,而且薯藤又沒氣根,所以就避免了翻薯藤這個繁瑣又累人的程序了。

總結:選擇優質的短藤蔓紅薯品種,然後栽種前地果先除草,這樣種植紅薯不翻薯藤也是不會減產的。


李茗說鄉村


我是70後的農民,嚴格的說我們這一代不算合格的農民,從我能勞動時我們的田地就被徵收了,但在我的記憶裡紅薯是要翻藤,不然會紮根影響產量!

我們國家的農業技術和產量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落後的!除了幾項主糧可以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之外,其餘無一例外的都是手工作業,紅薯也不例外,技術也相對落後,甚至落伍!

這些年一直搞工業,搞高科技工業,忽視了農業。還有就是房地產開發,大片的徵用良田,土地閒置和荒置非常普遍,糧食價格暴風驟雨的下跌,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我們每年進口的糧食數量驚人,如果把錢用在科學興農和鼓勵興農,我想不會太久我們的農業技術和糧食產量一定會有驚人的突破!

如今國家正在搞大規模土地整合,集中機械化的作業,已顯現其效!

我想不僅主糧要搞,輔糧也要搞,糧食是國之根本,農民是國家脊樑,請聚焦三農,重視農民和農村!

拜託🙏


管勁松732


紅薯屬於喜光、喜溫農作物,對於光照、溫度要求嚴格。而在紅薯的生長過程中,薯藤生長茂密,翻藤能夠有效提高紅薯的產量,為什麼這麼說呢?

1、翻藤能讓薯藤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更利於紅薯塊根對於養分的積累。

2、翻藤能夠增強紅薯間的透氣性,能防止病蟲害的滋生。

3、翻藤能夠防止紅薯藤出現葉片發黃、腐爛現象,能提高紅薯葉的利用率。

在我們農村,不想給紅薯翻藤,但又想紅薯豐產,解決的辦法就只有割藤。原因便是紅薯藤特殊,其適應性強,割藤之後能夠迅速長出新藤。此外,割藤還能控制紅薯藤的生長,防止紅薯藤吸收掉土壤中過多的養分,而影響到紅薯塊根的生長。



值得注意的是:割藤切記不要齊地割,否則,在連續的陰雨天氣,會使潮溼的土壤與薯藤斷茬處接觸,導致薯藤傷口出現感染。此外,薯藤“齊地割”,還會影響紅薯進行光合作用,導致紅薯產量下降。


彝州老趙


紅薯種植在我們農村特別普遍,它對於土壤要求並不嚴格,在疏鬆肥沃、排水性好、通透性好的土壤中生長更加旺盛,在種植紅薯的時候,如果紅薯藤葉長得很旺盛,但是沒有進行翻藤,紅薯會減產嗎?

我們在進行紅薯苗移植前會對土壤進行施肥。一般使用農家肥,比如雞糞、鴨糞等優質的農家肥對土壤進行撒施

其次到了紅薯藤生長到一定的階段以後,它的薯藤就會生長出氣生根,這些氣生根直接扎到土壤裡面,所以說一些基肥比較充足的紅薯地塊,如果沒有對其進行翻藤的話,紅薯藤會越長越旺盛,越長越長。但是這樣就會導致紅薯由於失去營養和充足的養分,最終導致紅薯個頭小、產量低的情況發生。對於很多農戶來說,如果種植很多紅薯,



翻藤確實是一件比較費力氣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生長調節劑進行控制,比如說矮壯素,將其噴施之後就會起到養分佈局的合理調整,避免莖葉吸收太多的營養,可以讓塊根可以更好的利用養分,快速的膨大。這種情況下可以大家的節約成本,更好的控旺,實現著產量的增加。


鄉村小曲


紅薯翻藤(翻秧)是控制紅薯旺長的一種傳統辦法,紅薯秧在長到近100釐米時就要翻秧,如果不翻秧,那紅薯藤蔓旺長,營養大多消耗在藤蔓枝葉上,留在根部少,而不會長薯塊,造成紅薯產量低。

紅薯藤蔓在生長過程中,莖節點也會長出根系,用來吸收土壤中營養,使藤蔓旺長。因此

我們翻秧,是為了扯斷莖節點上的根系,控制藤蔓生長,使營養流向薯塊。

但實際證實,這個方法雖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因為紅薯薯塊生長是需要紅薯葉片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才能轉化為營養物質,翻秧後,藤蔓受傷,葉片翻轉,影響了紅薯葉片的光合作用,對增產起了不利影響。所以現在一些專業種植戶使用控旺藥劑進行控旺,既能控制紅薯旺長,還能促進紅薯的光合作用,增收效果比較理想。

另外,有的人不願使用藥劑,他們就對翻藤技術進行了改進,變成了提藤。也就是說,到了說翻藤時,直接將紅薯藤提離地面,並按原狀放回地面即可,而且還可結合使用摘心的辦法,控制旺長,並減少對原植株的影響。




小毛豆的日常


每年都會扦插些紅薯,不覺己幹這活而四十多年了,不說科學,但經驗還是有的。


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

只要選好扦插紅薯的季節時間段,扦插藤上節,適時培土,紅薯不翻藤,也不減產。反之會減少紅薯產量,增加紅薯藤蔓產量。這個當然是看你需要什麼了,有些會用紅薯藤蔓來先養豬,牛等,時常去割取一部分紅薯藤蔓,此時順手翻一下,那也是可以的,不用刻意去翻藤了,這樣將來地下紅薯有些些影響,但在用處上,或總產量(紅薯塊加紅薯藤蔓)創造的營養價值上也不會減少,可能還在增加。

不過現在種植紅薯的目的許多有所改變,那是光要點紅薯塊莖人吃,或售出產生經濟來源。那麼這是一個平衡術的問題,地上部分紅薯藤蔓過多,地下紅薯塊莖可能減少,紅薯藤蔓過少,也有可能地下紅薯塊莖減少。這牽扯到一個紅薯的積溫問題,紅薯生長到一定的時候。當紅薯的塊根與地位相適應的時,紅薯塊根在那時膨大生長,需要地上的肥力和紅薯藤蔓葉片上的支持,這雙向的結合,在地裡適溫的情況下,時間越長,紅薯的產量就越高。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某一年的霜降低溫推遲,在同一塊地上的紅薯如果未能挖取的,有時候短短的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再去同一塊土地上挖起的紅薯的產量,增加的非常多。

怎麼種,又不用翻藤,而紅薯又高產呢?

現在家裡是不養豬了,我所種植的紅薯。也是隻要紅薯塊莖,但又不願去翻紅薯藤蔓,經過這10多年的懶試驗,稍微總結的一些方法。

我們所知道的,紅薯藤蔓在20~30度的時候生長最快,而且葉和葉柄是最密集的。在這段時間裡,基本上是雨水較多的季節端午前後(江南地區),紅薯的藤蔓由於氣溫的適合生長和藤蔓密節,有一股重力作用,此時的紅薯藤蔓葡蔔生長很易生長出鬚根,這些鬚根我們在扦插時用的二,三葉柄段上均有,如果用這些扦插下去,而剪去鬚根,也就造成一株紅薯多處根生長這往往引起以後紅薯莖塊生長不集中,成活後多是紅薯藤蔓節節生根,無法集中生長出紅薯塊莖,從而減少紅薯塊莖產量。



這個問題就有人為干撓才可能使此事少發生,剪成扦插段時儘量選擇沒有鬚根的段或將上幾節鬚根統統剪去再扦插這樣選擇以後可少翻紅薯藤蔓。

選擇端午後多數氣溫高於30度後扦插,這時的成活後,紅薯藤蔓生長的節(葉柄間距)稀出許多,生長也快速,沒有了易生長出鬚根的氣溫和溼度,此後生長紅薯藤蔓開始的離蔸30釐米很少生長鬚根,為以後不用翻藤創造出第一節,只要這一節藤蔓不生長鬚根多不會分散地下紅薯膨大時營養集中。



再就是紅薯藤蔓生長過30釐米後,立即開溝兩向培土於扦插蔸處,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利於紅薯以後的膨大有土覆蓋。二是紅薯藤蔓的方向是往下切生長的,立即需要薯蔸營養輸送,沒有了柄節中生長鬚根的可能性,這樣可能生長約20釐米後,培松泥土己經緊固,和高溫的來臨,紅薯藤蔓只有往前一直生長,沒有了鬚根能生長出來,就徹底不用翻藤紅薯也能生長很好了。

紅薯藤蔓翻藤具體一點講就是不讓藤蔓節中生長鬚根出來,影響營養不集中而影響薯塊膨大而減產。這些年我都是這麼做的,也不翻藤而產量蠻好的,你認為這樣做對嗎?


老艾葉


說起紅薯翻藤,不少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可能都會有印象,因為紅薯作為大家非常喜愛的食物之一,每家每戶都會種植一點紅薯,每逢七八月份尤其是雨水過後,更加容易出現旺長,藤蔓接地的地方生出許多的氣生根,制約紅薯產量,而且旺長,那麼如何在不翻藤的前提下,實現紅薯高產呢?

關注科學興農的朋友或許有印象,之前曾經對紅薯是否翻藤做過一個解讀,其實翻藤也並不見得就一定能夠促進紅薯高產,而且促進紅薯高產的方法也有很多,並非只有翻藤這一條路。在許多地方紅薯發展已經成為了地方的產業,因此種植的紅薯都是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如果依靠人工來翻藤的話,消耗的人力物力是何其龐大。因此能夠在不翻藤的前提下實現高產,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所期待的目標。

七八月之際,氣溫環境適宜,紅薯的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快,因此旺長現象非常容易發生,所謂的旺長也就是植株的營養過多的供給給莖葉部分,無法將更多的營養運輸到薯塊部位,造成所謂的營養浪費,這種情況下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紅薯高產的。

因此在發現該狀況後,應該及時控制旺長,生產上可以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比如說常用的矮壯素,噴施之後會大大抑制紅薯的生長速度,將更多的營養轉移至薯塊部位。雖說翻藤也同樣可以實現控旺的目的,但是效率實在是太低。

另外,旺長也可能是由於肥料供給失衡導致,在發生旺長的時候應該及時的調節肥料供給,可以適當的噴施磷酸二氫鉀,不僅實現了有助於控旺,同時還可以提高紅薯的品質。

同時為了實現紅薯高產,控旺的目的,因此掐尖其實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掐掉的紅薯尖還能夠做菜,或者出售,真的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羌寨小敏


紅薯有長藤蔓品種和短藤蔓品種之分,這兩個品種的紅薯在其生長的過程中,都依靠藤蔓莖葉吸收光合作用促進地下莖塊生長。藤蔓在匍匐地面自生長的同時會吸收地裡的水分種養分,使得紅薯藤蔓長出許多節根。節根又很快生長出許多小紅薯,這將嚴重影響紅薯主根部位的莖塊會生長,降低紅薯的產量。

在傳統紅薯種植方式上,人們通常會通過翻藤來促進紅薯生長髮育。但是翻藤也有弊端,一是打亂了紅薯藤正常的生長節奏,在翻藤的過程中,由於紅薯藤生長的無次序,縱橫交錯,人工翻動時難免損失莖葉,使其生長受阻。二是在翻動藤蔓後,其不由自主的會進入一至二天的緩苗期,這無形中也會影響紅薯生長髮育。三是翻藤作業費工費事,增加了人工成本。



均衡比較,在翻藤的利與弊之間,翻藤確實能增加紅薯產量,其利是大於弊的。但是,我們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辦法來避免翻藤帶來的弊端,又使紅薯不減產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採用提藤的辦法事解決。

那麼,怎樣種植紅薯才能避免翻藤作業,採用提藤作業代替呢?只要我們做好以下點工作,採用提藤作業完全能夠代替翻藤。

一,種植紅薯時,應選擇沙質或半沙質的田地田栽培紅薯。這樣的土質,利於紅薯地下莖塊膨大,紅薯藤蔓長出節根後也很輕鬆的拔起。不像粘土那樣,節根不易拔起,反而容易扯斷藤蔓。



二,易選用短蔓品種紅薯栽培,紅薯藤蔓短,長的不會亂七八糟,更方便提藤。


鄖陽老五


過去種植紅薯想要提高產量必須給紅薯翻藤,紅薯的這個田間管理操作之所以能傳流下來和過去紅薯種植技術落後有一定關係。過去紅薯藤蔓都非常的長,有些時候你拉起一條紅薯藤都不知道它是從哪個紅薯梗上爬過來,三四米長的紅薯藤不翻不成。

紅薯藤長期爬埂與地面接觸,會在紅薯莖節處生長出不定根,這些不定根原本也能夠長成紅薯,可惜養分不足完不成細胞進一步分化,成了根不根薯不薯的假根假薯。偏偏這些不定根也要生長自然也需要消耗養分,導致紅薯葉子光合作用的產物輸送不到紅薯地下塊莖上,進而影響了紅薯產量。

敲個黑板: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什麼方法可以使紅薯不需要翻藤?

  1. 現在紅薯種植有一項很重要的田間操作就是控旺,控旺好的紅薯田一眼望過去能分得清溝壟不說紅薯藤蔓最長超不過一米左右,而且基本上不存在不定根問題。

  2. 紅薯藤蔓不在出現不定根,而且紅薯藤蔓變得很短,自然也就不需要翻藤了,紅薯藤蔓對養分的消耗有限自然也就不會影響產量,或者對產量影響很小。


  3. 當前紅薯種植避免翻蔓最好的方法就是儘量做好紅薯控旺,而且是化學控旺至少三次噴施烯效唑等控旺藥劑,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田間積水等問題日常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