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文|這張照片命名為《旋律》,如同把想象的風箏交到你手裡


原創圖文|這張照片命名為《旋律》,如同把想象的風箏交到你手裡

重慶·石門大橋

文字+攝影|水筆翔飛


原創圖文|這張照片命名為《旋律》,如同把想象的風箏交到你手裡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9月,重慶,石門大橋。

如果說旅行隨拍的圖片算是一種記錄,而這張似乎可以稱之為“作品”了,或者說靠作品的距離更近一些了。

大面積傾斜的橋索負責視覺衝擊,站立的路燈靜若處子,騎單車的人動如脫兔。靜是世界的一面,動是世界的另一面,動靜結合,才是全世界。

而且,還有旋律呢!你聽見了嗎?

是的,我把橋索當作了琴絃,一弦一柱思華年。是的,那不是橋,那是一座超級大的瑟,雖然夠不上華麗,稱不上錦瑟。但只要耳隨心動,一波一波的旋律就會湧到耳朵裡。

而你聽見了嗎?有多古典,或者有多現代?

因此,這幅作品,我命之《旋律》。

只要你認可我的命名,我心頭的念想、聯想,也算合拍於你,沒有太過無聊或蒼白了。

為圖片命名,就像起人名、起書名、起篇名一樣,就像為電影起名、為雕塑起名、為畫作起名一樣,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

我讀過的書中,喜歡的書名有:直抒胸臆的,比如唐家三少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設下疑問的,比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擱置意象的,比如渡邊淳一的《孤舟》。表達情緒的,比如辛夷塢的《原來你還在這裡》,等等等等。

總之,一件作品名能給人思想、給人精神、給人力量,使人意會、使人寬闊、使人愉悅,便是不錯的、成功的。而我的《旋律》,又類屬於哪種?我不歸納了。在這裡,我把想象的風箏,交到你手裡,你自個兒放飛吧!

其實,旋律,不只是產生於音樂。我以為,凡是有韻律、有節奏的事物所構成的平面或立面,都會使人感到旋律的存在,比如那一級又一級的臺階,比如那一浪又一浪的波濤,比如那一層又一層的梯田。

但凡在生活中,覓到一種非音樂般的旋律,我會因之而興奮,而徹夜不眠。我願意把這種旋律當舞伴,和它翩翩起舞;我願意把這種旋律當彩虹,我痴痴望著它。

就像我拍到的這張照片,無意中邂逅了一種旋律,但它是凝固的,如同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一樣。它只提供給我們意象,你能聽到什麼是什麼,能聽懂什麼是什麼。沒有標準答案。凡能使你快樂的、感動的、憧憬的,都是美妙的。

收穫這美妙的旋律,我的激動不亞於讀到一首好詩、一篇好文,不亞於在舊物市場淘到一件寶貝,不亞於自己的文字,在某次比賽中獲獎。

那是一個陰天的下午,想拍點東西,又不想跑遠了。就在家附近轉悠,冥冥中走到沙濱路,冥冥中走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冥冥中有個位置是為我準備的。一抬頭便望見石門大橋那形式感很強的橋索,拿相機取景時,瀰漫我的不是橋索本身,而是一根一根的橋索所撥出的旋律。觀察了一下橋面,時有漫步的行人,時有跑動的自行車。若是前者,顯然畫面張力不足,就差騎單車的人了。我準備好了,就等機會垂青了。

然後,一切水到渠成。

陰天和大面積的黑色線條,簡約到如天然的黑白風格。我乾脆一鍵就處理成了黑白。我真的很喜歡這種簡明,我的性格,我的人生亦如此。

2020/3/3

原創圖文|這張照片命名為《旋律》,如同把想象的風箏交到你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