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公益母女”並肩抗疫

在大連,提起“郭大姐愛心之家”,可謂家喻戶曉。創辦人郭連榮常年組織志願者開展公益活動,竭盡所能幫助困難人群,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年近70歲的她也沒閒著:在微信朋友圈中提出倡議,疏導居民情緒,協調供暖企業提高室溫……

郭連榮的女兒王坤是一名社區工作者,也是“郭大姐愛心之家”的二代公益人。在抗擊疫情中,王坤帶領志願者奮戰在社區一線,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大連“公益母女”並肩抗疫

郭連榮(左一)和女兒王坤(左二)在卡點做疫情防控宣傳。李鋒 攝

“您好!請問您從哪兒回來的?”

“請先登記,再測量體溫。”

“請儘量少出門,做好消毒,戴好口罩。”

……

在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蘭園社區街區,44歲的社區工作者王坤戴著口罩,正在卡點維持秩序,上面這些話她每天都要重複無數遍。在路口站崗、入戶宣傳、排查出租戶、做好外地返連人員登記……這些工作看似瑣碎,卻必須做好。

守護家園,女兒帶領志願者衝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社區是城市防控疫情的第一線,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王坤在大年初三就提前結束了春節假期,她把讀高中的兒子送到親屬家,回到崗位進入緊張繁忙的工作狀態。

王坤所在的蘭園社區是一個老社區,棄管樓院多,商鋪也多。住戶共有5152戶,人口約1.1萬,疫情防控任務繁重。此時,她的另一個身份——“郭大姐愛心之家”的二代公益人,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豐明海鮮燒烤店位於蘭園社區轄區內,曾被一名確診的臺灣患者兩次光顧,需要密切觀察的人員涉及多個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忙得幾天幾夜回不了家,王坤就帶領著“郭大姐愛心之家”的志願者們,緊密配合社區工作,做好排查、疏導居民情緒、信息採集、人員登記等工作。

連續加班一週後,大連迎來了鼠年的第一場雪,王坤和志願者們又第一時間出現在除雪現場,用最快速度把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清掃乾淨。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外地返連人員急劇增多,防控工作進入到最嚴峻的時期,已經連續工作兩週的王坤和眾多社區工作者一樣,異常疲憊。因為蘭園社區棄管樓院較多,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安全,她召集志願者們再次行動起來,在社區書記李玫的帶領下,在棄管樓院附近的馬路上,拉起了警戒線,逐一登記排查外地返連人員及車輛。

“面對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埋怨,我們有時也會覺得委屈,但更多時候是被暖心的居民感動。每當有居民對我們說:‘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守護!’我們這些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的心中都會有一股暖流升起,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坤說。

“王叔,您要的水管我幫你買了,放您家門口了。”“張姨,您家快遞我幫您搬上來了,您別忘了取。”只要有居民需要她幫著辦的事,王坤都二話不說,馬上就辦,辦完又趕緊返回卡口繼續執勤。“手機片刻不敢離身,就怕居民們有急事,或錯過重要的防控指令。”王坤說。

“她每天早上不到7點就出門,晚上10點多鐘才回來。看到她整天風吹日曬的,說話也有氣無力的樣子,我很心疼,但她們辛苦一些,居民就安全一些。”王坤的媽媽郭連榮說道。

愛心接力,母女倆熱心做公益

郭連榮出生於1951年,是大連市第一位義工。2002年11月,她和一批追隨她的義工組建了“郭大姐愛心之家”。

王坤出生於1976年,以前曾在物業公司工作過,還承包過旅遊大巴。去年6月,她接了媽媽郭連榮的班,成為“郭大姐愛心之家”的二代公益人。

“走上志願者這條道路,完全是因為受媽媽的影響。”王坤說,“從小到大,我媽總是不著家,總是在外忙著幫助別人。說心裡話,我小時候,非常不理解媽媽的舉動,我沒有媽媽的覺悟和境界,看她受苦受累,我既心疼又著急。”

雖然嘴上說著不理解, 但工作以後,孝順的王坤只要一有休息時間,就陪著媽媽做公益——帶啟智學校的孩子去吃漢堡包並給他們買新衣服、新書包,去海邊撿拾垃圾,去貧困家庭送米麵油……

2003年, 郭連榮自費建起“愛心果園”,果園位於大連金普新區二十里堡街道半拉山村的一處山坡上。每到收穫季節,王坤的旅遊大巴車就變成了運輸車,拉著媽媽一趟趟往果園跑,將摘下來的紅紅的櫻桃、蘋果,無償送給空巢老人、殘疾人家庭、貧困戶……也正是因為一次次往返“愛心果園”以及陪著媽媽做公益,王坤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越來越多地體會到母親的堅持與快樂,“她在幫助別人和分享果實的時候,那種快樂和滿足,是別的事情替代不了的。”

這些年的辛苦忙碌,郭連榮的身體每況愈下。“她患有冠心病,頸椎病也越來越嚴重了,每天靠吃藥緩解疼痛。我知道她把‘愛心之家’看得比什麼都重,我會讓媽媽放心,接好她的班!”王坤堅定地說。

2016年,王坤的父親因病去世,看著無助的母親,她開始專心打理果園。因為是過敏體質,王坤一到果園幹活兒就打噴嚏、流鼻涕,特別是紫外線過敏導致她皮膚紅腫、瘙癢,非常難受,但即使這樣,王坤還是堅持下來。

大連“公益母女”並肩抗疫

郭連榮和女兒王坤在家中合影。記者 王榮琦 攝

不忘初心,母親把居民冷暖掛在心上

“郭大姐愛心之家”是大連公益圈裡響噹噹的品牌,從2002年至今,郭連榮投入志願服務的時間超過5萬小時,投入的費用近50萬元。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一名老黨員,郭連榮在家坐不住了。

2月1日,馬欄街道富民社區黨委收到一封郭大姐的信件:“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守紀律,盡一份黨員的責任,我決定交1000元錢黨費。”郭連榮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

在疫情大考中,如何把黨的方針政策通俗解讀,讓老百姓聽黨話,跟黨走,是郭連榮思考的一個問題。疫情發生不久,郭連榮就在微信群中率先倡議:請大家守紀律、做好自己、不添麻煩。得知有的居民有放鬆心理,甚至張羅在樓下空地打撲克,郭連榮馬上加以阻止,並耐心細緻地和大家分析疫情,讓大家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

隨著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小區出入需要辦理通行證,富民社區書記肖慧提出分樓棟、分時間段、靈活機動地在室外辦理。辦通行證那天,郭連榮也出動了,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確保居民間隔1米以上,沒有出現扎堆兒現象。這個做法非常實用,她還推薦給了其他社區。

每天在“富民社區黨員區”微信群裡,郭連榮和志願者團隊實時聯繫,並指導“愛心之家”黨支部宣傳委員到第一線蒐集素材,拍攝視頻,製作宣傳片,為大家鼓勁。

居民宅在家裡,供暖問題特別受到關注,關係到人們能否在家待得住。郭連榮與“愛心之家”志願者團隊成員單位昌元供暖公司商量,提高供暖溫度,讓居民舒舒服服待在家中。昌元供暖公司經理二話沒說,一個半月比往年同期多燒了100多萬元煤,使室溫始終保持在20℃以上。

務實是郭連榮反覆強調的字眼兒。“做公益,一定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把好事真真正正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郭連榮說。

“郭大姐經驗豐富,充滿活力,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想不通、處理不了的事,只要一請教她,都能迎刃而解,她是我們的主心骨。”西苑社區書記趙軍這樣評價郭連榮。

補記:疫情無情人有情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面對擁有1.1萬餘人的大社區,不只是郭連榮母女,還有蘭園社區轄區的黨員、樓長、志願者們,大家攜起手來,共同的目標就是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

“居民必須宅著,我們不能閒著,排查工作要快、要細,要全力和病毒賽跑!”接到上級命令,蘭園社區書記李玫火速組織社區工作者,將棄管樓院全部管理起來,為居民們築建防疫“防火牆”。

在做返連人員登記時,一位剛從湖北迴來的居民,要求社區上門核實其情況。李玫毫不猶豫地戴上口罩上門去了。她沒有想太多,只想著儘快瞭解情況,臨走時還再三囑咐那位居民,有任何情況都可以24小時給她打電話。

全體社區工作者和黨員在疫情面前,也同樣沒有絲毫畏懼,大家努力抓好每一個細節,落實每一項部署。面對轄區眾多住戶,社區工作者先打電話核實,打不通電話或情況不熟的,就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短短3天時間,社區內5152戶居民已全部通知到位,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戶。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加入其中——聽說社區工作者午餐只能吃方便麵,為了能讓辛苦工作的社區工作者吃上有營養的午餐,轄區企業李先生牛肉麵連續4天為社區提供午餐;居民李大爺和老伴兒給卡點值守的工作人員送來了小米粥、紅糖水;“愛心之家”黨支部組織委員李鋒的兒子李明睿,平時就經常參加“郭大姐愛心之家”志願服務活動,疫情發生後,他是蘭園社區第一個報名的志願者,主動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疫情排查,到路口站崗,檢查來往車輛,清理道路積雪;樓長們主動承擔了棄管樓院的消殺工作,每個樓道都有他們戴著口罩噴灑消毒水的身影,很多外地返連居民,樓長們總是第一個發現,第一時間上報。

“你們來回出入比較危險,這些口罩先緊著你們用。”有的居民知道社區工作者缺少口罩後,就去藥房排隊,把買到的口罩送到社區,並叮囑社區工作者注意安全;政府給每個低保家庭發放兩個口罩,來領口罩時,有的低保戶直接把自己的口罩捐給了社區。

一個個平凡的人,一幕幕感人的瞬間,讓人們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封情,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這個冬天,我沒有給媽媽做一頓像樣的晚飯,沒有給兒子輔導過一次功課,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理解我。還有千千萬萬個與我一樣的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大家都在堅守自己的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王坤充滿信心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