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很多家長一提到孩子的學習,頭就開始大了起來。每次讓他寫作業,一會兒玩玩筆,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打瞌睡……半天就是學習不進去。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取代了玩的時間並且枯燥單調,他們自然是不會喜歡,也難免在學習的時候磨磨蹭蹭。

很多家長覺得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沒意思的事,不逼迫孩子學,他就永遠學不會。有些家長甚至在勸過、罵過、打過孩子之後選擇放棄,讓孩子自己看著辦。但面對學習這件事,家長不逼,孩子就真的不會主動學嗎?

答案並非如此。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越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越是不需要家長操心。因為學習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就不是一件負擔,而他們也能夠從這件事中找到樂趣所在,因而能夠堅持下去。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心流體驗"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曾經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心流"的概念。那麼什麼是"心流"呢?米哈里,將其定義為:一種能夠令人的精神完全集中在某件事情上的感覺。在產生這種感覺的同時,也會帶有強烈的興奮感和充實感。

也就是說當我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裡面時,那種專注的狀態甚至讓我們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而在事情結束後則會有感覺充滿能量和滿足感。對於很多人來說,玩遊戲、打球、讀書、跑步、爬山、跳舞等等都是他們的"心流活動"。 米哈里認為,"心流"是人心理上的最優體驗感,當在一件事情上具有"心流體驗"之後就容易對這件事"上癮",同時促使自己不斷地去獲得事後身心愉悅的感覺。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就好比玩遊戲,遊戲通常會給玩家設置一些難關,其中就經常會出現過關、打怪、回血等設定以此增加遊戲的挑戰性。而玩家就是通過在感知挑戰,接受並專注地贏得挑戰這樣的過程中找到一種狀態,併產生"心流體驗"。這也就是很多人人往往會沉迷於遊戲的原因。

"心流體驗"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學習,有些孩子卻不喜歡呢? 實際上,很多時候往往是家長比孩子更加覺得"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需要靠逼迫才能學習。"但是,這樣的想法往往就會導致孩子沒辦法從學習的過程裡獲得愉悅的"心流體驗"。

的確,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每天得早早起床到學校上學,上了一天的課回到家還要做作業。除此,很多孩子在週末假期還有很多興趣班、補習班要上。別說孩子,就連每天陪著孩子的家長都會覺得辛苦。 但對於那些能夠在其中收穫"心流體驗"得到快樂的孩子而言,這些辛苦可能就成了"享受"。而感覺不到樂趣的孩子就會覺得是"忍受"。甚至一離開學校馬上就把學習拋得遠遠的。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能夠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就要讓孩子能夠"享受"學習,而不是"忍受"學習。因此,聰明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引導孩子追求學習中的"心流體驗",讓孩子從學習中收穫到真實的愉悅感。

在米哈里的實驗中我們也發現:人在感受到"心流體驗"的過程裡,他們的專注力是處在高度集中的狀態,其中的無窮樂趣更是容易讓他們忘記周圍的環境。這種投入實際上也是人感到幸福的重要來源之一。不同於人體感官器官的滿足,這種心理上收穫的滿足感會更持久,同時會使人越投入越開心。

就好比解開一道數學難題,儘管過程繁瑣而痛苦,但是當你解開的時候,心情卻會無比地輕鬆和愉悅。這時候你絕不會後悔為什麼自己要花費那麼多時間來解題。如果孩子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更多這樣的"心流體驗", 那麼他們便能夠產生更多的內在興趣,從而提高對學習的專注力。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獲得"心流體驗"

當孩子對某件事情產生興趣時就能夠沉浸其中,也就不難獲得"心流體驗"了。米哈里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事情的挑戰難度以及個人的技能水平同樣會影響"心流"的產生。只有這兩個方面能夠達到平衡,才能夠刺激出熱情,從而產生興奮感和愉悅感。

因此,家長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獲得"心流體驗",以此達到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目的。

首先,幫助孩子調整任務的難度,以此增加他們的興趣

對於一個上小學的孩子,看到初中的題目他們大多會一頭霧水,無從下手。而相反,如果拿幼兒園的知識給他,他可能會因為題目過於簡單而他提不起興趣。這是兩種比較極端的例子。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任務難度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性。這時候家長可以試著幫助孩子提升或者降低他們的學習任務。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就好比,孩子今天晚上必須完成語文數學的練習題,還需要背誦五個英語單詞。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先讓孩子從易到難將習題做完。早點休息隔天早起再解決英語單詞。將多個任務分解進行,降低難度。而當孩子已經將作業全部完成,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先進行預習,找一些關於課文的視頻典故提前觀看等等。在調整難度的過程中也需要家長引導孩子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

其次,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符合孩子當前的學習程度

所有學習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同時這也是一個不斷提高認知的過程。當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現階段所接觸餓學習內容不一致,就容易出現混亂。和遊戲通關一樣,關卡的挑戰難度慢慢提升,但都能夠符合挑戰者當前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相應的書籍知識等等來提高孩子的認知,同時孩子的不同學習階段都應該給予他們反饋和信心,當他們有了信心,也就會更加具有興趣去完成任務。

再者,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很多家長出於關心,會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送水端茶。但是這樣的行為卻容易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反而會打斷孩子獲得"心流體驗"。注意力被學習和休息兩者來回切換,就會在無形中消耗孩子的精力和熱情。這種狀態一旦形成,孩子就會將偷懶慢慢養成習慣。因此當孩子投入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打斷他們,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最後, 多給予孩子讚美和鼓勵,增強他們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家長的認同對於孩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當他們投入到一件事情或者是遭受到挫折的時候,家長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鼓勵和誇獎,家長的鼓勵很可能就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而家長的鼓勵和讚美也能夠讓孩子收穫到滿足和愉悅,從而更容易收穫到"心流體驗"。

沒有孩子喜歡學習,但讓小孩有“心流體驗”,學習也能很快樂

引導孩子收穫"心流體驗"實際上也是一個培養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而只有讓孩子對一件事情產生更多的動力和興趣,他才能夠專注其中發現問題,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斷成長。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