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中高考!如何將抗疫與寫作完美結合

2020年初,春風已至,春花已開,但擺在世界人民面前的“寒冬”依然未退去,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席捲世界,大有全面爆發之勢。當前國內的形勢正在好轉,國外依然嚴峻。

對於我們學生,學習的陣地也由線下轉到了線上。停課不停學,中高考漸漸逼近,加強自律之餘,更需要從疫情中汲取營養,轉危為機,化被動為主動,更加自信地迎接挑戰。

為幫助廣大同學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現將可用之素材整理如下,但借鑑之餘還望多多思考,真正融會貫通有所得。

  • 抗擊疫情的歌曲

《武漢伢》《為了誰》《等風雨經過》《讓世界充滿愛》《堅信愛會贏》《白衣長城》《出征》《愛的橋樑》《together》

備戰中高考!如何將抗疫與寫作完美結合


  • 觸動人心的句子

1.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防控我是專業的,必須站出來冒這個險。”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院感防控專家組成員秦文

2. “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1月28日,84歲鍾南山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談及武漢,雙眼含淚

3.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

(很多醫務人員都很年輕,平均年齡才28歲。可面對新冠肺炎,他們卻以大無畏的精神,堅守陣地,逆行而上。)

4. “我沒有錢,所以我只能捐菜,我有什麼就捐什麼。”

——河南信陽菜農李俊

(其和家人計劃將自家菜地75-80噸蔬菜捐出,用於支援疫區一線醫護人員,其中50噸運往武漢。這幾乎時他半年全部收成,而他去年才把種菜的貸款還清。)

5. “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災、不笑人禍、不笑疾病。立地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師、救人之醫、護國之軍。從今往後,你能做到嗎?

(傷醫事件需警醒)

6.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凍死於風雪!為生命開路者,不可使他困頓於荊棘!”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最早向外界發出新冠病毒防護預警,接著自己被感染,證實了病毒的存在,於2020年2月7日凌晨去世,)

7.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身患漸凍症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8. “這些刻在我們臉上的印痕,會成為永恆的記憶。”

——一線醫護人員的臉被口罩、護目鏡壓得傷痕累累

9. “頭髮沒了可以再長,現在首要問題時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去救更多的人。”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90侯護士“光頭明志”

......

注:抗疫期間觸動人心的話語很多,此處只列舉幾個典型,可自己根據疫情時時關注更新。


  • 抗疫故事(圖片可自查,此處僅列舉正面故事)

1.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由於漸凍症的折磨,他走起路來高低不平。

2. 2月2日,山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征馳援湖北,66歲的王衛國把醫生女兒王婷送上前往武漢的飛機。17年前,70多歲的母親坐著輪椅把同樣是醫生的王衛國送上抗擊非典的太原前線戰場。(傳承與大愛)

3. 抗疫英雄鍾南山的故事(需挖掘)

4. 2月1日,武漢8名“造謠者”之一的謝琳卡醫生拒絕了北京一家公益組織“守護者後盾行動公益項目”的10萬獎勵,她說:“我沒有被感染,不需要資助,如果可行,可以把錢換成物資捐給我們腫瘤中心。”

5.

1月31日,廣東東莞南城醫院護士長侯小瓊在連續工作9天后突然暈倒。院長介紹侯小瓊一直堅持在抗疫一線,每天工作近13小時,在醫院值班室住了幾個晚上,因勞累導致心動過速而病倒。(像這樣在一線忍受勞累堅持抗疫的醫生護士比比皆是)

6. 佘沙,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同時也是08年汶川地震的倖存者;12年前,她的家鄉遭受重創,是四面八方的大愛匯聚,將她從廢墟中託了出來;12年後,在又一場災難襲來之時,她毫不猶豫果斷選擇備戰上前線。

7. 韓紅與韓紅基金會,每一次重大災害救援現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需挖掘)

8. 林生斌,杭州保姆縱火案家屬,一場大火讓其失去妻子和三個孩子。面對疫情他毅然自掏腰包向杭州紅十字會捐贈了5000個口罩,單價18,共計90000元。(縱火案不久,他聯合好友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用於提升高層住宅防火減災水平)

9. 漢口江灘的一家餐廳,自2月2日起,包括總經理在內的4人,自願開始上班,一同為武漢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免費準備餐食,他們每天從早8到晚7,為醫院提供午、晚餐,每餐100份,每份三菜一湯。

10. 1月30日,河南光山縣文殊鄉一段廣播火了,因為村裡許多老人不會用手機,,但卻愛聽豫劇,為了能更好地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文化站便想到了通過改編豫劇來達到宣傳目的。

11. 河南許昌最受青睞的胖東來超市老闆於東來,每次大災大難前,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捐款捐物。面對這次疫情,他也毫不猶豫捐出5000萬救災款。並且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依然儘可能地保證蔬菜食品的平價供應,作為一個商人,令人肅然起敬。(心中有大愛,自然受青睞)

12. 硬核河南的防護戰,全國“抄作業”(需挖掘)

13. 河南洛寧14歲女孩郭翠珠,因上網課,家裡沒網,所以只能到村支部蹭網,父親默默地蹲在角落陪伴女兒。同樣受疫情影響,15歲的女孩楊秀花,每天要爬一個小時的山路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窩在崖壁邊上課。因為學校要求7點45打卡,因此她6點就得起床,儘早出門,書包裡裝著饅頭、包子當作乾糧,直到下午5點,天差不多黑才回家,算下來,每天崖壁學習至少10個小時。(現代版的“鑿壁偷光”)

14. 黃玉婷,武漢市一名高三學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為輕症,被獨自收治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來的時候除了日常用品,還帶了一大包複習資料。晚上十點,大多數病人都已經躺下時,她依然安靜地坐在小書桌旁,寫英文單詞,啃五三。她說:“六月就要高考了,我不能放鬆,一定要考出好成績。”

15.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的國家力量與感人故事(需挖掘)

......

注:文中標註“需挖掘”意為故事太長,做省略之意,可以在閱讀完後自己查找。另,抗疫動人故事太多,可自己根據疫情更新。

備戰中高考!如何將抗疫與寫作完美結合


  • 疫情下的反思:總立意——“責任”

1. 敬畏自然

從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角度思考(從病毒的來源“以小見大”進行聯想思考)

2. 珍愛生命

疫情數據是冰冷的,要看到關注到數據背後那些“鮮活”的生命

“抽象是記憶最瘋狂的敵人。它殺死記憶......大屠殺意味著的不是六百萬這個數字,而是一個人,加一個人,再加一個人.......只有這樣,大屠殺的意義才是可以理解的。”

——猶太裔漢學家舒衡哲《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博物館的光照之外》

“重視那不幸人群中的“個”,愛護生也愛護死,嚴肅對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它教會我們一種打量生活、對待同胞、判斷事物的方法和價值觀,這是我們認知生命的起點,也師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最正常態度。在世界眼裡,我們也是一個“個”,忽視了這個‘個’,也就喪失了對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此段引用同時出自王開嶺《打撈悲劇中的“個”》)

3. 直麵人性:

疫情“照妖鏡”下的眾生相:倒賣口罩、聞“鄂”喪膽、紅十字會、出國避疫......

4. 文化反思: 論讀書的重要性,傳統文化的魅力

“遙望萬里外,荊門煙霧開。”

——後半句出自陳子昂《度荊門望楚》。寓意是盼望湖北疫情早日結束,雲開霧散

寸心何以贈,自有冰心壺。

——出自駱賓王《送別》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

——出自《詩經·小雅·六月》,表現戰車平安,俯仰奔馳的景象,氣勢雄偉,士氣高漲。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出自日本人長屋詩句《繡袈裟衣緣》,被收錄《全唐詩》中。鑑真曾身披繡有此句的袈裟六次東渡,去日本傳法。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全詩慷慨激昂,體現了軍民同心,同仇敵愾的高昂士氣。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出自南北朝詩人陸凱《贈范曄詩》。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出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意為一路相連的青山櫛風沐雨,同頂著一輪明月

5. 家國情懷: 個人、家庭、集體、國家的關係角度分析

“我有國士,天下無雙”——鍾南山

6. 獨立思考:

疫情下鋪天蓋地的消息,造成的恐慌歸根於缺乏獨立判斷辨析能力

青年人要擁有獨立人格,辨別是非能力,自主獨立思想

7. 熱愛生活:

“真正的勇氣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卻仍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8. 自律自強:

疫情是場大考驗,能否跨坎躍溝、打怪升級,關鍵靠自律!

注:此處只提供立意的角度,疫情下的材料比比皆是,在此不一一列舉,但思考角度可以借鑑。標題中的“責任”可以作為總立意,即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從責任角度去詮釋去分析。


  • 對於材料作文擬題的建議:

1. 濃縮觀點

2. 多用修辭:比喻、擬人、誇張、對比、對偶、化用......

3. 給標題定調:疑問、反問、胡告、感嘆......

例:疫情風颳不走人性美、聞鄂色變、防毒莫防人、武漢人、是同胞l也是同袍、卻道今人心易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