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人海茫茫,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愛情而走到一起,可能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可能,經過歲月的考驗之後,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最終黯然分手。


1. 秦香蓮“太狠毒”?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要說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分手都不是什麼大事,大清早就亡了,也沒有“從一而終”的說法。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感情沒了,緣分盡了,分手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也有人不甘心自己的感情錯付,不能接受分手的結果,鋌而走險也不是沒有可能。

湖南長沙就曾經發生過這麼一起慘案:一個19歲的大學女生小童,因為男友于某不願分手,兩人再次起了爭執,於某多次懇求無果,用事先帶來的刀壓在了小童的脖子上。殺害小童之後,於某也自殺身亡。

這樣的故事實在是令人痛惜。可那天,痛心之餘,朋友忽然說了這麼一句:“秦香蓮不也是一樣嗎?就算是陳世美拋棄她娶了公主,也不至於一定要置人於死地吧?畢竟是夫妻一場,這女人,實在是太狠毒了。

我不由得愕然,這只是離婚的問題嗎?


2. 這婚,不是你想離就能離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乍一看,事情的開頭好像確實是由於陳世美停妻再娶而起的,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重婚。於是,有人認為,不就是少了離婚這道手續嗎?古代男人地位那麼高,陳世美只要把休妻書往秦香蓮身上一扔,就等於是離婚,她就不是人家妻子了,還有什麼好鬧的?

真的這麼簡單嗎?古代雖然男尊女卑,男人的地位遠遠高於女人,

但是這“休妻”,可不是你想休就能休的。

雖然有“七出”這個男性標準的休妻理由,但還有“三不去”的說法,就是說,有這三種情況的妻子,是絕對不能休的,否則男人一樣觸犯律法。哪 “三不去” 呢?分別是“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

我們再來看一下秦香蓮夫妻的情況。


3.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古代的科考可比現在要難的多,春闈三年一考,也就是300人左右。古代的人口基數再小,全國選300人出來,還有朝廷上各種“關係戶”,沒有點福運,只靠文采想中個進士幾近於痴人說夢。當然,這是戲劇作品,咱們不能叫這個真。

我們都學過《范進中舉》,范進一個只知道讀書什麼都不會的男人,家裡過的那是什麼日子?老孃都快要餓死了,妻子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一家人只是苟延殘喘而已。

我們把眼睛投向陳世美的老家,看看陳世美考中之前的情況。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都說是“十年寒窗”,古代貧寒士子讀書的辛苦是不問可知的。當然,陳世美沒有像范進一樣考那麼多年,如果是這樣,公主也不會看上他了。但顯而易見,秦香蓮也沒過過什麼好日子,一家的重擔都壓在她的肩上,白天不僅要下地幹活,回來要洗衣做飯,晚上還得紡紗織布。一年到頭,沒有一天清閒日子。

而我們的陳大駙馬,和古代的大多數士子一樣,有讀書的幌子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奉養父母、撫養兒女這些養家餬口的責任都推給妻子,自己“一心只讀聖賢書”去了。從這點來說,我們古代的女人真的很偉大,男人也真的有點不夠男人。

就陳家這種情況,一場饑荒就能幾乎全家餓死,說一個貧賤絕對不為過。陳世美一朝成名,就要拋棄糟糠之妻,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正好符合了“三不去”中的“前貧賤後富貴”


4. 她比“與更三年喪”更盡責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在陳世美進京趕考之後,家鄉連年遭遇災荒,秦香蓮的日子更為艱難了。

以前,她還能靠織布刺繡貼補家用,但災荒年間,人們連吃的都沒有了,誰會去花錢去買這些不必要的東西?陳家的日子,自然就過得捉襟見肘。

都說隔輩親,做爺爺奶奶的,平時有一口好吃的,都要藏起來,等孫子孫女來了,再高興地看著他們吃下去。遇到災荒,又家無餘糧,我們可以想象,陳世美的父母肯定是寧願自己一口不吃,也要把吃的省給孫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位老人最後雙雙餓死,就是可以想見的了。

注意!這裡秦香蓮是獨自一人埋葬了公婆之後,才奉命進京尋夫的。與“三不去”中所說的“與更三年喪”相比,很明顯,秦香蓮做得更多


5. 秦香蓮已經無家可歸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最後,我們再來看“

有所娶無所歸”。這是說,如果兩家成親的時候,女方的父母家庭都在;到男人想休妻的時候,女方的父母家人都找不到,這樣你還非要休妻的話,不是逼著女人去死嗎?這也是律法所不允許的。

故事中沒有提到秦香蓮的家庭情況,但我們可以合理推想一下:

現代人結婚,不管什麼身份地位,只要兩個人相愛就行,即使父母不同意,領了結婚證,就是誰都不得不認的合法夫妻。連哈里王子都有梅根這麼個“草根王妃”呢,英國王室不也一樣沒轍。

放到古代去可就不行了,古代人結婚絕對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結兩姓之好”,門當戶對是一定要講的。因此,我們可以想象,秦家的情況應該跟陳家差不多,不是農家,也是寒儒之家,不管是哪一種,都富裕不到哪去。

家境相當的兩家人,遇到了連年災荒,一家幾乎全家餓死,另一家的日子能好過嗎?結果可以想見,無論秦家能僥倖存活下來幾個人,最先死的,肯定都是秦香蓮的父母!

父母雙亡,兄弟零散,這個時候的秦香蓮,如果不被丈夫接納,真的是一無所有,這才是真正的“有所娶無所歸”


6. 不能休那就殺掉?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按照律法,無論怎麼算,秦香蓮都是陳世美休不掉的妻子。既然不能休,她就只能是原配,先入門為大,公主豈不就成了妾?

別說公主願不願意,打死陳世美,他也不敢啊。

當然,按照現代的法律,無論是不孝還是重婚,最多也只是坐牢,夠不上殺頭的。古代律法雖然更為嚴酷,但讓陳世美最後丟了腦袋的,還真不是因為這個。

熟悉這個故事的人都知道,陳世美堅持不認妻兒,秦香蓮本來已經是心灰意冷,準備回鄉了。這個時候,陳世美幹了什麼呢?他為了以絕後患,派武士韓祺前去追殺自己的妻兒,並要求帶染血的鋼刀回來作為憑證。

含辛茹苦奉養父母的妻子,兩個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兒女,都說虎毒不食子,這得是多麼狠心的父親,才能這樣趕盡殺絕?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而本來一無所知的韓祺,知道要殺的竟然是陳世美的結髮妻子和兒女,怎麼也下不了這個手。可他回去也沒法交差,很可能還會禍及家人,最後只能一死了之。可以說,韓祺雖然不是陳世美親手殺的,但絕對算是被他逼死的。

對秦香蓮來說,不認妻子不要緊,但派殺手來殺害自己的兒女,這種事情絕對觸犯了一個母親的逆鱗,絕對不可原諒

一個素不相識的殺手,都比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丈夫更有人性,韓祺的死,就是壓在秦香蓮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她不願再沉默下去,必須奮死一搏,讓真正做了錯事的那個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7. 結語:神州有青天

“不就是離個婚,至於置人於死地嗎?”│秦香蓮真的“狠毒”嗎?

最後,就是戲曲藝術常有的大結局了,即使磨難重重,壞人必將受到懲罰。我們萬能的包青天,再一次不畏權貴,排除萬難,把陳世美送到了虎頭鍘下,還了秦香蓮母子一個公道。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從一個離婚案件,演變成了刑事案件。雖然最初是由離婚而起,但離婚事件絕不是陳世美必須死的理由,只能說是一個導火索吧。最終害死他的,是他自己骨子裡的心狠手辣、冷血無情。

試想,就我們這些長在紅旗下的現代女性,如果有一天男人搭上了“白富美”,不要你的人不說,還要把你和孩子都統統幹掉,好獨霸家產,和小三雙宿雙棲,瀟灑快活,你忍得下去?

我想,你肯定不能,我也不能。

所以,不是秦香蓮狠毒,如果真的逼到了那份上,我們很有可能比秦香蓮更狠心、更決絕。


作者簡介:陌陌村語,一個熱愛文字的小女人。一杯茶,一本書,心有陽光,笑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