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齡最小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川報觀察記者 張庭銘 黃大海

3月11日,記者從成都市衛健委獲悉,3月10日,該市5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經收治醫院全力救治,符合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解除隔離標準,治癒出院。其中一名出院患者年齡為3個月,根據成都市衛健委從1月到3月公佈的新增確診名單顯示,這是截止目前,成都市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

成都年齡最小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該患者常住成都市金堂縣,1月31日出現咳嗽,2月7日隔離治療。根據成都市衛健委發佈的信息顯示,2月2日到2月7日,該患者的3名親屬分別出現咳嗽、肺部影像學檢查結果異常等情況,統一於2月7日開始隔離治療。

據瞭解,這個3個月的患者開始是在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後來轉入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

由於患者年齡太小,在護理中給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一方面,是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小朋友還無法用語言表達感受。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重症一病區主任楊銘介紹,醫護人員都會觀察小朋友的表情並向他的媽媽(同為新冠肺炎患者)詳細詢問相關情況,“哭的時候多可能就意味著當天的狀況並不好,正常或開心的時間長則代表病情正在好轉。”

除了病情以外,醫生護士也十分牽掛小朋友的生活起居。楊銘說,小朋友媽媽育兒經驗不足,在家時由家人幫忙照顧,而在病房裡,小朋友的吃喝拉撒全都要由母親一個人照顧。

為了照顧好小朋友的生活起居,醫院專門安排有育兒經驗的護士去照顧這對母子。雖然醫護人員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交流起來十分吃力,但諸如小朋友多長時間該吃一次奶,吐奶該如何處理,怎樣給小朋友按摩等問題,護士們都會對這位母親進行耐心細緻的指導。

“有一次看到小朋友對著我們笑,我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楊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