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2019年的冬天彷彿特別漫長,日子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停駐,隔著空曠的街道,隔著遙遠的青山,與我們靜默相對。雖然下了一場雪,又下了一場雨,春暖花開的日子依然看不見,我們隔著窗子,翹首期待,2020年的春天。
臘梅送香,枇杷映黃,是誰偷換了春光。從樓下回來,買回來一簍子枇杷,算是借點春天的味道吧。從寒假開始到小區閉門,已經有二十天沒有出門了,幸好家中屯了足夠多的茶,足夠多的書,能讓焦慮的心暫時沉靜下來。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很少去看窗外,我知道,其實我是有些害怕。習慣了看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就會害怕看今日的空巷無人,習慣了聽門外小商販們的叫賣聲,就會害怕聽見今日寂靜的風聲。桌子上的臘梅花,從一粒一粒的花苞,到盛放,再到今日一朵一朵兒的落下來,我小心的拾揀起來,留著煮茶的時候借點兒梅香,留著,等那個愛喝茶的姑娘回來,跟我一壺茶消磨一下午的時光。
多年來,我印象裡的寒假是一分為二的,立春之前喝普洱,立春之後換白茶。冬日是屬於普洱茶的,身體的鬆懈,飲食的無度,都需要一杯濃濃的普洱來緩解,或者乾脆來一壺碎銀子,咕嘟咕嘟的煮著,暖融融的茶香,就能把料峭的寒意融化了,漂浮在空中,然後落地,慢慢的滋生出一地的春色來。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若是用有點年頭的陳皮來配,那就煮上一壺老白茶,陳皮的甘香會讓白茶增加幾分濃豔,若青衣唱罷小旦一掀門簾子,露出的那一段兒清麗柔美,著實逗引著舌尖的味蕾,都活潑起來。找出那把用了多年的小剪刀把陳皮都剪成小小的一塊,每次泡茶,揀上三兩片兒就好。剪子上面張小泉三個字已經有些暗沉,彷彿已經被歲月打磨了昔日的鋒利,但是還是喜歡用,年齡大了,老物件才是心頭好,若日久的陳皮,去了橘的青澀,被日日的光陰晾曬,風乾,在水中復活,與茶相遇,那些香氣是有靈魂的,能浸潤枯乾的日子,能溫暖寒冷的季節。
雨水之後,開始換茶,茉莉銀針就成了首選,茶芽兒入水,便如青蔥年華的小姑娘,一顰一笑都帶著花香。以花窨茶,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了,據漢朝《史書》記載,茉莉花最早起源於古羅馬帝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後成為佛教聖花,之後隨印度佛教傳到福州。茉莉花在唐朝時被認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徵,代表士大夫的氣節。人們認為,茉莉花一出,則百花不香,從那時候開始茉莉花就成為了“天香”。宋朝時,興起了以香入茶,宋時有幾十種香料茶,但歲月淘沙,而今只剩下五、六種,茉莉花佔比96%,茉莉花茶由此興盛。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明朝末期,茉莉窨茶開始商品化,清朝時期大量商品化。慈禧太后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慈禧認為自己膚如凝脂、肌如皓雪,於是規定除自己外,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外國使節及其夫人到中國時,慈禧就經常將茉莉花窨制的茶作為禮品送給這他們,所以在慈禧掌權的幾十年間,茉莉花一度被認為是“國花”。
上好的茉莉銀針,是以白毫銀針早春鮮葉,做成烘青綠茶,再加窨茉莉鮮花。所以我們入手到茉莉銀針是見茶不見花,清香入肺腑,茶香沁人心。看成茶,條索緊細如針,勻齊挺直,滿披毫毛,品茶湯,則香氣鮮爽濃郁,湯色清澈明亮。沖泡時則茶芽聳立,沉落時飛雪盈落,煞是好看。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我有一壺茶,可以慰平生。這話是一個愛喝茶的小朋友說與我的,她生在春天,靈活的眸子帶著露珠的清潤,一笑起來,如同茉莉花兒一般清潤可人。只是這個孩子如今白衣加身,成了衝鋒陷陣的勇士,她說,祖國守護我們長大,而今,是需要我守護的時候了。每日,我看著朋友圈,去尋找那個茉莉花樣的姑娘,卻只看見一群穿著隔離衣的背影。
三月,姑娘,我只想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凱旋歸來。

三月,泡一壺茉莉銀針待你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